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听父母“讲道理”了?

2024年04月09日23:35:06 育儿 1057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听父母“讲道理”了? - 天天要闻

01

岁月静好,午后的阳光慵懒地洒在地板上,屋内弥漫着温馨而安详的氛围。

在客厅的角落,孩子们聚成一圈,兴致勃勃地交流着彼此的小秘密和勇敢的冒险故事。而父母们则围坐在一旁,时不时插上一句,希望能以自身的经验为孩子们指点迷津。

然而,这温馨的场景背后,也透露出一种微妙的紧张氛围:孩子们期望得到理解与接纳,而父母则盼望孩子们能接受他们的悉心教诲。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渐渐发现,引导孩子的过程并不总是如我们所愿。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我们所说的“道理”在孩子们眼中似乎总是那么苍白无力。

因为孩子们的世界是五彩斑斓、充满想象的,他们通过直观的感官去接触和理解周围的一切。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听父母“讲道理”了? - 天天要闻

对他们而言,父母的“道理”可能显得枯燥且遥不可及,难以触及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

所以说,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常常忽略了一个重要事实:孩子们与成人的视角截然不同。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以直接的体验和感受为主导,对于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远比成人更加自由奔放。这种差异导致我们许多教育方法收效甚微。

正如卢梭在《爱弥儿》中所说,试图以成人的理性去教育孩子,往往是徒劳无功的。

回想起自己的童年时光,那些铭记于心的教育片段并非来自冗长的说教,而是源于亲身经历和实践所得的教训。这种体验式学习远比单向灌输更为深刻持久。就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插曲,比如一顿烧烤后引发的腹痛,能让孩子更直观地理解过度贪婪的后果。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听父母“讲道理”了? - 天天要闻

02

大人们常常会对着孩子们说,“哎呀,这样可不对”,“小心点,那样太危险了”,我们总是有一大堆的理由和逻辑去限制他们。

但实际上,孩子们的心灵就像是一张等待绘画的白纸,对于大人们那些复杂的解释和逻辑,他们可能并不那么感兴趣,甚至还会有些排斥。

你知道吗?要真正触及孩子的内心,靠的往往不是那些严肃的说教,而是让他们亲身去尝试、去体验。

孩子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大多来源于他们最直接的感受和个人的体验。他们会摸摸看看,尝试这个,尝试那个,有时候也会失败,但这些都是他们学习和成长的方式。

就比如说,孩子因为一时贪吃烧烤而肚子疼,那种难受的感觉,恐怕比大人说上一百遍“不要吃太多烧烤”都来得更深刻。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听父母“讲道理”了? - 天天要闻

再来说说孩子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吧,那和大人真的是截然不同。

在他们眼里,太阳可以是蓝色的,汽车完全可以飞上天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果大人们总是急不可耐地用成人的逻辑去指出他们的“不对”,那可能就会在不经意间扼杀掉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去倾听、去观察,试着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去理解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感受世界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用行动去表达爱,用温柔的话语去和他们沟通,而不是一味地说教。

想象一下,通过这样的互动方式,孩子们不仅能学到很多生活技能,还能在心理上感受到安全和自信。这种教育方式,既尊重了孩子的个性,也积极地引导了他们的成长。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也会因为这种深入的理解和共同的体验而变得更加紧密和融洽。

说到底,真正有效的教育并不是一味地灌输道理,而是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通过体验、理解和共鸣来共同成长。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听父母“讲道理”了? - 天天要闻

03

由此可见,每个孩子都如同一本未完的书,充满了未知与可能。

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常常超越我们的预期。他们的思维跳跃而灵动,创造力与想象力丰富无比。这是我们应当倍加珍惜的宝藏。我们不能用成人的视角去局限孩子们的世界,而应放下偏见,俯身倾听,真正去感受他们的心声,探索他们的思想。

在这个探索过程中,我们或许会惊讶地发现,孩子们对某些问题的洞察,并非只是天真烂漫的遐想,而是蕴含着他们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例如,当孩子绘出一个蓝色的太阳时,那或许不仅是色彩的随意挥洒,而是他们心中对更温柔、更美好世界的向往。此刻,我们何不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明白,每个人心中都可以绽放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太阳。

再者,当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挫折时,我们更应成为他们的坚强后盾与忠实伙伴。

比如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句鼓舞的话语,都能让他们感受到无条件的爱与力量。正如皮亚杰所说,孩子是通过实践来认识世界的。让他们去尝试、去探索吧,即使失败,也是成长的宝贵财富。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听父母“讲道理”了? - 天天要闻

