尽管疫情发生的第一年给电动两轮车带来超乎想象的约30%增长红利,但边际效应递减已经显现。叠加上游原材料价格暴涨等诸多因素,给传统制造的电动两轮车产业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在去年电动两轮车产销量同比仅增长约4%的基础之上,今年的走势将处于下降的通道。
江昕免充气空心轮胎对电动两轮车产业高质量的发展功不可没,一些整车头部企业已把该轮胎作为了标配
经济下行不容忽视。截止到目前,全国的失业率居高不下。尽管国内货币宽松大量注入流动性,但老百姓消费依然持续性萎缩,导致投资断崖式下降,由此反映到头部品牌高价车在今年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滞销和下降。作为基层百姓生活的出行代步与谋生工具,已经受到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
国内增量消费接近饱和,未来市场将以存量为主。数据显示,全国电动两轮车保有量已经到了极限的3亿辆规模。从市场端反馈,目前的增量购买者主要是年轻人,而更多庞大的消费群体集中在存量更新中。根据电动两轮车厂家提供的产品质量来推算,使用年限7-8年占保有量的5-10%;使用5-6年占40-50%;使用3-4年占10-20%;使用2-3年占20-25%。因此,未来每年仍有约3000万辆待刚性更换,再加上约1000万辆左右的增量消费,每年仍有4000万辆的市场规模。
头部企业成品车间一角
国际市场风云变幻,将对电动两轮车出口产生不确定的影响。目前,我国电动两轮车出口仅占总产量的7-10%,扩大出口是我国电动两轮车产业发展保持强劲动力的支撑之一。但中西方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电动两轮车的出口。
例如,美国是电动两轮车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但美国对来自中国大陆电动两轮车采取征收高达25%的高关税始终没有撤除,导致出口美国市场的电动两轮车不具备竞争优势;
欧盟整体市场对电动两轮车保持快速的增长,但欧盟各国对来自中国大陆的电动两轮车设置了不同程度的贸易与技术的壁垒,逼迫中国大陆企业在欧盟国家建立工厂,成为欧盟制造体系的一环;
其他发展中国家,虽然市场很大,但政局更迭带来的不稳定也是显而易见的;而国内企业为了争夺市场,相互之间的价格战是一种常态……这些因素叠加,造成电动两轮车出口未能像自行车那样大面积的增加。我国自行车出口约占全球市场的一半以上,顶峰时占到全球市场的70%。
资本不断向产业渗透,使得产品质量和性能稳步提升的同时,市场集中度正在快速提高。头部企业的资本化,品牌的头部化,在近些年来的电动两轮车产业表现得淋漓尽致。预计今年头部企业的产销量增长10-25%,相反中小企业销量将出现进一步萎缩,相当多的传统企业因无法承受成本压力的而被迫退出市场。
工人们正在电动两轮车制造工厂紧张地装配
产品多样化越发突出,能在细分领域站稳才是生存之道。有数据显示,目前电动两轮车已经分为代步通勤车、谋生工具车两大类,其中代步通勤车又细分成短途代步、长途代步、共享电动代步等之分;而谋生工具主要集中在外卖、快递、短途货运等方面。能在细分市场上将产品做得更好,仍能占有市场一席之地。未来电动两轮车的产品发展趋势是,头部整车企业集中在五六家里,市场份额高居90%左右,而其余的分布在几百家企业里,这些企业规模小但各具优势,尽管年产几千辆,但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
结束语
电动两轮车产业已经进入到多极、多元、多样化的时代。找准自己的定位与方向,并在努力过程中保持独有的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和市场核心竞争优势,企业才能活得好、活得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