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咬指甲,真不是缺维生素,而是在向父母传达这个信号

2023年07月13日18:34:04 育儿 1826

有位妈妈说,自从孩子开始上幼儿园,就得了一个毛病,咬床头。在床头板和床尾板上咬出了一个个牙印子,就像被啄木鸟啄过一样,有的部分都被他咬得露出了木头。

孩子啃咬的时候聚精会神,只要被打断了,小脸就涨得通红,委屈的嘴角像个倒挂的香蕉。

她以为孩子缺什么微量元素,可检查也做了,哪项指标都是正常的。这让她很是困惑:孩子已经4岁半,就一岁多口欲期的时候经常咬东西咬人,过了那个时间段就没咬过,现在突然又开始咬东西,难道是口欲期又回来了?

孩子总是咬指甲,真不是缺维生素,而是在向父母传达这个信号 - 天天要闻

确实,很多孩子都有啃咬东西的习惯,什么桌子,椅子,各种木制品,毛巾,杯子,床单,自己的手指甲,小皮屑,衣服上的线头,都逃不过他们的“魔嘴”。

不过家长要注意的是,3岁前的孩子,喜欢用嘴探索世界,是“口欲期”的正常表现。但如果已经超过3岁,孩子还在不停地啃咬,就有可能是“口欲期停滞”。

01.为什么会有“口欲期停滞”?

这种行为的出现与孩子的年龄、性格、环境和生理因素都有关系。

有些孩子可能是因为缺少某种微量元素,例如缺铁、缺锌,这时可能就会出现神经紧张和肌肉紧张的情况,加重啃咬行为。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而且现在的孩子食物比较丰富,很少会出现缺少微量元素的情况。

大多数的这种情况则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系,例如孩子在学校或家庭遇到挫折、压力和感到不安全感时,可能会用啃咬行为来缓解内心的紧张和不安。

某医院曾经对4所小学的732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45.08%的孩子有不同程度的“紧张性行为”。其中,啃指甲的发生率最高,占29.64%,习惯性抽动占16.93%,吃手指占8.88%,习惯性擦腿占1.64%。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Dr.Lori Woodring指出,孩子的安全感,往往跟固定的东西有关联。当孩子需要适应变化,就会有新的压力产生,这些压力会在情绪上、心理上、生理健康上表现出来,咬东西,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

像文章开头的那位咬床头的孩子,经过妈妈的咨询询问,发现是因为孩子上幼儿园之后总是憋尿,憋不住了就尿裤子,被老师批评了,因此一上幼儿园心里就特别紧张导致的。

孩子总是咬指甲,真不是缺维生素,而是在向父母传达这个信号 - 天天要闻

02.孩子出现这种行为,能不能用厌恶疗法来治疗?

所谓的厌恶疗法,就是在孩子喜欢啃咬的地方,比如说手指、铅笔头这些部位涂上苦味剂、手指水、辣椒水、风油精这类东西,孩子咬的时候吃点“苦”,就不敢再咬了。这种做法是完全不建议的。

一是把这些东西涂在孩子的身上,有可能会对肌肤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比如辣椒水,涂在手上会红肿。

二是会存在误食的风险,例如很多手指水虽然打着安全、不含毒素的广告语,但谁也不知道它里面到底有啥。风油精更是含有薄荷脑樟脑这些,对孩子的大脑会有损伤,完全不能口服。

三是可能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啃咬的更厉害。

孩子总是咬指甲,真不是缺维生素,而是在向父母传达这个信号 - 天天要闻

03.那到底该怎么办?

有位宝妈分享了她的经历:只要看到孩子啃咬,就拉起来打手,孩子哇哇大哭,说再也不会了。可一不在妈妈的视线里,孩子就会继续啃咬,眼睛还不停地盯着妈妈离开的地方,防止妈妈回来。

所以,打一顿虽然暂时能有效果,但治标不治本。

孩子总是咬指甲,真不是缺维生素,而是在向父母传达这个信号 - 天天要闻

那到底该怎么办,才能让孩子改掉啃咬的行为呢?

