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吃饭,饿一顿就好了?拯救饭渣宝宝的方式是了解吃饭的意义

2023年10月28日18:14:14 育儿 1924

“孩子不爱吃饭,是不是饿一顿就好了?”面对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没啥用!

二宝曾经是“饭渣”,现在是“饭霸”,这招我用过几次,没啥用,饭不吃,偷摸吃零食啊!我也没时间24小时盯着,所以,这招基本可以弃了

接下来,我想从为啥孩子不爱吃饭,以及如何让饭渣宝宝,化身饭霸,爱上吃饭这回事儿,这几个角度,好好聊一下。

为啥“饿一顿”不好使?

这一招,不要说对小孩子不好使,对我们成年人,好像都没什么用。人类对这种“惩罚”机制,有各种下意识的招数对待。比如,找点零食吃,喝点水,或者是根本就不饿,不需要吃什么。惩罚在哪呢?

所以,你发现没,“饿一顿”并不一定可以“惩罚”(告诫)到孩子。我们总提倡的“自然后果”法则,放在这里,好像不是那么适用。

孩子不吃饭,饿一顿就好了?拯救饭渣宝宝的方式是了解吃饭的意义 - 天天要闻

即使有的家长,比较有时间,蹲守在孩子身边,看着他,坚决不给吃任何东西,也不允许用任何方式替代。受到惩罚的,也只是孩子的“胃”,而且是暂时的。等到胃部再次被满足,前面饥饿的感觉,很快消失了。那对孩子“不好好吃饭”本身的行为,有多少影响呢?答案是微乎其微。

所以,孩子不好好吃饭,“饿一顿”只能是一个不太高明的惩罚手段,但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我们真正要解决的,是如何让孩子爱上吃饭这回事。即使身体不是那么需要,也能准时吃饭,保证身体所需。难道不是吗?所以,接下来,先了解一下,孩子不爱吃饭的一些客观原因。

为啥孩子有时候不爱吃饭?

民以食为天,没孩子之前,我觉得,那些不爱吃饭的孩子,估计就是脑壳壳有问题。但后来,在食育领域深耕久了,我才明白,娃不爱吃饭,背后藏着的原因,还挺多的。

原因一:根本不饿

这种情况在早餐上,表现的更为明显。娃刚起床,洗刷后坐在餐桌旁,就开始发呆,不饿,为啥要吃饭呢?有时候能跟饭菜对视到彼此厌倦,十几分钟过去了,一口没动。一问:“不饿,为啥要吃?”

孩子不吃饭,饿一顿就好了?拯救饭渣宝宝的方式是了解吃饭的意义 - 天天要闻

原因二:饭菜不合口

小孩子也是很挑剔的,尤其是幼儿园的小朋友。觉得饭菜咸了、淡了,或者造型不可爱了,可能就不想吃饭了,看一眼,就想下桌。

原因三:身体不适

孩子感冒了,发烧了,或者身体有其他原因感觉不舒服,没什么胃口,自然不想吃饭了。

孩子不吃饭,饿一顿就好了?拯救饭渣宝宝的方式是了解吃饭的意义 - 天天要闻

原因四:有好玩的事情吸引

本身就不想吃饭,还有其他好玩的事情可以做,为啥要坐在饭桌上,规规矩矩的吃饭呢?

比如,我家二宝一玩起小汽车,就忘我了。这时候,不要说吃饭,就连棒棒糖,都吸引不到他。

上面这些情况,都是很常见的,我娃也遇到过。那么,到底怎么化解,让孩子喜欢上吃饭呢?我分享下自己的一些实操和见解。

让好好吃饭成为一种本能

大宝饭霸,二宝曾经是饭渣,现在也慢慢朝着饭霸发展了。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有些方法,对让孩子好好吃饭,还是挺有帮助的。

1、理解吃饭的意义

刚开始二宝不爱吃饭,我就很发愁,为啥会有这样的小孩?他眨着眼睛问我:“妈妈,我不饿,为什么要吃饭呢?”

