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娃上小学了,要管学习,要上兴趣班;小娃上幼儿园,正是要陪玩的年纪……”二孩时代,养育孩子考验的不仅仅是父母,还挑战着家中老人们的带娃智慧。
金华晚报记者发现,一些身为退休教师的爷爷奶奶们,在帮子女带孙的过程中,确实有不少陪孙学习、玩乐的妙招,能做到学习、娱乐两不误。这样“爷慈孙孝”的和谐氛围,也让平时忙于工作的年轻父母们减轻了不少后顾之忧。
为此,记者采访了两位退休老师,他们的带孙经验或许对您也有一些帮助,特别是那些担负着孙辈学习、陪玩任务的老人们。
A
“我有一个有趣的爷爷”
人物:“摄影施”
带孙秘诀:我就是孙女的老顽童
《和爷爷一起散步》这本绘本,描述了丹妮拉和爷爷经常一起在一片宁静的小林地里散步。散步的时候,他们玩文字游戏,爷爷说:你是白天给我温暖的阳光。丹妮拉会回应:你是夜晚为我引路的月亮。
“哈哈!今天我和小桃子一样都是五岁,天气晴好,我早早就醒了。”小桃子是“摄影施”的孙女,他和孙女的关系就像丹妮拉和爷爷一样亲密。
“摄影施”是金华市站前小学原校长施益新曾经用过的美篇昵称,如果说爱摄影的他,退二线前的微信朋友圈记录的都是学校的动态和新闻;退二线后伴随着陪伴孙辈的时间增多,现今朋友圈大都记录的是孙女、孙子的日常趣事、视频。
前不久,小桃子所在的幼儿园要去秋游,他被孙女“选中随行”,一路担任孙女的“秘书”和“生活顾问”,当然更多的是玩伴。
被孙女选中的原因,施益新认为是小桃子觉得“爷爷最好玩”。“孩子的天性不就是玩嘛!”这是他以前的办学理念,现在他把这一理念都用在了陪孙女玩这件事上。
“嘻嘻哈哈,做鬼脸、学唱歌、俏皮话啥都有,欢声笑语真是装了一大车。”
“黄瓜长长的,但是有毛毛的刺,小桃子怕怕的,但还是摘了一大根。”
“挖地瓜可不是容易的事,但其实有没有地瓜也不重要,只要玩过小锄头、锹子就过瘾了。”……
在这位老校长的眼里,孙女的世界真是有趣、好玩,仿佛他自己也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时光。
施益新曾是远近闻名的数学名师,现在自然也不会放过那些启发孙辈数学思维的好机会。在陪小桃子玩耍的过程中,他开发了很多有趣的数学思维游戏,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用品,都被他拿来当游戏道具。
比如,正好口袋中有几个1元硬币,他就会陪小桃子学起了数字;桌上有个牙签桶,便随手取出一堆牙签,陪孙女拼图形,这也是小桃子最爱玩的图形游戏;拿来一个碗,装满水,放上几只玩具鸭,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游戏;到田野里,采上几根狗尾巴,又是一堂生动有趣的自然课……施益新还把自己和孙女玩的场景拍下来,制作成视频教案发布在美篇、抖音上。
施益新还会给孙女设计有趣的小奖状,比如“爱吃青菜和萝卜奖”。他也会请孙女当老师,自己当学生。小桃子今年上中班,有一次到朋友家玩,她看到了一块黑板,就使劲拉着施益新的手,要给大家上课。“小桃子老师拿起粉笔,一边画图一边提问题,爷爷就和小老师互动起来了……小桃子老师当得像模像样,孙女开心了,爷爷学生更开心。”施益新说,有时候角色互换一下,玩起来更有意思。
施益新的带孙秘诀,就是当好孙辈们的老顽童。如今,他的小孙子也长大了,身边又多了一条甜蜜的“小尾巴”。因为有着丰富的教育经历,加上一颗不老的童心,施益新陪孙女、孙子玩,不仅遵循孩子的天性,更融入了生活和课本的知识,既是一堂生动有趣的游戏课,又是一次寓教于乐的知识传授过程。有时候,他这个“有趣的爷爷”,比爸爸、妈妈还受孙辈们的欢迎。
B
“是我的奶奶,也是我的老师”
人物:周奶奶
带孙秘诀:每天一份计划表,学习、娱乐两不误
家住金华市区婺星社区的周奶奶,是一个有着35年教龄的退休教师。退休之后,周奶奶就帮儿子带起了孙子,这一带就是8年。如今,孙子阳阳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为了让儿子儿媳安心工作,她白天除了接送孙子上学,还担负起了督促、辅导孙子写作业的重任。
周奶奶说,老人们带孙普遍觉得最棘手的问题,就是对于孙辈的学习无从着手。对此,她有个不错的方法,就是与孙辈商量,每天列一个计划表,制订一份比较明确的学习时间表,什么时间段学习什么内容。比如,在老人做饭的时候,孩子可以阅读,或者锻炼身体。总之,有计划地安排好当天的学习任务,这样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
每天制订一份计划表,也是周奶奶多年带孙的心得。在孙子还小的时候,周奶奶就会每天列一份计划表,每天几点带孙子出去玩,去哪里玩,她都会提前进行规划。“这可能和我多年的从教经历有关。我习惯了每天按照课程表上课,带孙子的时候也不自觉要给孙子列个课程表。”周奶奶笑着告诉记者,虽然这是她的职业习惯,但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让孙子自小学习、娱乐两不误。
每天早上,她会给孙子安排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下午是才艺学习时间,陪他听古诗、英语磨耳朵,也会做一些思维游戏、传统小游戏;晚上,孩子的爸爸妈妈下班了,她就把孙子交给他们进行亲子陪伴。
周奶奶在阳台上种了一些蔬菜,大蒜、小葱、香菜、青菜等,她每天还会让孙子按时去浇水,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责任心。为了让孩子的生活更有趣,她也会陪孩子玩一些传统老游戏,比如男孩子喜欢的扔石子、斗蟋蟀、滚铁环、骑马、七巧板等。此外,她还会让老伴陪孩子一起下下棋。
“在我周围,不少老人会把孩子扔给手机、电视,我觉得这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周奶奶告诉记者,对学龄前儿童而言,图像对他们最有吸引力。幼年时期如果迷恋电子产品,不仅影响视力,上小学后还很容易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身为退休教师的周奶奶,带孙很有一套,不过她也曾有过烦恼。“我孙子很早就上托班了,当年我坚持不肯让他这么早上幼儿园,但拗不过儿媳妇,她说奶奶虽然带得好,但孩子也需要同伴,需要幼儿园的大环境。”这也成了周奶奶的一大遗憾。
“不过,就算我再懂教育,带着再好,也要尊重孩子父母的意见,毕竟他们才是孩子的家长。”这些年,周奶奶也渐渐明白,她要适时“退位”,把孙子的教育重任交还给子女,当好后辈们的“黄金搭档”。
来源:金华晚报;
记者:钱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