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說:來一碟雞蛋炒麵

2022年11月18日22:43:09 故事 1034


微小說:來一碟雞蛋炒麵 - 天天要聞

我是街邊一家麵館的老闆,一個極其熱心,而且極富同情心的老闆。平常來我們店裡吃飯的以老面孔居多,他們很多都是隔壁小區的居民,之所以這樣,我的熱情好客,肯定是一個不能忽略的重要因素。不過最近一個禮拜,一個陌生顧客的光臨,引起了我格外的好奇。

那是五天前的一個晚上,收銀台上方牆上的掛鐘滴滴答答地走著,時針已經指向九點半左右,麵館里空蕩蕩的,已經沒了吃飯的顧客,外面大雪紛飛。我的眼睛正盯著收銀台上的電腦,盤點一天的收入狀況,隨時準備關門打烊。

這時,麵館的玻璃門支呀一聲推開了,一股冷風嗖嗖地擠了進來,我不禁打了一個寒噤,門頂的自動感應設備發出了親切而熱情的「歡迎光臨」的語音。

我趕忙抬起頭,發現一個身上落滿雪花的男人站在半開半閉的門中間。他大約五十歲左右,個頭中等,留著小寸頭,面色黝黑,身材顯得很結實,雖然他衣著有點單薄,但整個人看起來卻很精神。他一隻手推著門,身子卻卡在兩扇門中間,抬著頭問我:「老闆,還有飯沒?」

我說過我是一個同情心泛濫的人,儘管麵館馬上就要打烊了,但我還是不忍心看著一個人在這麼寒冷的天氣里,被殘忍地拒之門外,雖然我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他到現在還沒吃上一頓熱乎的晚飯,但無論如何,我應該滿足他。

於是,我趕緊招呼他進來。

「先生,您想吃點啥?」我問。

「老闆,來兩碗雞蛋炒麵,其中一碗帶走!」

他有點喜出望外,連想都沒想,回答得乾淨利落,一點拖泥帶水的感覺都沒有。我馬上扯著嗓子向後廚打了招呼,他則坐到了靠窗戶的那個座位上。

幾分鐘後,已經準備下班的師傅,給他端來一碟熱氣騰騰的雞蛋炒麵,另一份已經打包好了,裝到了一個塑料手提袋裡,放在了他眼前的桌子上。

他吃飯速度很快,三下五除二,一大碟的炒麵不到幾分鐘已經見了底。看著他那狼吞虎咽的樣子,我想,他或許餓壞了吧,心中暗自猜想,也許他是個下苦力的人,或許為了多掙幾個錢養家糊口,不得不多加一會兒班,才錯過了吃晚飯的時間。

他吃完了飯,立即端起我給他盛的那一碗麵湯,仰起頭一飲而盡。然後,他馬上站了起來,提起身邊裝著另一份飯的塑料袋,來到收銀台前,快速地付了款,對著我憨厚地笑了笑,立即轉身離開了。

後來,一連好幾天,他總是在很晚的時候來吃飯。我的店雖說以麵館命名,其實也供應家常炒菜和各種冷盤,不同品牌的啤酒和飲料也都有,主食除了麵條,也有餃子,還有蓋澆飯。

然而,令我不解的是,我的這位客人,他每次一進門總是那麼一句「老闆,來兩碗雞蛋炒麵,其中一碗帶走!」花費不過區區二十元錢,他也不換換口味,甚至不看我們貼在牆上的菜單和價目表,更別說買一兩瓶靠在牆邊冷櫃里的各種飲料了,我不知道他只是喜歡吃炒麵,還是生活上過於節儉,顯得有點那麼摳搜。

我一直有幾個疑問,心裡總在想,快一個禮拜了,這位顧客每天總是這麼晚來吃飯,不知道他平常干著怎樣忙碌的工作,他每次都帶走的那一份飯又是給誰的?好幾次我都忍不住想問問他,可話一到嘴邊,卻又覺得這是在刺探別人的隱私,是對顧客的不尊重,似乎不應該這樣,我只好把即將出口的話硬生生地蹩了回喉嚨。

不過,我也注意到,他有幾次正在吃飯的時候,會有一兩個電話打進來。但是他只是看了看一閃一閃的屏幕,並不急於馬上接聽,而是快速地離開座位,走出了飯館。只見他在人行道旁邊的泡桐樹下,一手拿著手機貼在耳邊,一隻手半捂著嘴巴在講話,生怕別人聽到什麼似的。我覺得這位客人真的有點好笑,一個下苦的人,能有多大的秘密呀。

