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經三度遞表後,明基醫院終於通過港交所聆訊。4月13日,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明基醫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基醫院」)已成功通過港交所聆訊,中金公司與花旗擔任聯席保薦人。作為華東地區最大民營營利性綜合醫院集團,明基醫院上市之路波折不斷。在高收費模式下,明基醫院次均住院費遠超全國三級公立醫院平均水平,服務卻未匹配差異化優勢,引發患者投訴;此前因「反向抹零」違法收費被立案調查,招股書中更披露了多達231起醫療糾紛、54起涉及患者死亡的事件,讓市場擔憂合規風險。這些因素也成為明基醫院上市不順暢的「癥結」所在。
明基醫院定位為中國內地一家民營營利性綜合醫院集團,目前運營著南京明基醫院和蘇州明基醫院兩家綜合醫院。按2023年醫療服務收入計算,明基醫院是華東地區最大的民營營利性綜合醫院集團,在全國民營營利性綜合醫院集團中排名第七。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明基醫院的收入分別為23.36億元、26.88億元及26.59億元,增長勢頭已有所減緩。
利潤方面,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明基醫院年內利潤分別為8955萬元、1.67億元及1.09億元,2024年利潤同比下降34.73%。就利潤下滑原因,明基醫院方面表示,行政開支由2022年的2.18億元增至2024年的2.84億元,員工福利開支增加與薪酬水平提高,醫院建設和擴張進度相關的折舊及攤銷增加。
在招股書中,明基醫院也披露了諸多風險因素,醫療糾紛及患者投訴風險尤為引人關注。招股書披露,明基醫院共發生了231起醫療糾紛,大多數已通過非物質賠償或減免治療費得以完全解決。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231起醫療糾紛中的60起尚未解決,並可能導致其支付金錢賠償。
231起醫療糾紛中有54起涉及患者死亡。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54起案件中有12起尚未解決(其中兩起案件涉及的索賠金額超過人民幣30萬元)。
醫藥投資人士朱奎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招股書中提到涉及患者死亡的醫患糾紛等問題,無疑給明基醫院上市之路增添了不小的阻力。投資者對於醫院的合規性、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有著極高的要求,任何一起醫療糾紛或患者投訴都可能引發市場的擔憂和質疑。對於明基醫院來說,上市不僅僅是為了籌集資金,更是為了提升醫院的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
此外,明基醫院的高收費問題也被消費者詬病。招股書顯示,明基醫院2023年床均收入在中國內地所有民營營利性綜合醫院集團中排名第一。2023年,南京明基的住院、門診服務收入分別為9.09億元、7.77億元。同期所對應的次均住院費、次均門診費分別可達到1.8萬元、500元,高於同期全國三級公立醫院住院費標準。
高收費標準卻不能提供高於溢價的服務,這也成為明基醫院備受爭議的一點。招股書披露,明基醫院一共收到284宗患者投訴(不包括醫療糾紛),其中大部分與服務程序效率低、某些醫療專業人員服務態度差、與患者溝通不足及管理有關。
就醫療糾紛、經營狀況等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明基醫院方面進行採訪,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復。
此前,明基醫院曾多次遞表。2024年4月,明基醫院首次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然而之後近6個月的時間裡,明基醫院的ipo並無明確進展。同年10月,明基醫院為避免申請失效再度遞交了上市申請,但上市進程再度重蹈覆轍,由於招股書滿6個月,自動於2025年4月3日失效。2025年4月10日明基醫院三度遞表,才終於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
在朱奎看來,明基醫院雖通過港交所聆訊,但其上市之路依然充滿不確定性,未來如何化解財務、合規、市場競爭等多方面難題,將是其面臨的重要考驗。
北京商報記者 王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