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借錢不還的,借錢的時候說的天花亂墜,可讓他還錢的時候卻很難。都說親兄弟明算賬,可真正輪到自己真的很難處理這種情況,有錢不借他說你無情,可借了之後你有急用就很難說一定能要回來。
王大姐借給她的大表姐10萬塊買房,六個月之後她還錢,卻迎來了一句:「以後別來往了。」王大姐到底經歷了什麼樣的事情?
自述人:王大姐
我姓王,別人都叫我王大姐,其實我也才四十歲,是兩個孩子的媽。我跟丈夫相識在大學,大學的生活就是這樣,很容易產生情感,更何況是一起上課,下課一起玩的人了。大學畢業我們不像別人那麼快就結婚,而是在我們倆共同努力攢夠了房子的首付才選擇結婚。我們倆都認為一個家就得有一個家的樣子,彼此愛的港灣就是家。
每次回到家都能想起我們那些歡樂的時光,畢竟我們即使在外多辛苦也不會抱怨。有苦就有甜這不是沒有道理的,我們也等到了苦盡甘來的日子,第一個小孩出生是在我26歲那年,雖然事業剛剛起步,不過企業單位還是挺人性化的,給我產假,而且丈夫也能休假陪我一起。
雖然個把月沒有工資,不過我們還有父母兄弟姐妹,當然我們倆每個月也只不過供三千塊錢而已,生活還是搓搓有餘的。孩子的出生影響到了我們正常的工作,所以出生沒多久也是我開始上班後就選擇交給了他奶奶照顧。晚上有時加班到十一二點,但是也不影響我們跟孩子的見面。
有空我跟丈夫就一起去看孩子,簡單又幸福,因為丈夫的父親很早就離世了,所以在讀大學的他都是很努力,就是這樣他有了吸引我的地方。努力學習,還有一股不甘於平靜的心態,陽光男孩女孩都喜歡。就這樣我跟丈夫過著甜蜜般的幸福生活,很多人都說大學的戀愛不可靠,雖然我們學校很多情侶分了手,不過我不嫌棄我的丈夫,他也不會棄我而去。
有了一個孩子我們也不想再要第二個孩子,可意外總是那麼突然,之後就選擇生下了第二個。相差了五年,大的是兒子,小的是女兒,就這樣我們兒女雙全了,別提多開心。後面婆婆覺得照顧兩個人不行,就住進了我們家,婆婆以前說什麼也不願意住的,她說:「我跟老伴一輩子生活的地方,突然離開誰捨得?照顧孫子我自己就可以。」最後一旦我跟丈夫想見孩子,基本婆婆都會帶小孩過來。
或許也是婆婆想的周到,晚上孩子住在我家,一旦哭鬧那我肯定擔心,白天的工作那肯定無精打采,所以才選擇這樣說。最後也是見我工作輕鬆了很多,甚至在家就可以辦公才會選擇讓孩子晚上跟我住一起。苦盡甘來的日子也的確過得快,雖然小孩還是要讀書,不過我跟丈夫都是公司老員工老領導,每個月兩個人加一起也有一兩萬塊錢收入。
慢慢的存下來的錢也很多,也買車了生活也過得好了,而我母親的哥哥的女兒,我叫她大表姐。以前小時候我們也很聊得來,即使大學我們還是能經常去聚會,最後因為家庭跟工作的原因慢慢的不再聯繫。也是後面我回去探望父母的時候才知道她嫁的很遠,可生活就是這樣,嫁雞隨雞,嫁狗隨狗。
大表姐跟我抱怨丈夫不努力,自己賺錢不夠他花,所以就想找我借錢。本來我也是反對的,可她說:「我肯定會還你的,這麼多年的姐妹你還信不過我嗎?也就是現在我要買房差十萬夠全款,不然我都不找你借了。」就這樣我把錢借給了她,畢竟有錢能全款買房的人應該不差我們這些錢。
可最後真的是急用,因為我婆婆住院了,還是因為勞累過度心臟受不了而住院的。那時候我借給大表姐的錢已經是我們全部存款了,我跟丈夫為了不讓錢閑著都拿去投資生意了,請員工管理,可這些錢可不是一時半會能收的回來的,就這樣不到半年的時間我找到了我大表姐。
其實期間我就表面要她還錢了,可大表姐卻一直說沒錢沒辦法,就這樣拖到了現在。還好那時候借錢打了欠條,我拿出來那張欠條,告訴大表姐:「上面寫的清清楚楚,四個月不到你說肯定會把錢如數還上的。而且我真的是急用,現在你也不差錢,還買了那麼豪華的小車。」
那小車是她跟丈夫離婚得到的財產,而且也得到了部分賠償,因為丈夫一直花著她的錢,所以一個女強人才會沒錢。也正是因為她是女強人我才選擇相信她,或許也是因為她在家庭里的地位太高,所以大表姐的丈夫才選擇離婚還有亂花錢吧!雖然我也有點算是女強人,可對我家那位可是一點脾氣都沒有。
最後錢是要回來了,可大表姐卻說:「我們不要再來往了,這點錢還用欠條來讓我還錢,我說了遲點就遲點了,還不信我還找借口說婆婆住院。我鄙視你。」最後我沒有說什麼,就走出了那個裝修很豪華的房子,明明就是借我的,我還沒有要利息,怎麼感覺像是我欠她錢一樣呢?雖然我有點懵,可我還是知道什麼人可以來往什麼樣的人不該來往。
事後雖然有點氣憤,可終究還是忍住了,有的人明明是別人幫助了她,卻成了別人的不是,太難了。最後跟丈夫抱怨了一下他說:「親兄弟都明算賬,何況是多年不見的表姐妹了,感情不是很深沒必要,借錢傷感情,不管是你借還是別人借你。」最後苦笑著接受了這個現實。
寫到最後:
年輕的我們相處真誠,無憂無慮,為什麼長大後卻因為金錢而產生距離,甚至斷了年輕的那一份美好?不是我們長大了就會變壞,而是每一個人的成長經歷不同,不是說每一個人都會在成長的過程中堅守初心的。所以朋友不在於多,而在於真誠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