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8岁的女儿

2025年01月19日22:33:03 育儿 1557

记得女儿还是婴儿的时候,心想等女儿长大了就好了,于是看着女儿长大读完幼儿园,开始上小学。可是,上了小学之后,并没有感觉到“好”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家长还得持续不断地投入时间精力,况且未必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写给8岁的女儿 - 天天要闻

以前,周末还可以开车带着女儿到户外去玩耍,现在外出的频次少了很多。周一到周五放学后为了留足做作业的时间,把以前的课外班都安排到周末,于是周末要上书法课、跳舞、学钢琴等,感觉时间给排满了。于是出现这种情况,晚上女儿完成作业之后,当催促她睡觉的时候,她就抱怨还没有耍成,心不甘情不愿地洗漱,出现效率低下的情况。

时代在进步,目的是让人生活得更幸福,可目前的这种状态,“生在福中不知福”是一种责难,还是一种假象呢?作为家长,要保持淡定也不容易,在知与行上难以做到合一。每个家长的心理都想让孩子健康快乐,但在行为上又得让孩子努力拼搏,甚至卷起来,长此以往,并行不悖。

写给8岁的女儿 - 天天要闻

每次跳完舞去接女儿,看到她一身通畅,身体微微发热,没有感觉她累。练习硬笔书法回来,也觉得很自然,不会产生反感。学习了小主持,主动给大家展示,也能感受到一种心旷神怡。这些能展现小孩身上的朝气,以及应有的活力。可是面对作业,完成书本上的事情,有时候却掉下眼泪。家长辅导孩子完成作业,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的事情。

当我们小的时候,因为经济条件受限,只能学习书本知识,没法接触课外的各种培训班。现在的学生,因为经济条件变好,有机会尝试课外辅导班,却因为学业任务加重,没有时间来弄。老师也说,课外班的事情需要做减法,因为到了高年级,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

一边是加法,一边是减法,最终会收敛到升学考试的指挥棒,让生活变得单一。上学,是收敛的状态,工作之后也并不轻松,仍处于收敛状态。那什么时候能发散呢?一种情况是自身产生了乘数效应,累计到一定的量,有条件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另一种情况,那是自己觉醒和开悟之后,去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生命本应该多维度绽放,生如夏花之绚烂,可百花齐放的时刻却难以不约而同。

写给8岁的女儿 - 天天要闻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加速战略布局!伊利金领冠全球新品香港发布,开启婴幼儿营养全球化新征程 - 天天要闻

加速战略布局!伊利金领冠全球新品香港发布,开启婴幼儿营养全球化新征程

5月20日,伊利集团在香港举办全球新品发布会,推出金领冠珍护铂金、金领冠托菲儿敏益、金领冠托菲儿敏初三款婴幼儿配方奶粉新品。发布会现场,伊利旗下婴幼儿配方奶粉第一品牌“金领冠”与香港最大的健康零售连锁品牌万宁达成战略合作,将全面进入香港200余家万宁门店及线上销售,正式登陆香港市场,标志着伊利婴幼儿营养品...
50岁后才懂得,父母适度引导的价值,超出想象 - 天天要闻

50岁后才懂得,父母适度引导的价值,超出想象

年少不懂事,老来才知其中味。岁月沉淀,我们能看清世事;人生有波折,我们更懂亲情;阅历多了,我们才体会到父母引导的意义。古人说:“养不教,父之过。”父母适度引导,是我们人生路上最宝贵的东西,能让我们在岁月长河里稳稳地走。50岁后才懂得,父母适
父母成了“儿童经纪人”?“亲子流量”账号营销乱象频出 - 天天要闻

父母成了“儿童经纪人”?“亲子流量”账号营销乱象频出

原标题:“晒”娃变“啃”娃?“亲子流量”账号营销乱象调查哭闹打架、暴饮暴食、测评成年人化妆品、模仿奇怪行为……半月谈记者发现,多个社交平台上的亲子账号虽流量火爆、吸粉众多,但其发布的短视频引发争议。一些“亲子流量”账号已从记录孩子成长异化为制造营销“商机”。用小孩哭闹打架来“吸睛”?“试一款不脱妆的...
儿子一句“吃了药喝啤酒”,妈妈一直记心里救了他一命 - 天天要闻

儿子一句“吃了药喝啤酒”,妈妈一直记心里救了他一命

人们常说的“头孢配酒,说走就走”不可轻视。近日,重庆市渝北区公安、消防、卫生部门联合,成功将一名酒后服用感冒药陷入昏迷的年轻男子从死亡线上拉回。“我联系不上儿子了,他现在有可能很危险!”5月14日,渝北公安悦来派出所接到一位母亲的求助。原来,市民代女士与独居的儿子刘某失联已近10小时,没有儿子的消息,心...
《是女儿是妈妈》:李嘉格的“婆妈”困局 - 天天要闻

《是女儿是妈妈》:李嘉格的“婆妈”困局

看《是女儿是妈妈》,还蛮心疼李嘉格的。 我都有点担心她的精神状态了,长期处于如此复杂难解的情感关系中,自己暴饮暴食很容易情绪崩溃,也会影响到她自己的身体,严重的精神内耗,更会危及到她自己跟....
湘潭“三网联动”筑牢母婴安全生命线 - 天天要闻

湘潭“三网联动”筑牢母婴安全生命线

视频监控截图。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莉莎 通讯员 苏艳敏 湘潭报道“医生,医生!我老婆要生了!”5月4日11时44分,湘潭市妇幼保健院绿色通道传来急促呼喊,孕38周+2天的尹女士被丈夫搀扶着踉跄入院。当转运床刚抵达妇产科急诊室,新生儿的小脑袋已完全娩出。“就地接生!”医护人员瞬间启动“快进模式”,消毒铺巾、托举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