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林村,有一位名叫慧芳的美麗少婦,長得如花似玉,面似桃花,她總是面帶微笑,無論何時眼睛裡總閃爍著親切可人的光芒,讓人倍感溫暖,因此,村裡的大人小孩都愛跟她聊天,聽她講故事。
然而,就這樣的人生活卻充滿了心酸。村民們無不為她感到惋惜,都說這慧芳是遇人不淑了。
慧芳的丈夫名為張大膽,他雖然長得俊俏,身材也還算高挑,卻並非一個好相處的人。婚前的張大膽行為舉止,談吐之間盡顯文雅,待人也極好。
可婚後他卻懶惰成性,家中所有農活,飼養牲畜,照顧老人的活都落在她一身身上。
不僅如此,張大膽脾氣也是十分暴躁,一言不和就對慧芳大打出手,惡言相向。
這與他婚前溫柔形象大相徑庭,村民們也發覺這張大膽結婚後就變了一人似的。
於是村民們都傳這張大膽還真是處心積慮呀,裝這麼多年只為騙一姑娘為妻,成了家就不裝了,這種行為真是讓人唾棄。
可儘管如此,慧芳也是對張大膽照顧有加,每天給他燒水、洗衣、做飯,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
她對公婆也十分孝順,深得村民們的讚譽,說張家有如此兒媳是幾輩子積的德,是祖墳冒青煙了。
好在這樣的心酸生活並沒有一直持續下去,這一切因為慧芳的一次舉手之勞下得到結束。
話說有一天,慧芳在山間採藥時,救了一位受傷的和尚。她將和尚帶回家中,給他包紮熬藥治療,並為他準備了齋飯。
和尚感激不已,告訴慧芳:「你的心腸如此善良,一定會得到好報的。」
然而,當和尚看到張大膽時,他的臉色突然變得凝重起來。待張大膽外出後,他告訴慧芳:「你的丈夫被邪物盯上了,你近來體弱多病,久治不愈恐怕與此有關吶。」
慧芳聽了大吃一驚,焦急地問:「那我該如何是好?」
和尚沉吟片刻,道:「你若是想痊癒,必須儘快離開你的丈夫,若一直拖延下去,恐會危及生命!」
慧芳沉默了片刻,然後堅定地說:「即使他最終成為一魔鬼將我吞沒,我也會陪伴在他身邊,不離不棄。」
和尚嘆了口氣,無奈地搖了搖頭。他說:「你們夫妻之間並無真情實意吧,你何必為他冒險,不如跟我走,離開這兒,另尋生活豈不更好?」
慧芳笑了笑後哽咽著說道:「我也算是欠了張家兩條命。當年我父母外出時遭遇山洪,是張大膽的父母救了他們。若是沒有他們出手相助,我恐怕早就……
而我為了報答這份恩情,自願嫁給他們兒子張大膽。如今,他身陷險境,我又怎能離他而去呢?」
和尚聽了慧芳的話,不禁感嘆:「難得你有如此品德,貧僧定當想辦法助你一臂之力。」
說完,和尚就開始在屋子裡布置法陣,念動真言。一切準備就緒後就等張大膽了,很快,到了薄暮時分,張大膽踉踉蹌蹌一身酒氣回來了。
和尚見此開心道:「真是天助我也,今日那邪物是不易操縱他了,如此一來我就省了大力氣了,否則一番糾纏下來我會失了大辦法力,加之身上有傷……」
和尚說此,只見張大膽進入了法陣中心,隨即身上就冒出了一團黑氣,張大膽揮舞著想要掙脫,奈何有氣無力,終是被法陣牢牢困住,無法逃脫。
此時,和尚高舉禪杖,口中念念有詞,一道金光傳出。漸漸地,那股黑氣竟乖乖來到和尚身邊並進到他腰間佩戴的葫蘆里。
一番操作下來和尚明顯變得虛弱起來,張大膽也昏倒在地,不省人事。
慧芳感激涕零,向和尚致謝。和尚笑了笑,說:「這是你心善之報,你此後必定平安順遂。」說完,和尚就與慧芳道別,說自己要趕緊回寺閉關修鍊了。
次日,太陽升起時,張大膽就醒了過來,他感到自己身體輕盈了許多。
在看到慧芳在一旁守候著,他突然感到慚愧不已。他抱住慧芳哭泣著說:「對不起,我以前對你太過分了,可我控制不了自己……。」
慧芳見此溫柔地撫摸著他的頭說:「我知道,這一切都已經過去了,我們今後要好好過日子。」
從此以後,張大膽又變成了婚前那個溫文爾雅的人。他開始勤奮勞作,幫助慧芳一起照顧家庭,同時他對慧芳也是呵護備至、溫柔體貼。
而慧芳依然保持著她的善良和熱心腸。她經常幫助村裡的孤寡老人,為他們熬藥治病、縫補衣物,給孩子們講故事。她說:「人生在世,要盡自己的一份力去幫助別人。」
慢慢的,慧芳和張大膽之間的感情變得心心相印起來,大傢伙看到二人如膠似漆都為他們感到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