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有一条“幼儿园创可贴实验”的视频冲上了热搜,这背后撕开了当下社会最荒诞的真相。
一名幼儿园的老师趁孩子们午睡的时候,在他们身上贴了一枚创可贴。
有的贴在额头上,有的贴在脸上或者胳膊上等不同的位置。
等他们醒了,老师假装不知情,询问他们怎么受伤了。
第一个小女孩思考了两秒钟,说“是蚊子叮的”。
老师问她是什么时候叮的,她说“画画的时候”。
老师说那待会擦个药膏好不好, 她甜甜的回答“好”。
第二个小女孩也跑过来说:“老师我也受伤了”。
老师询问她是怎么受伤的,她说“玩滑梯的时候磕到了”。
老师问她痛不痛,她说“痛”,但是老师一说待会带她去看医生,她立马改口说“不要”。
下面的孩子有的说自己是“被人家咬到了”,有的说自己是“被同学碰到了头”。
最可怕的是一个孩子说自己是被同学“拉着走然后摔跤了”。
老师问她是谁拉的,她随手指了一位同学,就是他。
那个孩子一脸懵,说“刚才我还在睡觉呢”。
但是旁边的两位同学像是见证者一样,说“就是他,我看见了,你拉着他摔跤了”。
任凭被污蔑的孩子怎么辩解,但这几个孩子就认定是他做的。
看着他们一张张天真可爱的脸,却一本正经的说谎,真的令人毛骨悚然。
打开评论区一看:
“千万不要低估小孩子信口开河的能力,有一次儿子腿上有淤青,我问他怎么弄的,他说是老师打的,奶奶说是在花坛上碰的。”
“是的,小朋友真的是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而且家长也会相信。”
“最后那个作伪证的才是最吓人的”
“听说幼儿园的监控是保护老师的”
小孩子不会说谎,可是会胡说八道啊。
02
这让我想起来那个说自己被性侵的小女孩。
当时女孩的妈妈在网上发布视频:
“我3岁的女儿,被一个蛋糕店老板猥亵了,可是警方却不给立案。”
视频一发出,立马登上热搜,很多人一边痛骂蛋糕店老板,一边为这位可怜的母亲捐款。
她说,那天她给女儿洗澡时,发现女儿下体红肿异常,觉得不对劲,询问是不是有人碰过自己的隐私部位。
女孩含含糊糊的说了“是”。
这让她瞬间头皮发麻。
她在街上开了一家店铺,做点小生意 ,平时自己忙的时候,女儿经常跟其它店里的小朋友一起玩。
想到可能是熟人作案,他就带着女儿到楼下挨个指认,当走到旁边的蛋糕店时,女儿停下了。
指着店铺里面说“就是这里”。
一个3岁的小女孩,很多话都说不连贯。
但是这位母亲坚定的认为女儿被这家店的老板猥亵了。
后来鉴定结果出来女孩患上了急性阴道炎,并没有发生她口中所说的事情。
事发的当天,蛋糕店老板根本就不在无锡。
这件事情被闹得沸沸扬扬,蛋糕店老板的店铺被迫关闭,自己被很多网友围攻。
尽管警方已经明确发布通报,他没有犯罪嫌疑,在铁的事实面前,女孩的妈妈还是只相信3岁女儿的两句话。
她是处于什么样的心理,不断地发视频,建立粉丝群,污蔑别人,我不得而知,恐怕,也只有她自己最清楚吧。
03
豆瓣上有一部电影,评分高达9.1分,丹麦的《狩猎》。
故事的主人公卢卡斯是一位幼儿园的老师,心地善良的他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其中有一个小女孩克拉拉对他尤为亲近。
克拉拉是他好兄弟的女儿,有一天,卢卡斯碰到了因为爸妈吵架而坐在房子外面的克拉拉,便顺路带她去幼儿园。
一次次的相处,克拉拉渐渐的对他产生了好感,她在卢卡斯和男孩子们打闹的时候,冲过去亲吻了他的嘴唇。
面对女孩懵懂的示爱,卢卡斯果断拒绝了,这让克拉拉心生恨意,决定实施“报复”。
她策划了一场“性侵”,向园长讲出事情的经过。
这让园长及其震惊,在当地,性骚扰小孩是极其严重的指控。
面对大人一次次的询问,克拉拉内心很犹豫,但没有否认“性侵事实”。
原本园长怀疑是克拉拉胡思乱想,但是相信小孩子不会说谎,她肯定是受到了猥亵。
卢卡斯顿时成为全镇人唾弃的对象,所有的人都不相信他。
他们说:“孩子都描述出了你家地下室、墙纸还有沙发的颜色。”
可是卢卡斯家根本没有地下室。
最后,法院确认卢卡斯是无罪的,是被冤枉的。
虽然他重新获得了清白,但很多人在心里还是认定,卢卡斯就是一个猥亵儿童的变态。
所谓的童言无忌,毁了卢卡斯原本平静的一生。
或许童言不应无忌,因为无知的童言往往是有杀伤力的武器,杀人不见血。
04
有研究表明:
在 2 岁的时候,大概 25% 被观察的儿童会进行至少一次撒谎。
随着年纪的增加,撒谎出现的几率会越来越高。到了 4 岁左右,大概 94% 被观察的儿童会进行至少一次撒谎。
2~3 岁的孩子,还无法区分什么是真实发生的,什么是想象,可能经常会满嘴跑火车。
3~4 岁的孩子,已经能意识到别人的想法可能和自己的不同,但由于认知的局限,尤其是情绪早于逻辑思维的发展,他们通常会在情绪的驱使下作出反应。
比如孩子吃了糖果,但是妈妈告诉他不能吃,他知道不能吃但是吃了,因为害怕被批评,就会选择说没吃。
有时候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家长总是会无条件的相信孩子说的一切,但对于他们说的话,一定要根据事实,辩证的看待。
荀子的“性恶论”至今都独树一帜,有的孩子恶魔起来,比大人更可怕。
作为家长,一定要学会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有了同理心之后,他们就会慢慢考虑别人的感受,
就会去判断自己说出的话会不会伤害别人,如果换成是自己,那自己会不会难受?
毕竟善良是做人的根本。
共勉。
欢迎在评论区一起讨论。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