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懂车帝原创 魏微
[懂车帝原创 行业] 10月11日-12日,第三届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在南京召开。此次大会召开之时,正值全球芯片、软件等供应链条愈加紧张之时,也是汽车产业各方对供应链稳定尤为关注的关键时刻。但与此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全球减碳行动的推动下,汽车供应链的低碳化也正成为继供应链安全之后影响汽车供应链变革的又一重要因素。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
在全球变局与双碳目标下的汽车供应链高层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就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全球芯片短缺危机下中国供应链的挑战与机遇等话题分享了最新的思考成果。
谈及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陈清泰表示,“中国汽车保有量还有翻番的前景”。
他分析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2.7亿辆,千人保有量只有192辆。美国全球第一,千人保有量达到了837辆,而人口密度很高的日本是519辆,但与我国人均GDP也就是1万美元相当的马来西亚为433辆,俄罗斯是373辆,巴西是350辆。“从全球发展的历程来看,随着人均GDP的增长,个人出行机动化的消费趋势是有高度相似性的,我国人均GDP还在年年增长中,我国汽车保有总量还有翻番的前景。”陈清泰表示。
在新冠疫情还未消退的情况下的全球芯片断供危机,陈清泰指出:“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很快暴露了我们在车载芯片供应链上的短板,实际它也成了全球供应链的短板。”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
陈清泰理事长认为,这对中国汽车产业链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他表示:“近年来,我国芯片设计企业快速成长,车用芯片设计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在传统芯片供应链‘卡脖子’的情况下,国内车企也增强了选择国内企业研发设计芯片的意愿,可喜的是,国内芯片批量装车后验证的效果是很好的、是可以装车使用的,这就增强了供需双方对国产芯片的信心。”
陈清泰认为,芯片短缺危机为中国企业创造了闯进全球芯片供应链的机会。
他同时指出:“去年开始的芯片危机出现了两种情况,一是传统芯片供应体系供应不足,二是目前全球高性能车载计算芯片的产业格局还没有固化,这两个因素为我国新起的车载芯片企业打开了一个在竞争中崛起的机会窗口。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会,闯进全球芯片的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