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守艺人计划”启动:用数字化技术让千年非遗“可触摸传承”

2025年07月08日21:50:22 育儿 7302

由西藏攸贝文化发起,西藏自治区工艺美术协会指导的《YOOBEI守艺人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于7月7日在西藏拉萨启动,旨在通过影像记录、数字化技术与立体化传播,展现西藏自治区工艺美术大师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技艺与理念,推动传统艺术传承创新,实现“可触摸传承”。

西藏“守艺人计划”启动:用数字化技术让千年非遗“可触摸传承” - 天天要闻

图为《YOOBEI守艺人计划》在拉萨启动。贡桑拉姆 摄

该计划将组建专业团队,以4K超高清技术,用纪录片、采访图文集等形式,深度记录99位西藏传统手工技艺人的技艺与日常。同时建设涵盖工艺图谱、传承人访谈、工具形制的数字化档案系统,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传播,让更多人领略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这不仅是对传统技艺及文化的数字化记录,更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举措。”西藏攸贝文化负责人常盛表示,推广传统手工艺可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实现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

西藏“守艺人计划”启动:用数字化技术让千年非遗“可触摸传承” - 天天要闻

图为参加《YOOBEI守艺人计划》启动仪式的工艺美术大师及相关负责人。贡桑拉姆 摄

西藏自治区工艺美术协会会长尼玛次仁介绍,西藏传统工艺美术历史悠久,萌生于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历经吐蕃王朝时期的发展、帕木竹巴地方政权时期的成熟,在新时代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这些丰富的文化遗产得以完好保存。此次与西藏攸贝文化合作,正是希望通过系统性阐述、视觉化表达、网络化传播和合理化利用,让西藏优秀传统工艺美术的历史底蕴、艺术价值和人文精神被更多人了解,走向世界。”

西藏“守艺人计划”启动:用数字化技术让千年非遗“可触摸传承” - 天天要闻

图为参加《YOOBEI守艺人计划》启动仪式的工艺美术大师参观唐卡等作品。贡桑拉姆 摄

据悉,该计划首期将聚焦10位顶尖大师,围绕唐卡、铜铸等核心技艺,以电影质感的短视频及访谈呈现非遗精髓。还将联动多方构建“文化保护—艺术创新—市场运营”闭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提供长效赋能平台。

尼玛次仁说:“我们有责任传承好、保护好、利用好和发展好祖先留下的遗产,让西藏传统工艺美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让雪域高原的文化瑰宝在世界舞台绽放光彩。”

来源:中国新闻网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老话“坟上泥土呈金色,后代子孙会进财”,啥意思,有道理吗? - 天天要闻

老话“坟上泥土呈金色,后代子孙会进财”,啥意思,有道理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祖坟的风水与家族兴衰常被赋予神秘联系,民间流传的“坟上泥土呈金色,后代子孙会进财”便是典型例子。这句俗语表面指坟墓土壤颜色与财运的关联,实则暗含古人自然观察、五行学说与伦理观念的多重交织。要探究其真实含义,需从民俗学、地理学及历史背景等多维度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实就三句话 - 天天要闻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实就三句话

曾听闻这样一句话,掷地有声:“你,是你的主宰。”你的情绪,宛如手中可调控的琴弦,能奏出或激昂或舒缓的旋律;你的生活,恰似一张等待绘制的画卷,色彩与构图皆由你决定;你的人生,更是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戏剧,剧情走向全凭你掌控。
人这辈子,有七难(谁也躲不过) - 天天要闻

人这辈子,有七难(谁也躲不过)

人生犹如一场漫长且充满未知的旅程,每个人都会在这条道路上遭遇形形色色的难题。有些困境看似能绕开,实则无人能真正置身事外。以下这七难,无论身份高低、财富多寡,终将一一面对。
锐评|血铅事件匪夷所思,幼儿餐食安全岂容半分失守 - 天天要闻

锐评|血铅事件匪夷所思,幼儿餐食安全岂容半分失守

备受关注的天水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事件,有了最新调查进展。据通报,事件起因是园方在部分面点制作过程中非法添加使用了不可食用的彩绘颜料。而据警方介绍,如此荒诞之举,始作俑者的初衷竟是“进一步扩大生源,增加收益”。铅是公共健康领域最受关注的有毒化
45岁老师带71岁失智的母亲上班,却被家长围堵“讨说法”! - 天天要闻

45岁老师带71岁失智的母亲上班,却被家长围堵“讨说法”!

45岁男老师带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母亲上班,还安排母亲在学校干活,谁料,学生家长知道后竟围堵学校“讨说法”。男老师叫孙元金,出生在普通家庭,5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一个人照顾他,生活艰难,但是母亲却拉着他说:“儿子,一定要好好读书,才能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