孩子不吃饭,饿一顿就好了?拯救饭渣宝宝的方式是了解吃饭的意义 - 天天要闻

“因为要长身体啊!”这句话我差点要脱口而出。想了想,我说:“嗨,这个问题,妈妈也不知道,咱要不一起讨论一下?”

借着这个机会,我们从小身体的发育,聊到自然万物,再到食物的种类,二宝一下子对吃饭感兴趣了!原来,吃饭是这么有趣的事情,有这么多他不知道的知识呢!

孩子不吃饭,饿一顿就好了?拯救饭渣宝宝的方式是了解吃饭的意义 - 天天要闻

吃饭当然是为了生存,为了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但如果你硬生生的去说,娃不光听不懂,可能还会很抗拒:“那我不想长大,是不是就可以不吃了?”所以,帮孩子理解吃饭的意义,也是为了让孩子对吃饭感兴趣。

现在,二宝经常到厨房给我帮厨。他觉得,厨房是个魔法屋。本来是一整颗普通的白菜,被妈妈在厨房施了魔法,变成了“醋溜白菜”,这个过程太好玩了!

2、带孩子逛菜市场或者种菜

带娃逛菜市场,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娃小的时候,抱在怀里,长大一些,就自己走去。现在,每个周末去采购食材,已经成了我们家的一项重要活动。只是,因为搬家的缘故,现在更多是去超市,而不是菜市场了。

孩子不吃饭,饿一顿就好了?拯救饭渣宝宝的方式是了解吃饭的意义 - 天天要闻

孩子跟食材有了亲密接触,可讨论的话题也多了起来,等到吃饭的时候,就会不断的问:“呀,这是我挑的土豆吗?”、“这个是我摘的豆角吗?”整个吃饭过程,也有趣起来了。

如果有条件的,也可以跟孩子一起种菜,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他们会从这些生命生长的过程中,不断滋生更多力量感,以及对食材的敬畏心。

3、尊重孩子进餐的意愿

其实,经过上面两个步骤,很多孩子已经可以很好的吃饭了。但有些时候,我们还是要尊重孩子吃饭的意愿。比如,生病了,不想吃。

孩子不吃饭,饿一顿就好了?拯救饭渣宝宝的方式是了解吃饭的意义 - 天天要闻

由于食欲控制中枢在下丘脑,身体有不适感时,下丘脑工作液会相对慢一些。再加上,生病会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云中,导致食物没办法被有效的吸收和消化。你就会发现,人一旦生病了,就不爱吃饭,没啥食欲,不管大人孩子,都是如此。

二宝生病时,我没强迫他吃饭,因为有次吃了,结果没一会儿就吐了。如果担心孩子扛不住,可以准备点其他的补充液,或者他想要吃的零食。

孩子不吃饭,饿一顿就好了?拯救饭渣宝宝的方式是了解吃饭的意义 - 天天要闻

还有早上这顿,曾经在我家也是“老大难”,二宝起床后没食欲,不想吃。但我又特别重视早餐,每次都很用心的准备了。这就很难搞,一个做好了准备,一个就是不想吃。

后来,我开始把二宝起床的时间做了调整,提前了10分钟,洗漱后,再让他听音乐“群魔乱舞”上一阵子(大概10分钟,音乐是他喜欢的儿歌)。这样,早餐端上来了,都不用催,马上就去吃了。

Tips:尊重孩子进餐的意愿,不表示无底线顺从,还是要看实际情况来安排。

枕边育儿寄语:

孩子吃下去的每一口饭,都会为身体的发育做出贡献。所以,不爱吃饭这件事,本质上,是没有搞清楚吃饭的意义。如果能从这个角度出发引导,就不用担心,孩子不爱吃饭了!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分别32年和26年后,他们终于在母亲节前喊出那声“妈妈”! - 天天要闻

分别32年和26年后,他们终于在母亲节前喊出那声“妈妈”!