慢慢地,我已經掌握了這位顧客的習慣,每天晚上快到九點半的時候,我的廚師已經提前做好了兩份炒麵,一份盛在一個大碟子里,一份打包裝在了塑料袋裡,還有一碗麵湯,把它們放在了他經常坐的那個靠近窗戶的座位上。他每次來的時候,看到我們這些周到的服務,不停地對我豎起大拇指,黝黑的臉上漾出燦爛的微笑,對我頻頻表示感謝,我的同情心得到了我期待的彙報,我的麵館得到了一位新的老顧客的認可,我心裡非常滿足。

可是我沒想到,這種習慣,只持續到了第五天便戛然而止。

那天晚上,九點半左右,我們照例準時把一份雞蛋炒麵盛在一個大碟子里,另一份打包裝在了塑料袋裡,還有一碗麵湯,放在了他經常坐的那個靠近窗戶的座位上。然而,九點半,他沒來。十點過去了,他也沒來。十點半過去了,他依然沒有出現。我有點生氣了,這人怎麼回事,不來了,也不打一聲招呼。

第二天中午,飯點高峰時間一過,店裡吃飯的人稀少,我百無聊賴,懶散地坐在一個餐桌旁,翹著二郎腿,手裡拿著手機胡亂地劃拉著。

突然,一個消息出現在我的眼前。當地警方發布了一則警情通報說,在一個居民小區,兩名便衣警察受命蹲點監視一個持槍的犯罪嫌疑人,在他們認為時機成熟後的抓捕過程中,一名警員因公殉職。我一看到他那留著寸頭的,頗為熟悉的黝黑的臉龐,瞬間驚呆了,他不就是那一位總來吃雞蛋炒麵的顧客嗎,這個小區,不就在我們隔壁嘛,我的天哪!

故事分類資訊推薦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聞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陳乾看著手裡的玉佩嘆了口氣,這是他當初送給未婚妻林可兒的定親信物,陳家敗落後,林家嫌棄他窮,退了婚事,這玉佩也送還了回來,他一直沒捨得典當,如今家裡就剩這麼一個值錢的物件,他打算典賣了作為趕考的路費。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聞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1.母親走的那天,天空灰濛濛的,像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紗布,壓抑得人喘不過氣。我跪在靈堂前,淚水模糊了視線,耳邊回蕩著親戚們斷斷續續的哭聲,心裡卻空蕩蕩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親走得很突然,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 天天要聞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張鴻蓄著一頭烏黑的短髮,眼神中帶著些許鬱鬱寡歡,他站在這座繁華都市的邊緣,獨自望著遠方林立的高樓。每一天,他就像無數城市裡的普通職員一樣,重複著簡單枯燥的工作內容。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時走進了那間已經有些陳舊的寫字樓,坐進自己格子間的角落。「張鴻,這份文件你檢查過了嗎?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 天天要聞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原創文章,全網首發,嚴禁搬運,搬運必維權。故事來源於生活,進行潤色、編輯處理,請理性閱讀。父親去世的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震得我們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廳的窗前,看著窗外的雨絲,心裡一片凄涼。突然,門鈴響起,我打開門,只見大伯一家站在門外,臉上帶著勉強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 天天要聞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醫院外的疑云:當陪伴與疑惑交織在一個普通的周末,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客廳的地板上,本應是溫馨寧靜的午後,但對於小芸來說,卻是一場情感的風暴即將來臨的預兆。小芸的公公因為一場突發的疾病住進了醫院,作為孝順的兒媳,她毫不猶豫地請了長假,每日在醫院裡悉心照料。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 天天要聞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頭條改版後新增廣告解鎖,廣告開始5秒後用您發財的小手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本內容為虛構小故事,請理性閱讀,切勿對號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剛進入高中就讀,一入校門映入眼帘的是滿園漂亮的秋海棠,青紅相間,煞是好看,正當我四處張望時,一個清秀的女孩從我身邊走過,微風吹拂著她的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 天天要聞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計程車的后座上,臉色蒼白,疲憊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滿心歡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兩個人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誰知這一年,幸福的生活卻出現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關的併發症,醫生告訴她必須儘快手術,以免對生命造成威脅。術後,她需要好好休養,心和身體都需要時間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