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8点40开始洗漱,9点正式上床睡觉,中间各种折腾,11点了还说睡不着,气得揍一顿哭后才睡着,每天都这样,吃也吃了、喝也喝了、故事也讲了、我也在一旁陪了,不就是睡个觉吗?为何就这么难!
很多孩子入睡难的原因
就是有妈妈在一旁陪:
1.一旁有人就意味着有互动,进而就影响睡觉
想象一下,当你好不容易哄孩子入睡后,强撑着疲倦的睡眼也要再多刷会儿手机的感觉吧,同样,躺在床上的孩子也有你那样的感觉,只是他的娱乐项目不是手机,而是陪睡的你。
孩子不像你,要考虑第二天上班需要按时早起,他又没有什么事情,一心只想着拉你整夜嗨皮。这就是为什么,对孩子越是满足、越是有求必应的父母,哄孩子入睡的时间就会越久。谁不想多玩会儿,有放松娱乐的项目,谁会选择睡觉呢?
2.担心陪睡的你离开,不敢睡觉
即使你说,自己就纯粹的陪他入睡,坚决不和他互动,好,除非孩子是那种一入睡就雷打不动的、一觉到天亮的孩子,但凡机灵一点的在自己睡着后醒来发现你不在身边,下次即使你还陪着睡,他心里也始终会不踏实没有安全感——我一睡着妈妈就可能不在,那我还是尽量不要睡着吧。
所以,开始觉得是孩子不陪不行,但陪得多了你会发现,不陪反而孩子睡得更快更踏实。
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顺利戒掉陪睡呢
下面提供一些思路供各位参考:
1.分房睡
假如你有和孩子分房睡的想法,可以在新房间和床品上下些功夫,比如用孩子喜欢的元素装饰房间及床。有些孩子可能在一开始对新房间比较感兴趣,住过几天后不干了,非要回到大床上,对此你可以提前让孩子熟悉新房间,平时多花时间陪孩子在新的房间玩耍、睡睡午觉。
当然,为了引起足够孩子对新房间的兴趣,你可以在装饰好房间后憋几天,把孩子的兴奋感吊到最高,最后再找一个特殊的时间(生日、过年、六一儿童节等)开放房间给孩子住。
2.逐渐离开法
如果暂时没有分房睡的计划,你可以使用“逐渐离开法”帮孩子戒陪睡——在陪睡的过程中,找借口出去下,在一开始可以花个一两分钟的时间就回来,在之后就可以花费五分钟、十分钟时间再回来,逐渐把离开的时间越拉越长。
每次都借口离开几次,让孩子逐渐习惯你离开这件事,进而给孩子机会慢慢熟悉自己在房间睡觉的感觉。
刚开始正式戒陪睡时,孩子偶尔也会有心情不佳撒娇让你陪的情况发生,你要先坚决地表态说不可以,之后在讨价还价的过程中再适当后退一步,说你只陪15分钟,时间一过,无论是否睡着自己都是要走的。相对不陪,能陪15分钟对孩子来说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戒陪睡并非必须
有些父母听说其他家孩子已经分房睡了,会纠结要不要让自己孩子也分房睡,其实大可不必,你只要觉得舒服开心,孩子在你陪睡下也能快速入睡,那么不分房睡也没什么问题,也上升不到影响孩子独立性的一面。
假如陪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你的心情,让你很难受了,而孩子也依旧入睡比较困难,那么戒掉陪睡就势在必行了。当妈妈已经很辛苦了,假如也没有一点时间是属于自己的,那实在太可怜了,爱孩子可以,请先爱自己!
记得,如果要分房睡了,可以让孩子带着喜欢的物品上床,这样可能事半功倍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