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在网上看到一个最保暖爷爷,把孙子捂得严严实实的,只看到一双眼睛,孩子的手被长的衣服盖住,脸和鼻子嘴巴也被围巾盖住。
而网友们纷纷说,孩子不是被冷坏是被捂坏的。而且这么穿,万一孩子摔跤了,那问题就大了。
网友们说的确实是有道理,很多家长怕孩子冷着了,事实上孩子被冷着的几率是极低了,孩子被热到,被捂坏的可能性更大。
莹妈之前一个同事自己一直洗冷水澡,夏天,秋天和不太冷的冬天也是给自己三岁的孩子洗冷水澡的,而且小家伙每天穿得很少,但是极少生病,生了病很多就自己好了。
而莹妈看到不少孩子每天穿得严严实实的,却更容易生病,对于孩子来说冷一冷可以刺激身体,热一热可能就会热坏身体了。
如果只是热生了个小病都还好,最怕是给小婴儿穿太多,热了不会说,甚至时不时在新闻看到新生儿因捂热而死亡。比如人民日报今年年初1月6号时就报道了,父母怕出生104天的孩子着凉,就让孩子和父母睡同一张床上,导致孩子再也没有醒过来。
而在2016年12月,义乌一7个月大的男婴睡觉时头部面部被被子捂住,父母发觉时已无呼吸无心跳。
每天的冬天也就是12月至次年3月是“蒙被综合征”的高峰期,也就是孩子被热到了,也叫捂热综合症。
蒙被综合征国内报道病死率高达20%,也就是100个发生“蒙被综合征”的孩子会有20个病死。而且根据研究调查显示,幸存的患儿中有15%有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
所以孩子太暖和不行。
而冬天到了我们在孩子保暖这件事情上做错了对孩子伤害很大,所以一定要注意。
冬天再冷,在孩子保暖这件事情上别做这5件错事,否则对孩子伤害极大。
1、小婴儿和父母一起睡,盖一张被子,甚至把婴儿放两大人的中间
小婴儿自己不会说热,甚至连踢被子都不会,所以和父母一起睡的时候,很容易被热到。莹妈自己和孩子一起睡的时候,经常是我自己觉得冷所以要盖被子,而孩子却什么都不盖,还把肚子露出来。而我一般会摸摸孩子的皮肤,觉得凉就盖个她的小被子,不凉就不管了。
而前面那个人民日报年初的报道就是父母怕孩子就受凉,反而热死了。
婴儿的新陈代谢快,所以给我们大人怕热,加上小婴儿体重小比如100天的婴儿一般就是12斤这样,而体内的总水分不高,当我们环境太热时体内的水分会通过皮肤去蒸发,蒸发多了就出现脱水,脱水的下一步就是器官衰竭了。
就是没有这么严重,也就让孩子的呼吸道水分少,引起粘膜干燥,导致对病原体的防护能力减弱,从而导致生病。
不少家长觉得孩子晚上着凉是因为没盖被子,事实上大多数孩子都是因为盖太多了。
建议:给孩子单独睡一张小床,家长一定要记住晚上如果和孩子一起睡时,让孩子自己睡一个小被子,注意看孩子有没有出汗多,出汗多时少盖一点。
2、给孩子用电热毯,无论是婴儿还是幼儿还是儿童都不建议用电热毯
婴幼儿身体中的水分占比要比成人多,但是体重小,所以水分需要量比成人高,而且水分流失也比成人快。
新生儿出生时体重的80%是水分,1个月水分占体重的75%,而成人水分占体重的60%。
小婴儿每天的主要食物就是奶,无论是人奶还是牛奶80%以上的成分就是水,也就是孩子每天喝奶其实主要是在喝水,每天喝大量的水。之后主要会通过大小便、出汗、呼吸从体内排泄出一部分。身体水分不足时靠肾脏重吸收尿中的水分。
而电热毯不透气,而且温度一般不好控制会比较高,当温度高时孩子会从皮肤或者是呼吸中丢失水分。特别是晚上孩子睡觉时又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加上肾脏发育不成熟,没办法回收尿里的水分,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孩子引起脱水,高热的发生。
就是不会脱水也会让让孩子呼吸道屏障能力下降,引发生病。
加上孩子可能晚上会吐奶或者尿床,都可能会引起电热毯的电路短路,出现意外。
建议:家有孩子别用电热毯,孩子没有家长想象中的怕冷,而且室内一些温度也不会太低。
3、给孩子用暖宝宝保暖,小心低温烫伤
玉茹家在武汉,没有供暖设备,而且家里也没有装暖气,去年元旦前后武汉特别冷,玉茹就给3岁的儿子在睡衣后面贴上了暖宝宝,一边贴了三天,不想第三天给儿子洗澡时发现孩子身上皮肤发红,而且有一些小水泡了,玉茹带孩子去医院看才知道孩子是因为用了暖宝宝导致的低温烫伤。
西南医院烧伤科彭毅志医生说:“低温烫伤”是指基础温度不高,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而造成的烫伤;接触70℃的温度持续一分钟,皮肤可能就会被烫伤。
“暖宝宝”温度不是很高,但长时间不换位置,会导致皮肤慢慢被灼伤,而且不易察觉。这类低温烫伤表面看起来面积小、不严重,仅在皮肤上出现红肿、水泡、脱皮或发白的现象,但创面深的严重者甚至会造成深部组织坏死,如处理不当,甚至会发生溃烂。
建议:别给孩子睡觉时用暖宝宝,暖水袋,给孩子盖好被子就可以了。
4、给孩子穿得太臃肿,太多,容易让孩子出汗太多和活动不便
孩子比我们大人要怕热,大人可以坐着不动一小时,但是孩子一般很难安份的坐着,都会动来动去,所以容易导致出汗。
而出汗就是一种水分的流失。不及时补水会让孩子出现脱水。
而且孩子喜欢动,我们包得太严实就防碍孩子活动,不利于孩子大动作的发育。我们会发现孩子如果是冬天出生,到了一岁时学走路也是慢一些就是因为穿衣服穿得多了。
建议:给孩子里面穿一件软薄的,中间穿一件保暖的,外面穿一件防风的衣服。孩子脚暖,肚暖,被暖就可以了。
5、冬天把孩子一天都关在密不透风,温暖的家里
孩子的冬天更加要进行户外活动,冬天孩子少见太阳,而户外还有一定的紫外线可以促进身体合成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
还可以提高孩子对寒冷的耐受力,让孩子更能扛冷,免疫力更好。
冬天孩子如果老是在家里的话就是想看电子产品或者是看书,用眼过多,而冬天给孩子到户外活动,可以让孩子接触更多绿色的植物,减少孩子近视的可能。
建议:冬天每天室外活动1-2小时,让孩子接触冷空气才能更女孩子的适应冷空气,还可以预防近视。
总结:冬天来了,天气冷了,孩子没有你想象的怕冷,不要给孩子保暖过度,以免过犹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