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避而不及的婆婆,却被高价请来当月嫂,选月嫂远离这3种

2025年07月08日22:12:18 育儿 1650

嗨,大家好,我是咩小胖。

现在不少家庭,会请月嫂来照顾产妇和小宝宝。尤其是家里生头一胎,就怕没有经验,带不好宝宝。

请月嫂,确实能够减轻家里人照顾宝妈和宝宝的工作量,让刚有宝宝还没有适应的家庭,有一个缓冲适应的过程。

但是,想要选个合适的月嫂却不是一件容易事。

有宝妈就说,自己都不敢让婆婆伺候月子,因为婆婆带孩子很粗心。但是婆婆却去家政公司弄了月嫂证,就被别人高价请去家里当月嫂了。

想要找一个合适的月嫂,一定要避开以下这3种:

1、爱以年龄大自居,把自己当家长

一些年轻的宝妈宝爸在找月嫂的时候,会觉得年龄大些的月嫂会更有经验。一些月嫂自己也会以年龄大自居,总是以经验之谈来教育宝妈宝爸。

认识一位95后的宝妈,因为比较年轻就当了妈妈,她总怕自己带不好娃。家里请了月嫂以后,关于带娃的事都听这位月嫂的。

结果月嫂阿姨简直把自己当成了家长,不懂科学育儿,还总是用老一辈的过时经验去教训宝妈,这不能吃那不能做。

本来以为请了月嫂能减少婆媳矛盾,结果是花钱请回来个婆婆升级版来管教自己,差点给宝妈管抑郁了。

别人避而不及的婆婆,却被高价请来当月嫂,选月嫂远离这3种 - 天天要闻

2、固执己见,话不多但是闷头只按自己的想法做

家长做派的月嫂,爱管事,话太多。有一种月嫂则是不爱说话,但是却很有自己的想法,固执己见。

很多月嫂的育儿知识并不如年轻父母所了解的多,但是在干活带娃上还是比较熟练的,这样的月嫂如果可以听雇主的要求做事也是挺好的。

就怕雇主不管如何说,都还闷头只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事的月嫂。看似好沟通,实则沟通完全无效。

朋友请的月嫂就是这样,干活很利索,说啥也不会反驳,但是就是不改正。

说了很多次宝宝大便后要洗干净屁股晾干再穿纸尿裤。可是月嫂还总是按照自己的习惯,用湿巾给宝宝擦擦就拉倒了,导致宝宝出现了红屁股的问题。

别人避而不及的婆婆,却被高价请来当月嫂,选月嫂远离这3种 - 天天要闻

3、爱偷懒,爱玩手机的月嫂

月子里的小宝宝,除了吃就是睡,算是比较好带的。有些人选择当月嫂,也是看准了这一点,觉得宝宝睡觉,自己就有更多的时间休息或者玩手机。

手机成瘾不仅仅是年轻人的专利,各个年龄段都有手机成瘾的。

之前看过一个宝妈的分享,家里的月嫂特别喜欢玩手机。晚上带着小宝睡觉的时候,总是在宝宝旁边玩手机,宝妈就怕手机的光对宝宝视力发育有影响。跟月嫂沟通,结果无效。

这样的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宝宝出生以后,视力仍在发育中。如果夜晚总是有手机的光亮在宝宝头旁边,时间长就会影响到宝宝的视力发育。

爱偷懒、爱玩手机的月嫂,本质是缺乏责任心,这样的人带宝宝,家长怎么能放心呢。

别人避而不及的婆婆,却被高价请来当月嫂,选月嫂远离这3种 - 天天要闻

在选择月嫂的时候,不要光听家政公司的介绍,也不要看有没有月嫂证。最好是找朋友熟人家里找过的口碑好的月嫂,更靠谱些。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老话“坟上泥土呈金色,后代子孙会进财”,啥意思,有道理吗? - 天天要闻

老话“坟上泥土呈金色,后代子孙会进财”,啥意思,有道理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祖坟的风水与家族兴衰常被赋予神秘联系,民间流传的“坟上泥土呈金色,后代子孙会进财”便是典型例子。这句俗语表面指坟墓土壤颜色与财运的关联,实则暗含古人自然观察、五行学说与伦理观念的多重交织。要探究其真实含义,需从民俗学、地理学及历史背景等多维度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实就三句话 - 天天要闻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实就三句话

曾听闻这样一句话,掷地有声:“你,是你的主宰。”你的情绪,宛如手中可调控的琴弦,能奏出或激昂或舒缓的旋律;你的生活,恰似一张等待绘制的画卷,色彩与构图皆由你决定;你的人生,更是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戏剧,剧情走向全凭你掌控。
人这辈子,有七难(谁也躲不过) - 天天要闻

人这辈子,有七难(谁也躲不过)

人生犹如一场漫长且充满未知的旅程,每个人都会在这条道路上遭遇形形色色的难题。有些困境看似能绕开,实则无人能真正置身事外。以下这七难,无论身份高低、财富多寡,终将一一面对。
锐评|血铅事件匪夷所思,幼儿餐食安全岂容半分失守 - 天天要闻

锐评|血铅事件匪夷所思,幼儿餐食安全岂容半分失守

备受关注的天水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事件,有了最新调查进展。据通报,事件起因是园方在部分面点制作过程中非法添加使用了不可食用的彩绘颜料。而据警方介绍,如此荒诞之举,始作俑者的初衷竟是“进一步扩大生源,增加收益”。铅是公共健康领域最受关注的有毒化
45岁老师带71岁失智的母亲上班,却被家长围堵“讨说法”! - 天天要闻

45岁老师带71岁失智的母亲上班,却被家长围堵“讨说法”!

45岁男老师带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母亲上班,还安排母亲在学校干活,谁料,学生家长知道后竟围堵学校“讨说法”。男老师叫孙元金,出生在普通家庭,5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一个人照顾他,生活艰难,但是母亲却拉着他说:“儿子,一定要好好读书,才能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