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更多科技資訊盡在「圈聊科技」。
今天跟大家聊一聊:雙十一淘寶成交額4982億,京東2715億,馬雲賺得比劉強東多?
雙十一在以前被定義為光棍日,但沒想到隨著電商的普及,馬雲本著對單身人士的關懷,淘寶在這一天會有各式各樣的優惠活動,雙十一也逐漸成為了淘寶的宣傳手段,藉助品牌商的各種優惠力度之下,也助力了淘寶在雙十一的成交額逐年遞增。漸漸地越來越多的電商平台也加入到其中,也讓雙十一真正成為了電商品牌日。
之所以那麼多人會選擇在雙十一買東西,是因為在這一天商家會有大幅度的折扣,而且電商平台也會給予一定的補貼,所以買到手的東西肯定是會比平常便宜的,這麼多年下來也積攢了一定的口碑,商家並沒有故意抬高價格再進行打折,也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更信賴雙十一了,賣家在這一天的營業額有可能抵上一整年,雙十一也成為了全國人民的一個盛會。
各大電商平台都會對雙十一的成交額進行一個統計,成績的好壞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帶來宣傳,隨著越來越多的電商平台開啟雙十一活動,很多商家從11月1號就已經開始做活動了,這也讓雙十一活動日的時長直接擴大到了11天,京東也是率先開啟了對於這11天的成交額統計,隨後馬雲的淘寶也採取了這種方式。
今年淘寶和京東都取得了什麼樣的成績
也不知道是因為什麼,每年雙十一的成交額都呈遞增狀態,今年淘寶在前十天的交易總額就已經達到了3723億,再一次打破了此前保持的記錄,在11月11號活動結束之後,淘寶統計的交易額達到了4982億,這是一個多麼可怕的數字,看來國人對於這個節日還是相當重視的。
另外一個電商巨頭最終的成交額定格在了2715億,打破了去年保持的記錄,京東這幾年的發展可謂是一波多折,品牌創始人劉強東遭遇了很多的變故,但得益於其獨到的眼光,目前京東的發展還是整體平穩的,而京東物流在連續虧損十幾年後,終於也在快遞行業站穩了腳跟,對於這一次京東雙十一的物流輸送,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24小時內就完成了93%的訂單輸送。
那馬雲和劉強東,在雙十一中誰賺得更多呢?
光看到這個數字,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肯定是馬雲賺得多,那事實真的是如此嗎?首先我們要來了解一下兩家企業的運營模式,兩家平台的模式存在的很大的差異,而這個最終的成交額,大部分都是商家的營收,平台拿到手的實際數額其實是很少的,那我們來一起了解一下他們兩個能夠賺多少錢吧。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馬雲的淘寶,今年的雙十一成交額達到了4982億,但淘寶一直以來都是支持個人商戶入駐的,所以他們的收入主要來源於抽成以及廣告上面,一般淘寶目前的抽成保持在5%左右,也就意味著這部分的收入達到了250億,廣告收入由於持續長達11天的時間,收入也不會低於營業額的抽成,大概總收入會在500億左右。
而京東所採用的模式就不一樣了,基本都是自營商鋪,據悉在利潤方面能夠達到2.5%,按照營業收入2715億計算的話,他們的收入大概在68億左右。我們先暫且不算在運營過程中發放給用戶的紅包,雖然大部分由商家來承擔,但他們也會有一部分的支出。
兩家企業的總收入我們也大致算出來了,這樣想要算馬雲和劉強東個人收入就比較簡單了,我們先來算一下馬雲大致的收入,目前馬雲持有阿里巴巴的股份為4.8%,500億的總收入換算一下,馬雲在這次雙十一活動中大概賺到了24億。而劉強東則持有京東的股份為15.1%,總收入68億換算一下,在雙十一活動中他預計能夠賺到10億左右。
在換算之後的數據看來,似乎馬雲會比劉強東更勝一籌,但這也不能直接地說明什麼,而還有一個崛起的電商巨頭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佔據了大量股份,近年來得益於拼多多大量的補貼,也吸引到了很多的用戶,這也導致了拼多多的運營成本相對這兩個平台來說較高,所以最終能夠取得什麼樣的成績,能否超越馬雲和劉強東,我們也只能等待最終的官方證實,你們認為拼多多還有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