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第一批 #華為Mate50# 系列上市就被搶購一空後,官方就曾透露將積極增長以保證消費者都能原價買到心儀的機型。而日前有網友表示,身邊搶購華為Mate50系列的小夥伴似乎越來越容易搶到了。據了解,在首批華為Mate50系列發售後官方確實已開始了緊急增產,隨著產能的迅速增加,供不應求的市場狀況將得到顯著改善。那麼產能的增長為什麼會如此之快呢?有分析人士透露,這很可能與該系列機型的國產化程度越來越有關,那麼華為Mate50系列國產化率有多高?有網友曬出了疑似該系列機型供應商的列表,並且據透露,還有三個部件國產化值得期待。
之前一直有消息稱,Mate50系列的國產化率相比上一代更高,出現這個情況有外在因素影響,當然也更多本身的出發點,扶持更多的國產供應產業鏈。隨後有網友根據供應鏈提供的消息,匯總了Mate 50系列的供應商,從一些核心零部件來看,確實都是國產供應商的身影,還是相當厲害的。
從列表來看,目前Mate50系列手機的零部件中,凡是在表裡的(除部分主攝COM晶元為索尼)都實現去美化國產了,另外還有一個表裡沒有列出的部件就是NAND快閃記憶體(內置存儲)晶元,從此前網間曝光的該系列拆機視頻看,快閃記憶體晶元上的標是華為海思,有消息表示其實是定製的長江存儲的快閃記憶體,不論是是誰的,毫無疑問這也是國產的。
華為Mate50 Pro拆解圖
在這之前,日經亞洲報道稱,目前華為手機的國產化率再臨新高,以最新的華為Mate 40E為例,其機身內部本土零部件使用比例高達56.6%。有分析人士表示,相比上一代來說,Mate 50國產化零部件的比例可能會超過60%,而對於它的缺貨問題,華為目前正在積極的備貨生產中,比如崑崙版本等。
華為Mate50拆解圖
那麼還沒有實現國產的有哪些呢?根據列表來看,從主要的部件來看,華為Mate 50系列手機的國產化率相比之前的確是突飛猛進,貌似在最重要的部件中,目前只剩下SoC主晶元、運行內存RAM晶元和主攝CMOS晶元不是國產的了。
而據爆料,在這三個非國產化部件中,除了因為高端光刻機受限而短時間內無法實現國產替代(中芯國際已經完成14納米工藝製程的國產替代,明年有望完成7納米工藝製程的國產替代)為華為代工高端SoC主晶元之外,曾經的領頭羊豪威的CMOS正在奮起追趕索尼,有望明年攻入手機主攝領域;合肥長鑫也已經在2022年第二季度成功試產DDR5 RAM晶元,年底有望正式推出DDR5/LPDDR5 RAM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