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孩子的同时,也不能忘了“立规矩”

2020年11月12日23:08:07 育儿 1692

在爱孩子的同时,也不能忘了“立规矩” - 天天要闻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成长需要充分的自由,要给他们更多的空间,担当孩子们在地上撒泼打滚,不停哭闹的时候,家长又束手无策,就开始后悔没有早些给孩子立下规矩了。

其实,“爱孩子”与“立规矩”并不是一道单选题。

其实,管得太少和管得太严的父母在我们身边都不少见。一般溺爱孩子的父母都是认为,孩子现在要面临的压力已经很大了,所以趁着他们还小,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稍微放纵一下孩子也不会给他造成什么影响。而太严格的父母则是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现在不从生活细节上管教孩子,那么以后又怎么让孩子在社会上立足呢?

这两种观点听起来都是有些道理的,但是问题就在于这些父母处理矛盾的方式并不是综合考量,而是在“爱孩子”与“立规矩”之间做起了单选题。像这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必然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在爱孩子的同时,也不能忘了“立规矩” - 天天要闻

过度爱孩子的家庭会造成孩子没规矩,不懂礼貌不懂尊重;而后者则会导致孩子谨小慎微、循规蹈矩。

因此家长们有必要认识到:规矩和爱本来就是统一的。家的本质就是内心的归宿,需要的是真诚的关怀和亲近,需要的是人情味儿和同理心。

这三点原则不能忽视

01

# 有些事,不能惯

有些家长说:“家里有规矩,但孩子耍赖也没辙。”这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孩子不听家长的原则,常常会以哭闹、不吃饭来要挟父母。这在很大程度都是由于父母一而再,再而三降低底线所导致的。

就比如原本和孩子预定好每天只玩半个小时的iPad,但是到了时间孩子一哭闹,大人就妥协了,于是就又让孩子多玩了半个小时。

在爱孩子的同时,也不能忘了“立规矩” - 天天要闻

被惯坏的孩子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的要求总是能被满足。从大人第一次妥协开始,就已经是在给自己和孩子的将来找麻烦了。

02

# 有的事,必须让孩子自己做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还小,做事磨蹭,父母就先帮孩子把所有事情都包办了,以后再培养也还来得及。但其实在孩子的每个年龄段,他们都是有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爱孩子的同时,也不能忘了“立规矩” - 天天要闻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告诉孩子什么事情是他自己要做的。爱从来都不是大包大揽,需要教会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帮他解决问题,这才是真正的爱。让孩子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时间久了,他才会在成长中学会自立自强。

03

# 有些责任,必须孩子自己担着

经典绘本《我永远爱你》中就有这样的对话:

阿力:“如果我把枕头弄得羽毛满天飞,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们得把羽毛收拾起来。”

阿力:“如果我把画画的颜料洒在妹妹身上,你还爱我吗?”

妈妈:“我永远爱你,不过,你得负责给妹妹洗澡。”

在这个故事中妈妈做得特别好,她不厌其烦地保证自己永远爱孩子,但是又不忘强调:孩子,你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要尽可能想办法恢复或弥补,你的所作所为带来的后果。

在爱孩子的同时,也不能忘了“立规矩” - 天天要闻

父母不能帮孩子逃避,而是应该要求孩子为自己的错误言行承担后果,让孩子有面对错误的诚实和勇气。

这四条规矩必须养成

01

粗野、粗俗的行为不能有

有这样一类孩子,喜欢采用暴力的手段,强制别人服从自己的意志;用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胁迫,来实现自己的愿望。但是,这样的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在爱孩子的同时,也不能忘了“立规矩” - 天天要闻

如果孩子出现了粗俗的言行,那幺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首先要帮助孩子明辨是非,要明确告诉孩子以后绝对不可以这么做了,,这是粗野的行为,是要挨批评的。然后再引导孩子,让孩子自己反省,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处理这件事情。

像这样立规矩能够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对待自己想要的东西,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断地调整对事物的看法和自己的心态。等到他长大之后,他也会用这样一条模式去对待周围的人,变得更加理性也更为他人着想。

02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随便拿

有的孩子往往很难分清自己和他人,更不懂得分辨什么东西是自己的,什么东西是别人的。所以很多时候孩子只要是自己喜欢的东西,他就会毫不犹豫地伸手去拿,觉得“拿到手上的就是自己的了。”

在爱孩子的同时,也不能忘了“立规矩” - 天天要闻

像这样的情况,家长们应该有意识地帮助他建立起自己与他人的界限。这样的规矩,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区分“你的”、“我的”,知道不是自己的东西就是别人的,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而“我的”东西一定归我支配。这种概念的区分,是最基本的道德和心态的基础,他长大后才懂得尊重他人。

