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说这4句话的人,人品都不太好,告诉孩子要远离

社交是孩子探索世界、学习与人相处的重要部分,良好的社交关系能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和能量补充。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能结交到品德良好、积极向上的朋友,不要被“烂人”纠缠,所以,我们就要教孩子学会识人辨人。

其中一个方法就是语言,语言往往是一个人内心品质的最直接的体现。如果对方喜欢说这几句话,人品可能会有问题,告诉孩子一定要远离。

第一句:“这又不是我的错,都怪……”:推卸责任的高手

朋友家的孩子瑶瑶最近就被好朋友给坑了一把。瑶瑶学校要举办运动会,瑶瑶负责根据最后的清单采买服装和道具。结果收到货后才发现数量不对,服装颜色也买错了。但是重新购买时间已经来不及了,最后只能硬着头皮上,演出效果大打折扣,没有参加上的同学充满怨言。

活动结束后,老师组织班委会,要求大家检讨问题出在哪里的时候,负责敲定最后清单的欣欣来了一句“不关我的事儿,是瑶瑶自己没有核对信息,把颜色买错了”

瑶瑶生气地和妈妈说,“明明是欣欣最后确定的数量和颜色,她犯下的错却要赖在我身上!”

瑶瑶确实应该再核对一遍,但是作为清单负责人,弄错数量和颜色,这是不是最大的疏忽呢?

“这又不是我的错,都怪……”喜欢说这句话的人,往往缺乏担当精神。他们害怕承担责任带来的后果,所以问题出现后往往第一时间先洗清自己。

而一个没有担当的人,是不值得信任的!因为遇到困难和挑战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抛弃伙伴,只顾自己全身而退。那么你就可能会变成“替罪羊”,承受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责任。

第二句:“我就是开个玩笑,你怎么还当真了”:边界感缺失者

“就是个玩笑,你怎么还生气了。”

“别这幺小心眼,我就是开个玩笑。”

“一个玩笑也值得生气吗?”

告诉孩子,如果朋友经常和他说这些话,务必要远离。这类人常常打着“开玩笑”的旗号,调侃孩子的外貌,家庭,传播你的秘密甚至是隐私。一旦你生气了,他们还会说是你的心眼太小了,不大气。

明明是他的问题,却将错误归到你的身上,很多性格内向的孩子很容易被这样的朋友洗脑,自己先感到愧疚,真的认为是自己太小心眼了,将来会持续成为别人的“笑柄”。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这种玩笑缺乏对他人的基本尊重,看似玩笑,实际上别有用心。玩笑应该建立在双方都感到舒适的基础上。如果有人的玩笑让你不开心,这不是你的问题,而是对方不懂得尊重,要及时远离,保护好自己的感受。

第三句:“你就是不行,再努力也没用”:打压式洗脑者

青青妈妈发现女儿这学期变得很自卑,不管做什么事都认为自己不行。和孩子沟通后发现问题竟然出在青青的好朋友婷婷身上。

青青说,自己考好了,婷婷就给自己泼冷水,说“题目这么简单,想考好很简单”;考不好,婷婷就说 “你就是不行,再努力也没用”;前几天班级运动会,青青想报名独唱,结果婷婷冷笑道“你唱歌跑调自己不知道吗?”

平时的相处中,婷婷总是有意无意地打压女儿,说青青胖,说青青 皮肤黑不好看等等。好友的话让星星情绪越来越低落,甚至开始变得有些自卑。

凡是喜欢给自己泼冷水的朋友,务必要远离。

这种人内心狭隘,喜欢嫉妒,他们见不得别人进步,通过贬低他人来获得病态的优越感。越是亲近的人,他越喜欢贬低。长期与这类人相处,孩子的自我认知会受到严重扭曲。原本积极向上、敢于挑战的心态,可能会逐渐被自我怀疑和怯懦取代,陷入深深的内耗当中。

要告诉孩子,真正优秀的人会鼓励你成长,而不是把你拉进失败的泥沼。

第四句:“我告诉你个秘密,你别告诉别人”:隐私扩散者

当你身边有这样的人,就要小心了。因为喜欢说这句话的人,自己的嘴巴就不牢,他们往往喜欢造谣,传播别人隐私。

表面上看,你俩关系好,他才将秘密告诉了你,实际上这句话他早就不知道和多少个人说过了。他之所以告诉你,一是为了让自己看起来很厉害,知道很多别人的秘密;二是想通过所谓的秘密套取你的信任,换一个你的秘密,一旦得到,他们就会迫不及待地分享给别人。

如果身边有嘴巴不牢,喜欢说人坏话,传播小道消息的朋友,不必犹豫,马上离开。

一个好朋友可以帮助孩子成长,一个坏朋友也可以毁掉孩子的人生。作为父母,我们要重视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社交对象的交往,帮助孩子交到三观正,性格好的好朋友,在人生的路上,互相扶持,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