①提供适当的咀嚼物。

孩子啃咬行为的出现可能是因为缺乏适当的咀嚼物。父母可以给孩子适当添加需要啃咬的食物,如胡萝卜、苹果等,或者购买专门的咀嚼玩具,引导孩子正确的啃咬行为。

②寻找孩子啃咬的原因,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可以带孩子去查一下微量元素,如果缺什么那就积极补充。

如果不是身体问题,那就要积极寻找孩子心理压力的来源,是因为换了照顾人、生活环境紧张不安,还是被欺负了等等。

找到原因后积极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

孩子总是咬指甲,真不是缺维生素,而是在向父母传达这个信号 - 天天要闻

③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

例如在人较多的场合,孩子会紧张,手就会不由自主地放到嘴里。家长可以抱抱孩子,或者牵着孩子的手,缓解他的紧张情绪。

回到家后,可以适当地表扬孩子哪些地方做得很好,帮孩子树立信心,这样慢慢地孩子在公众场合就会不那么紧张了。

或者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在孩子身上带一个他最喜欢的东西,告诉孩子大家会一直陪着他,这样也能减少孩子的不安。

④给孩子创造一个稳定的家庭环境。

家庭的稳定对缓解孩子心理压力和焦虑感有促进作用。父母的关系和谐乐观,充满正能量,可以间接地增强孩子的安全感,减少啃咬行为。

家长可以通过多陪伴孩子、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安全感,或者带孩子多参加一些亲子户外活动放松身心。

⑤寻求专业帮助。

如果孩子的啃咬行为很严重,比如有的孩子会把手啃得鲜血淋淋,家长应该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孩子总是咬指甲,真不是缺维生素,而是在向父母传达这个信号 - 天天要闻

其实很多时候,孩子出现一些怪异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只要我们能找到问题的症结,然后耐心地帮助孩子慢慢改正,这些行为都会逐渐消失。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对他们多一些关注。


更多推荐:

[心]哪一瞬间,你突然发现孩子长大了?

​[心]一不顺心就哭闹,娃真不是故意的,而是到了这个关键敏感期

​[心]应对孩子发脾气最好的方法,根本不是吼吼吼,而是说这3句话

育儿分类资讯推荐

老话“坟上泥土呈金色,后代子孙会进财”,啥意思,有道理吗? - 天天要闻

老话“坟上泥土呈金色,后代子孙会进财”,啥意思,有道理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祖坟的风水与家族兴衰常被赋予神秘联系,民间流传的“坟上泥土呈金色,后代子孙会进财”便是典型例子。这句俗语表面指坟墓土壤颜色与财运的关联,实则暗含古人自然观察、五行学说与伦理观念的多重交织。要探究其真实含义,需从民俗学、地理学及历史背景等多维度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实就三句话 - 天天要闻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实就三句话

曾听闻这样一句话,掷地有声:“你,是你的主宰。”你的情绪,宛如手中可调控的琴弦,能奏出或激昂或舒缓的旋律;你的生活,恰似一张等待绘制的画卷,色彩与构图皆由你决定;你的人生,更是一部自编自导自演的戏剧,剧情走向全凭你掌控。
人这辈子,有七难(谁也躲不过) - 天天要闻

人这辈子,有七难(谁也躲不过)

人生犹如一场漫长且充满未知的旅程,每个人都会在这条道路上遭遇形形色色的难题。有些困境看似能绕开,实则无人能真正置身事外。以下这七难,无论身份高低、财富多寡,终将一一面对。
锐评|血铅事件匪夷所思,幼儿餐食安全岂容半分失守 - 天天要闻

锐评|血铅事件匪夷所思,幼儿餐食安全岂容半分失守

备受关注的天水幼儿园幼儿血铅异常事件,有了最新调查进展。据通报,事件起因是园方在部分面点制作过程中非法添加使用了不可食用的彩绘颜料。而据警方介绍,如此荒诞之举,始作俑者的初衷竟是“进一步扩大生源,增加收益”。铅是公共健康领域最受关注的有毒化
45岁老师带71岁失智的母亲上班,却被家长围堵“讨说法”! - 天天要闻

45岁老师带71岁失智的母亲上班,却被家长围堵“讨说法”!

45岁男老师带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母亲上班,还安排母亲在学校干活,谁料,学生家长知道后竟围堵学校“讨说法”。男老师叫孙元金,出生在普通家庭,5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一个人照顾他,生活艰难,但是母亲却拉着他说:“儿子,一定要好好读书,才能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