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不可能打工「而聞名的」竊格瓦拉「周某最近又上了熱點。11月12日,有消息顯示周立齊已經與廣西飛驢電動車科技有限公司簽約,出任飛驢電動車公司的聯合創始人,根據現場的簽約圖顯示,簽約時間為11月11日。
周立齊的出名與兩輪電動車分不開關係,而他所在的廣西不僅是電動車的製造基地、也是兩輪電動車的消費大省。想要在一片紅海的電動車市場中闖出一片天地,周立齊的」名氣「可能是一個新興電動車公司博取知名度最快速的方法。
受今年上半年的疫情影響,曾經輝煌一時的共享出行受到了極大的重創,此外,公共交通、地鐵網路、網約車同時遭受著公共衛生安全的威脅及困擾。隨著疫情的好轉,一些不可避免的短途出行需求得到釋放,曾經的用戶公共出行問題在兩輪電動車上得到了緩解。
新國標的出現,電動車行業被迅速洗牌
2018年5月,《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強制性國家標準(GB 17761-2018)(新國標)正式發布,而2019年4月15日起新國標將開啟強制執行。
新國標對國內電動車產業的影響不言而喻,新國標實施以後,國內擁有兩輪電動車生產資質的廠家從過去超過1000家迅速縮減至約180家。此前充斥市場上的各類劣質、仿照產品統統被新國標取締。
新國標規定,兩輪電動車的最高車速必須小於等於25km/h,當車速達到15km/h時必須發出提示音,提醒駕駛員降低車速。此外電動車的蓄電池標稱電壓必須為48V,電機的額定功率必須小於等於400W,整車質量控制在55kg以內。
在新國標出台後,對於電動車的整車重量、車速和蓄電池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以往的鉛酸電池正在被鋰電池替代,而密度更高的材料逐漸成為了車架的首要選擇,安全性得到進一步提高。
在目前國內兩輪電動車市場中,雅迪、愛瑪、台鈴等六家頭部品牌的市佔率接近六成,但中腰部電動車自行車製造企業多達400餘家(2018年數據),整個市場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此外,由於電動車的傳統市場性很強,即使是互聯網造車企業風頭正盛,也無法改變目前的局面。
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價格戰雖然能夠在短期內促進銷量,但長期的價格戰只會導致行業內卷和惡性循環。所以部分廠商開始考慮在傳統的兩輪電動車當中能加入一些新的要素,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越來越貴的智能電動車,真的有買的必要嗎?
如何能夠將電動車的價格賣的更高,還能讓消費者買賬,僅僅是是在電機、車身材料上下功夫的不夠的,特別是在如今這個智能化的時代,真正能夠提高附加值的就是在電動車上搭售智能化硬體,讓消費者能夠實實在在的感受到」加錢「的意義。
對於兩輪電動車來說,最簡單的車技交互就是通過車載智能硬體,聯通手機上的APP綁定電動車,實時查看電動車電量、位置、狀態等信息。對於車企來說,想要實現這些功能也要不了多少成本,但對用戶的實驗體驗確實實實在在的提升,高級一點,還能用手機解鎖,開關機等操作。
以目前市面上的高級兩輪電動車為例,除了能夠使用指紋和面部解鎖以外,甚至還在電動車上裝載了智能語音AI識別系統,駕駛員可以隨時與車載AI進行對話。
當然,這些智能化硬體的加入,也將兩輪電動車的價格抬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目前市面上以智能化走高端線路的廠商,基本上定價都超過了5000元,這與傳統電動車品牌2000至3000元的定價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目前電動車的主要消費者仍然還是以草根群體為主,大多數人對電動車的要求無非是質量到位、好開跑得遠。而有些廠商為了營造出高端感,刻意的加入大量智能化的硬體,售價是提高了,但產品力反而退步了。
兩輪電動車線上化能否成為新的高低
隨著線下市場的飽和,線上電商渠道成為不少廠商關注的重點,不少電動車廠商們紛紛加速擁抱電商渠道,擴大線上的宣傳和銷售,獲取更多的流量關注,擴大品牌銷售規模。
根據第一財經&天貓的《2020 線上電動車消費趨勢報告》顯示,兩輪電動車在天貓平台上的銷售量正逐年上升,2020年消費規模較2018年增長超過300%。此外,抖音、快手等短視頻也成為電動車廠商宣傳的寶地,消費者通過線上各類渠道,可以快速地接觸到產品。
雖然電動車線上渠道發展迅速,但目前電動車的銷售仍然以線下為主,電商化程度仍然比較低。大多數廠商採取的都是設計專門的子品牌發力線上渠道,尋求品牌的高端化。在這個過程中,年輕群體則是廠商們的主要對象。
目前智能化的高端電動車已經成為了線上渠道的銷售主力,而90、95後則成為智能化電動車購買的主力人群,這部分人群更看重智能化的功能和更加新穎的設計。不過僅從用戶群體來看,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的融合似乎才是最適合廠商的,即使是走線上的廠商,仍然需要線下門店去承擔體驗中心和售後服務中心的角色,僅僅依賴於線上渠道,在後期可能面臨用戶覆蓋狹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