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与孩子建立起深厚的情感纽带。

一同参与活动,不仅能加深亲子关系,还能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而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理解更为复杂的情感与道理,这种方式往往比生硬的讲解更能触动他们的心灵。

教育家约翰·杜威曾言,经验是教育的基石。这种以经验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强调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孩子们通过亲身实践而非被动接受来获取知识与技能。这样的过程,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智慧的锤炼。

因此,我们应摒弃传统的教育观念,不再仅仅从成人的视角去教育孩子,而是要深入孩子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声音,尊重他们的想法与感受。

唯有如此,孩子们才能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上学会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总而言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不应满足于表面的道理传授,而应引导他们深入实践、真切体验生活、感受成长的点滴。

通过这样的历程,孩子们不仅能汲取到更多实用的知识与技能,更能培育出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为教育的真谛,终究是引领孩子走向自我实现的旅程。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5月10日新闻早知道丨昨夜今晨·热点不容错过 - 天天要闻

5月10日新闻早知道丨昨夜今晨·热点不容错过

▶ 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当地时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应邀出席庆典。详情>>▶ 雄姿英发!中国仪仗队步入莫斯科红场应俄罗斯国防部邀请,当地时间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仪仗分队1...
“一百封信”之被夸 - 天天要闻

“一百封信”之被夸

在当年高考前的最后几封信里,我竟然被孩子再次“引以为傲”——孩子说,“今天老班(班主任)夸你了,就在办公室跟其他老师说,人家爸爸真是教育有一套,看看人家父女关系……”哈哈,我竟然一点也没觉得,我只是在做我喜欢做的事,世间又有哪个父亲不希望呵
百日重症宝宝高铁紧急转运 多方联动分秒必争与生命赛跑 - 天天要闻

百日重症宝宝高铁紧急转运 多方联动分秒必争与生命赛跑

近日(5月6日),贵州贵阳一名刚满百天,患有先天性咽喉发育不良的重症婴儿,因病情危急需要转至深圳市儿童医院救治。由于事发紧急,患儿家长没有买到去深圳的车票,只能先购买了去往广州南站的车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列车乘务员、车站值班员和医护人员接力联动,分秒必争,为患儿转院争取了宝贵时间。这名患儿在贵阳出生...
中化二建“同岁妈妈”:绽放于事业与家庭间的璀璨繁花 - 天天要闻

中化二建“同岁妈妈”:绽放于事业与家庭间的璀璨繁花

在中化二建,有这样一群独特而耀眼的女性——“同岁妈妈”。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她们便开启了与孩子成长同步的“妈妈旅程”。在时光的流转中,她们游刃有余地穿梭于工作与家庭之间,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何为坚韧与担当,何为温柔与慈爱。对于刚踏上事业征程的新手妈妈们来说,产后身体的变化和繁重的工作任务,无疑是两...
怀孕三个月,来谈谈这段时间的感受 - 天天要闻

怀孕三个月,来谈谈这段时间的感受

文 | 猫姐图片 |网络本文字数 |1468这是老陆不老为你写的第197个故事01昨天去医院建了档,做了nt,可以正式宣告怀孕三个月了。这三个月里来,我有千万个感叹想抒发了,从最早得知我怀孕了,我挺开心的,毕竟刚结婚一个月就怀上了宝宝,对于
AI PC满周岁,联想正让它“越用越聪明” - 天天要闻

AI PC满周岁,联想正让它“越用越聪明”

自从联想在2024年的Tech World大会上,提出属于全新的AI PC概念后,一场属于PC行业的AI革命已经悄然开始。站在一年后的今天回望当初,或许很难想象这么短的时间里,AI PC就从简单的A....
小个头也能顺产,顺转剖“不吃亏”!这些顺产“冷知识”,武汉市妇幼助产士讲给你听 - 天天要闻

小个头也能顺产,顺转剖“不吃亏”!这些顺产“冷知识”,武汉市妇幼助产士讲给你听

极目新闻通讯员 秦颖 戴伶“个子小,还能顺产吗”“一想到生娃就害怕,怎么办”“生完孩子盆底会受影响吗”……8日,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孕产保健科举办的国际助产士日活动现场,该院助产士团队与市民面对面,解答孕妈妈们最关心的问题。咨询现场小个子“准妈妈”只能剖?专家:也有能顺产的“我身高才1.55米,生娃是不是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