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哭二闹三躺地,是孩子拿捏父母的三大“绝招”。
凡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只要祭出这三大“绝招”,父母们分分钟妥协。虽然父母都知道这是孩子惯用的套路,但大家依旧拉不下脸来跟孩子“一般见识”。
直到90后、00后成为了父母,她们开始出手整顿“娃圈”。
90后父母开始“撕伞”
自己淋过雨,所以要把别人的伞也撕了。
具体到“娃圈”,90后、00后父母的整体思路就是:走娃的路,让娃无路可走。
国庆假期期间,街头一对母子引起了不少网友的热议。
人来人往的大街上,一个孩子手里抓着一个黄色的气球,四仰八叉地躺在地上跟妈妈较劲,妈妈不气也不恼,淡定地蹲在他旁边玩手机,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
孩子在地上躺了20分钟发现没作用,便起身和妈妈一起回家了。
这场对峙,最终以孩子的妥协收场,看得网友们拍手称快。以往这种“爽剧”,都是在电视剧中才会有的。
现实生活中,跟孩子在公共场合“斗法”,妥协的基本上都是父母。无论是想买零食还是想买玩具,父母要是不同意,立马躺地上撒泼打滚,想要的都能立马到手。
这招成了不少孩子“要挟”父母的绝招,屡试不爽。
万万想不到的是,这个游戏规则会在90后、00后成为父母后,慢慢被改写。传承了几代孩子的绝招“一哭二闹三躺地”,居然失灵了。
走孩子的路,让孩子无路可走
面对生来就不走寻常路的90后、00后父母,孩子们才是被拿捏的一方。
- 90后父母“撕伞”第一式:摆烂
从小靠“一哭二闹三躺地”拿捏父母的90后、00后,没人比他们更熟悉这个套路,也没人比他们更清楚这道题的解题方法。
所以,面对孩子的“一哭二闹三躺地”,他们开始摆烂:你哭任你哭,理你算我输。
初级选手父母会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孩子“表演”,直到“演出”结束。
进阶型父母会选择用手机拍下这有趣的一幕,当作自己当天发朋友圈的素材。
白银型父母绝对不会因为孩子耽误自己享受生活,会点一杯奶茶或是咖啡,坐在一旁看孩子表演。
王者型父母会先发制人,抢在孩子前面躺地,牢牢地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不给孩子留一丝丝机会。
没人比90后父母更清楚,能打败魔法的,只有魔法。
- 90后父母“撕伞”第二式:反向育儿
90后父母深知,孩子难带问题不在于孩子,而在于他们没遇到一对难带的父母。
所以,90后父母开始“反向育儿”,只要父母够难缠,孩子就没机会“任性”。
孩子一出门就像“脱缰的野马”,不受控制地疯跑?70、80后父母会在后面奋起直追,而90后妈妈只会在原地又蹦又跳地大喊:“你不拉着妈妈的手,万一妈妈走丢了怎么办呢?妈妈走丢了你都找不到妈妈了。”
不到两秒,孩子屁颠屁颠地跑回来牢牢地牵好妈妈。
出门看见玩具就走不动路?70、80后父母会苦口婆心地跟孩子讲道理,90后父母只会在逛街前告诉孩子“你爸爸每次逛商场都要买玩具,我都不想带他去了”,并让孩子帮自己监督爸爸不要买玩具。
果然到了商场,孩子看到爸爸一拿玩具就赶紧上前夺走放回原位。
早就彻底洞悉孩子心理的90后父母们,彻底将孩子们拿捏了。
“撕伞”不等于不靠谱
90后、00后出手整顿“娃圈”,表面上不靠谱,实则有着自己的育儿智慧。
崇尚独立与自由的90后、00后父母,并没有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也不想做无私奉献型父母。
她们更愿意与孩子一起合作,共同成长,相互成就。
这种育儿方式给了孩子更多的成长空间,让孩子们能够有更多机会去探索、去成长,而不是一味地被宠成“熊孩子”“妈宝男/女”。
孩子与父母的关系亦师亦友,亲子关系更融洽。
表面上是90后、00后父母整顿“娃圈”,其实是他们在育儿方式上的一种探索。
养娃没有不变的规则,更没有万能的方法,90后、00后父母敢于打破常规,也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不过值得提醒的是,每个孩子都不同,别人见效的方式你用未必灵,我们可以适当借鉴别人好的经验和育儿方法,但不可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