03

不可以随意打扰别人

当孩子遇到了好的事情,受到老师表扬了、交到一位新朋友等等,总会很兴奋地想要把这件事情告诉爸爸妈妈,这个时候无论爸爸妈妈在说什么事情他们总会毫不犹豫地打断。而且现在许多父母都是“孩子第一”,所以也是常常允许孩子在任何时候打断自己讲话,而且还会很高兴地回应孩子,这样的态度容易让孩子养成不顾一切打扰别人的习惯,长大以后就可能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再集体中生活。

在爱孩子的同时,也不能忘了“立规矩” - 天天要闻

如果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有这样的坏习惯,那就要在平时生活中有意识地帮孩子改正,去告诉孩子:“随便打扰别人是很不礼貌的,如果你正在睡觉,别的小朋友总是过来跟你说话,那你会高兴吗?”家长用心平气和的引导让孩子去学会换位思考,让他知道被别人打扰是很不开心的事情,然后再给他立下规矩。立下这样的规矩能够让孩子学会尊重他人,让孩子懂得在别人忙的时候就不应该去打扰他,而且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学会换位思考,也会变得更加善解人意,这样更容易交到更多好朋友。

04

做错事要道歉,并且有权利要求他人道歉

家长们疼爱孩子,总会觉得孩子还小,处处都让着他,就算是孩子犯错不到钱,爸爸妈妈一心软就原谅他了。这样的处理方法,会让孩子觉得做错了事情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爸爸妈妈都会原谅自己的。当孩子没有了约束,那就难免会为所欲为,犯下更多更严重的错误。

父母要从小就教导孩子,犯了错误就要道歉,这样子才是懂礼貌的好孩子。在孩子犯错的时候,除了要教育他,还可以要求孩子对自己说一声对不起,如果是爸爸妈妈错怪了孩子,那也要向孩子道歉,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跟孩子一起遵守规矩。

在爱孩子的同时,也不能忘了“立规矩” - 天天要闻

立下这样的规矩能够让孩子学会礼貌待人,更诚实地面对,并且有勇气主动承认错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学会了反省自己,也是在这时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了。

爱孩子,是我们的本能;给孩子立规矩,让他成长为一个能够独挡一面的大人,是我们的责任。规矩与爱的统一,才能成就孩子的未来。

在爱孩子的同时,也不能忘了“立规矩” - 天天要闻

在爱孩子的同时,也不能忘了“立规矩” - 天天要闻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潜意识教育法:孩子信念转化词库 - 天天要闻

潜意识教育法:孩子信念转化词库

孩子的一句话,往往藏着他内在的潜意识自我认同。很多时候,孩子不是能力不够,而是被错误的信念限制了表达、行动与成长。例如:“我数学太差了” → 不是真的差,而是怕失败、怕评判、怕再被说。
幼儿园儿童铅中毒引家长担心,有家长表示以后不送孩子去幼儿园 - 天天要闻

幼儿园儿童铅中毒引家长担心,有家长表示以后不送孩子去幼儿园

最近,甘肃天水一幼儿园上了热搜。原因是有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在那上学,结果去医院检查发现铅中毒了。这个铅中毒不是小事,这有可能对孩子造成永久性的损伤。因为孩子是在幼儿园吃饭的,所以家长怀疑是幼儿园的食物出现了问题,就是添加了含有铅的添加剂。
计生系统内凭空多出一个小孩,官方:多出来的“女儿”并不存在,信息已删除 - 天天要闻

计生系统内凭空多出一个小孩,官方:多出来的“女儿”并不存在,信息已删除

极目新闻记者 丁伟 唐佳燕7月2日,有网友发帖称,近期夫妻俩因需要迁户口到东莞,新户口簿打好后,按要求去社区计生窗口登记建档,却被窗口工作人员告知,计生系统内两人名下多出一个女儿。网友感到莫名其妙,他们夫妻俩是原配,且从未生育过孩子。计生系统还显示,该信息是玉堂围社区于2016年登记,且两人户口簿上仍只有夫...
7月4日周五早安祝福精选,温暖问候,早安快乐! - 天天要闻

7月4日周五早安祝福精选,温暖问候,早安快乐!

七月的晨光洒满窗台,周五的清风拂去疲惫。无论昨日如何,此刻都是崭新的起点,愿你心怀希望,步履轻盈。早安!2. 生活或许有波折,但每个清晨都在证明你的坚韧。别让暂时的风雨模糊了方向,今天的你比昨天更强大。早安!
7月4日周五早上好|晨光启程周末近,笑迎新日 - 天天要闻

7月4日周五早上好|晨光启程周末近,笑迎新日

朝露晶莹,周五沐晨风。愿你步履轻盈,心怀朝阳,笑靥如花迎周末。2. 新日初升,周五启新章。不恋过往,不惧未知,活出此刻的欢喜与从容。3. 平安是福,感恩为乐。生活简简单单,愿你晨起安宁,暮落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