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憲宗元和年間,書生朱退之風流倜儻,深受鄰家女芍藥的喜愛,多次向他示意。芍藥生的貌美如花,屬於小家碧玉,朱退之也喜歡她,也向芍藥表達了愛意,兩人立下了海誓山盟,非彼此不娶不嫁。
到了芍藥十六歲這一年,朱退之稟明父母,讓他們派媒婆上門提親。父母依言而行,本以為水到渠成的事情,誰知芍藥的父親一口拒絕了。因為他另有打算,想把芍藥嫁入富貴之家。
過了一段時間,有一家富戶上門提親,要娶芍藥當續弦,聘禮五百貫。芍藥的父親貪圖錢財,定下了婚約。
芍藥心急如焚,晚上偷跑出門,去敲朱退之的窗欞,要和他私奔。朱退之想也沒想就答應了,當即收拾一番,打開門,拉著芍藥的手,隱沒在夜色里。
兩人走了十幾天,到了州城裡,在巷子裡面租了幾間房屋,住了下來。朱退之幫人抄寫,芍藥在家裡紡紗,兩人的日子雖苦,心卻是甜的。
住下來的當晚,兩人就點了一對紅蠟燭,拜堂成親了。兩人的感情非常好,如膠似漆,然而一直懷不上身孕。
時間過得飛快,眼睛一眨,五六年過去。這一年,又是大考之年,朱退之嘆息一聲說:「我想參加考試,苦於沒有路引,如何是好?」路引需要在老家縣裡開具,他不屬於州城的人,學籍不在這裡,州府里開不了路引。
芍藥思慮片刻說:「我們不能總是這樣躲著,如今生米煮成了熟飯,回家找父母乞求原諒,相信他們也不會為難我們的。再說了,我也十分思念父母雙親。」
朱退之點點頭,兩人收拾一番,租了一輛馬車回來了。
到了家門口,父親看見他們,驚訝地問道:「你們什麼時候出去的?剛才還看見你倆在屋裡,怎麼一眨眼的功夫,你們卻在外面呢?真是奇了怪了。」
朱退之也很奇怪,說道:「我帶著芍藥,這幾年一直躲在州城裡,何曾回過家呢?」父親愣住了,轉頭沖屋裡喊朱退之和芍藥的名字,片刻後,屋裡出來了朱退之和芍藥,各自抱著一個孩子。不過,他們似乎精神不振。
四人相對,驚訝過後,彼此相視一笑,馬車旁的朱退之和芍藥忽然消失不見了,抱著孩子的朱退之和芍藥精神一振,一改痴呆的神色,有了光彩。
原來,私奔的是兩人的魂魄。當初,芍藥的父親定下婚約後,為了預防芍藥跑到朱退之的家裡,來一個先斬後奏,每天晚上將她的屋門緊鎖。芍藥一急之下,魂魄出竅,來敲朱退之的窗欞。朱退之當時熟睡之中,魂魄出竅出來相見,兩個魂魄就急急忙忙地私奔了。
兩人各自少了一魂,有一點痴痴獃獃的,精神不正常起來。時間一長,傳到了富戶耳里,他委派媒婆上門查看,發現芍藥果然有一點痴呆。媒婆對富戶實言相告,富戶便毀了婚約,索回了聘禮。
芍藥的父親只好退而求其次,把芍藥許配給了朱退之。朱退之也有一點痴呆,他的父母自然不會拒絕,選了一個良辰吉日,讓兩人完了婚。兩人雖然有一點痴呆,但是不影響正常的生活。這幾年裡,生下了三個娃。
朱退之和芍藥清醒了過來後,自然也就知道了前因後果,詳細地講給父母聽了,父母嘖嘖稱奇。他們又去了芍藥的家,將此事講了,芍藥的父母也嘖嘖稱奇。
朱退之到縣城裡開了路引,辭別家人,去都城裡趕考去了。他高中皇榜,進士及第,分配到一個大縣裡當了縣丞。他上了任後,派人把芍藥母子接了過來,一家人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這正是,有情人終成眷屬。本故事採用了荒誕的筆法,在於借事喻理,勸喻世人,與封建迷信無關。
(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