封面新闻记者 周洪攀 王祥龙 摄影报道张新(左二)与刘玲玲(右一)与母亲相认5月10日下午,四川省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会议室内,一场跨越数十年的重逢正在上演。河南人张新(化名)和内蒙古人刘玲玲,两个素不相识却命运相似的人,在这一天,终于见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32年、26年——漫长的等待,在这一刻化作泪水与拥抱...
“妈妈,我错了”孩子犯错后,高情商的你,一定会做这3件事 - 天天要闻

“妈妈,我错了”孩子犯错后,高情商的你,一定会做这3件事

一位宝妈,分享了这样一件事:儿子在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玩。突然,她听到一阵哭。跑过去一看,发现是儿子推了别人,那个小朋友正倒在地上哇哇哭。她正想发火,儿子已经先开口说:“妈妈,他一直弄不好,我一着急,就推了他。对不起,我不该这样做的。”那一瞬
家风是家庭稳固的防火墙,家庭有三个坑千万别踩。 - 天天要闻

家风是家庭稳固的防火墙,家庭有三个坑千万别踩。

曾经有位网友问财经作家吴晓波,现在钱越来越难赚,普通人该投资什么行业最稳赚不赔。吴晓波想了想然后回答道,我投资家庭的未来才是最划算的。其实仔细思考我觉得他说得对,家庭经营好了,就是最大的资产,能扛住很多风险。
女子逃离赌博“丈夫”与4岁女儿分离27年,团聚当天女儿泪目:从小最怕让人知道没妈妈丨红星寻人 - 天天要闻

女子逃离赌博“丈夫”与4岁女儿分离27年,团聚当天女儿泪目:从小最怕让人知道没妈妈丨红星寻人

内蒙古女子玲玲的童年记忆中,父亲总是和赌博联系在一起,母亲则停留在“离家出走”4个字上。今年31岁的她,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而她更加想念自己的妈妈。四川眉山51岁的王群(化名),27年来,也一直想念着被拦下的女儿。32年前,年仅19岁的她到内蒙古打工时与当地一男子“结婚”(未办理结婚证),次年生下了女儿玲玲。...
妈妈别当“免费保姆”!狠心拒绝才是对孩子和自己负责 - 天天要闻

妈妈别当“免费保姆”!狠心拒绝才是对孩子和自己负责

很多妈妈在养孩子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把自己活成了24小时待命的“保姆”。每天围着孩子的衣食住行打转,从早忙到晚,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和爱好,甚至为了满足孩子的要求一再妥协。可结果往往让人寒心,孩子不仅不懂得感恩,还把妈妈的付出当成理所当然。
解码商河|苔花向阳开,商河“花香妈妈”用爱浇灌的成长故事 - 天天要闻

解码商河|苔花向阳开,商河“花香妈妈”用爱浇灌的成长故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贝艺在商河,“花香妈妈”承载着源源不断的希望与力量,守护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成长。苔花虽小,也学牡丹盛开。这些关于爱与陪伴的故事,正悄然绽放出春天最美的模样。以爱之名的旅程阳光透过窗户,在木质地板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5月10日新闻早知道丨昨夜今晨·热点不容错过 - 天天要闻

5月10日新闻早知道丨昨夜今晨·热点不容错过

▶ 习近平出席俄罗斯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当地时间5月9日,俄罗斯举行盛大庆典,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应邀出席庆典。详情>>▶ 雄姿英发!中国仪仗队步入莫斯科红场应俄罗斯国防部邀请,当地时间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仪仗分队1...
“一百封信”之被夸 - 天天要闻

“一百封信”之被夸

在当年高考前的最后几封信里,我竟然被孩子再次“引以为傲”——孩子说,“今天老班(班主任)夸你了,就在办公室跟其他老师说,人家爸爸真是教育有一套,看看人家父女关系……”哈哈,我竟然一点也没觉得,我只是在做我喜欢做的事,世间又有哪个父亲不希望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