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最近剛發生的故事。
說故事有點不恰當,好像別人身上發生的都叫故事。但我清楚,對當事人來說,這完全是一場讓人措不及防的事故。
為了7萬多塊,家住農村的他,幾乎掏空了所有的積蓄。今年行情不好,他又在好幾家親友那裡打了欠條,才勉強湊足。
醫院花錢如流水,他是真的見識到了。醫院陪護期間,居無定所的他滿腦子想的不是今天吃什麼、住哪,而是住院押金還剩多少,再不夠去哪弄?
每次護士呼叫家屬,他都害怕護士告訴他:住院押金不夠了,趕快再去交。他把認識的人都打了一遍電話,可是電話那頭都是差不多的話術:我也沒錢。
好在這7萬多錢花個差不多的時候,他愛人已經動完了手術,度過了危險期,在醫院呆了幾天後,兩口子商量著趕快辦理出院,逃也似的遠離了這個數年不來一回、今後再也不願來的銷金窟。
不久的一天,他突然給我打來電話:前幾年你馬姨在你那裡買了保險,我們剛住院回來,你快來幫我們辦下這個業務,看看能報銷多少。
馬姨的保險?不是全部都退掉了嗎?我一時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他。看來他的愛人馬姨,並沒有告訴他事情真相,導致他此刻仍然對保險滿懷希望。
馬姨是個熱心腸的人,人倒是不壞。但做事的念頭也是一股一股的。比如買保險,比如退保險。
買保險那陣,他家剛把家裡用了幾年的改造的拖拉機(四不象)賣了,手頭有點錢。我給他鄰居鞏姨送保單,她主動也湊著要買了份一樣的。
馬姨退保險,前後共退了三次,我勸了三次,遺憾的是,沒有一次勸成功。我一直對自己的口才挺自信,但馬姨讓有勁使不出來,根本無法溝通。
退第一份保單是在2年前,百萬醫療說不交就不交了,因為她刷抖音聽專家說,這種百萬醫療是智商稅,白花錢。而馬姨最不願意交的,就是智商稅。
退第二份保險,是在1年前,那是一張含意外醫療和住院醫療的保險,每年也就幾百塊。馬姨跑到公司網點辦理的,辦理業務的前台說她的退保理由是:家裡有農合,再交這個浪費。
退第三份保險,是在今年。附加險都退完了,重疾險主險還是沒能逃脫被退的命。10萬保額的重疾交了好幾年,退到手裡也不過幾千塊錢。但馬姨仍然很高興,『退保有損失』對她來說,完全不叫個問題。
但這一切,馬姨交沒給他對象說。而我,也不知道如何開這個口。
最終我還是沒能在電話里作出解釋,拿了點水果,去了趟他家。馬姨看我拎著水果進來,依然很高興很客氣,拿板凳、倒水,並沒有想像中的病怏怏。
稍敘家常,他就把話題切到保險上。我看向馬姨,馬姨露出一幅突然想起來某件事的表情:看我這記性。那幾份保險我都退完了,全退了。
聽到馬姨這麼說,他突然就從凳子上蹦起來老高,一臉不可置信:你退了?全退了?不是買了好幾個嗎?一個都沒有了?
因為突然起身,他身前的袋子滑落到地上。我幫著撿起來,一張發票放在最上面,是某醫院開具的發票,幾個數字露了出來:69335元。
再往下是好多頁的收費明細清單。下面一摞還露出幾張周圈打了孔的紙,應該是社保統籌結算單。醫院開具的各種單據整理的很齊全,可惜用不到了。
送我出門,我比他還不好意思,試圖辯解:我勸了馬姨幾次,但她執意要退...他嘆了口氣,嘟囊了句話。說的什麼,我沒聽太清。
離開他家小院很遠了,心裡仍然很沉重。我知道這不是自己的錯,但似乎也不是馬姨的錯,更不是他的錯。但要怪誰呢?
明明有能報銷的機會,就算不符合重疾,最起碼這幾萬塊的醫療費是可以輕鬆解決的。但現在這個機會沒了。說實話,我比他們都遺憾。
作為保險代理人,這幾年最反感的行為就是退保,而且是無腦退保。聽鄰居的話來退的,聽抖音專家的話來退的,聽對象的話來退的,都喜歡被勸退。
保險是家庭的最後一道屏障,如果連這道屏障都不要了。遇到點事,這個家庭會面臨怎樣的爛攤子,用腳丫都能想得出來。
我知道今後退保的人還會有,這樣的事還會層出不窮,歷史只不過是在無奈的重複輪迴而已。可是我一點辦法沒有,只能眼睜睜看著這種破事一樁又一樁。
我又想起,他站在門口送我的神態,再也不復初見我的興奮,臉上的肌肉堆起的笑容,看起來好疲憊。那句沒聽清的話,也在耳邊逐漸清晰起來:
誰也不怨,就怨命不好吧。
今日話題
你身邊有這種糟心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