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青山鎮,有個年輕的樵夫叫張翠山,父親張輝去後,他和母親王氏相依為命。
好在張翠山吃苦耐勞,日子一天天好起來。
有一天,張翠山去山中砍柴,結果在半山腰,意外發現一隻白狐趴在草地上。
走到跟前,原來白狐被獵人埋下的獸夾夾住雙腿,導致鮮血直流,已經奄奄一息。
善良的張翠山,蹲下身子,小心翼翼的掰開獸夾。
話說白狐挺有靈氣,它非常信任張翠山,老老實實趴在地上。
張翠山想著白狐傷勢嚴重,來不及耽擱,於是他打消采蘑菇的念頭,轉身抱著白狐跑下山。
到家後,母親王氏見兒子抱著一隻受傷嚴重的白狐,她趕緊找來草藥給白狐療傷。
從那天起,張翠山白天砍柴,而母親細心照白狐。

半個月後,王氏母子將白狐放生。
當時,白狐站在原地,時不時回頭看著恩人,過了許久才跳進叢林。
一轉眼五年過去了。
張翠山在熟人的介紹下,娶了鄰村曾小芬為妻。
話說曾氏年輕貌美,勤勞賢惠,自嫁入張家後任勞任怨下,孝順婆婆,一家三口過著幸福平淡的生活。
可惜「麻繩專挑細處」,兩年後王氏去河邊洗衣服時,不慎溺水而亡。
王氏剛去世不久,妻子曾氏突然得了一場怪病,雖說找了幾個郎中,可他們皆束手無策,最終曾氏不治而亡。
鄉親們得知此事,陸續前來安慰張翠山。
想著張翠山接連失去兩位親人,必定傷心欲絕,為了防止他輕生,鄉親們打算陪著他一起守夜;可張翠山不願麻煩村民,執意一個人為亡妻守靈。
鄉親們只好各自回家。
哪知張翠山守靈一日後,第二天早上竟脫下孝服,樂呵呵的去田間幹活。

鄰居們頗為不解:妻子剛去世,為何張翠山如此高興?難道他有了新歡?
張翠山卻告訴他們,說妻子昨晚醒過來,這會正在廂房休息。
鄉親們以為張翠山過度傷傷心,以至於出現幻覺。
於是,他們趁張翠山幹活時,紛紛跑去張家一看究竟。
走到院子一看,只見曾氏挽著袖子在前院砍柴。
此刻,鄉親們嚇得落荒而逃。
一時間,曾氏死而復生的消息傳遍了整個村莊;不過,鄉親們認為定是妖精作祟,迷惑了張翠山,讓他神志不清。
為了救張翠山,鄰居們請來一個茅山道士,希望他能降妖除魔。
很快道士來到張家。
看到曾氏後,道士怒吼道:「大膽妖精,還不快快現原形,否則定不輕饒。」
哪知曾氏一陣冷笑,說道:「好你個道士,莫要多管閑事,我和夫君在此過日子,也沒做過惡事,你為何前來打擾?」

道士冷哼一聲:「妖即是妖,今日我便要滅了你。」
可惜,二人較量一番,結果不分上下。
此時,曾氏說道:「道士,不如我先給你講個故事,如何?」
「妖精,你說便是」
隨後,曾氏告訴道士,說自己是狐妖。當年在山中受傷,被張公子救下。如今修鍊成人,前來報恩。得知恩人剛失去妻子,於是白狐附身在曾氏身上,決定陪伴恩公。
道士聽完,沉思片刻後說道:「白狐,雖說你是來報恩,可人和妖結合,本不合世俗,我勸你們還是離開這裡吧,去一個偏僻的地方生活,屆時無人打擾,豈不快哉快哉!」
當晚,白狐和張翠山開了村莊,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後來,二人去了一個杳無人煙的山林,過著世外桃源的生活。
從此,這世間多了一對有情的鴛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