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掩的門
□楊紫鈺
我的面前是扇虛掩的門,探頭一瞧,門後竟是故人。
我從小便知道,爸爸媽媽是很忙的,學著乖乖的,不去擾了他們。
一日回家,原本應緊閉的門竟是虛掩的。我好奇又害怕,是小偷嗎?便推門去看,粗布衣裳的阿婆半倚在布藝沙發上,半黑半白的頭髮溜光水滑盤在腦後,細長的眉挑起來:「你好啊,囡囡,我是你媽媽的媽媽。」
好像從剛見著阿婆時,我便知道我與她血脈相連,大大方方把門一關,喊她:「阿婆。」
阿婆是個很逗樂的人,一扇門便夠她玩半天。她興緻上來了,便把家中最小最暗的房間門一開,拉我躲進去,要麼裝作很訝異地道:「噓——囡囡乖哦,可別說話,狼來圍山了哦……小孩子是要被吃掉的!」要麼正襟危坐:「同學們:咳,今天的夜校我們要講的是朱自清先生的《春》……」我才不陪她演:「您還知道《春》呀?那您說,《春》的中心段是哪一段?」她見演不下去,便把房門一開,陽光頃刻間溜進來,她的鬢髮上便抹了一輪光。
這個「不正經」的阿婆卻做得一手好菜,香得要命。
放學回家時,我便無視了街邊一溜五顏六色的小攤,一路狂奔回家,又輕手輕腳上樓,站在虛掩的石青色的門前,深吸一口氣,快活如小鳥似地喊:「今天是桂花小圓子!」阿婆又穿著她顏色明媚如春天的「寬袍大袖」過來:「猜對了,賞你進門來吃一碗。」她使勁把門一拉,陽光把她的臉照得玉似的,有種溫潤的質感。她臉邊的酒渦在皺紋的掩映下極不分明,現在一笑卻格外明顯,像一朵笑開出的花似的拂在她瘦削的面上。
晚上的天空是渾沉的墨色,看不分明。
阿婆和我都不是喜歡黑的人,於是互相為對方把門虛掩著,一探頭,便知道對方和自己籠罩在同一片黑暗中,有了同伴,黑夜中暗藏的「牛鬼蛇神」也就在同伴從門縫中傳來的溫暖的一呼一吸中逃散了。
這麼好的阿婆也只陪了我三年。彷彿我是一個貼著門縫溜進去的野孩子,被發現了,就被扔出來了。
阿婆躺在病床上時,看著我,手腕一轉,又微微往前一伸。
這個動作幾乎成了我揮之不去的夢。
她是想告訴我們家的寶藏埋在哪嗎?那是個開門的動作啊……
突然之間,我明白了:「我會住進你心裡」,這才是阿婆要說的。
我心中有扇虛掩的門,門裡有故人和童年溢出來的暖。
【作者簡介】楊紫鈺,生長於長嘉交匯、古老而現代的渝州,一個孜孜求索於文學世界的剛剛離開初中校園的高中生。
其人勤學。十五歲的人生閱歷還不算長,可她在浩如煙海的萬卷書里深深潛伏,五歲成誦,七歲作文,十歲賦詩。巴金、魯迅、張愛玲、雨果、巴爾扎克、莎士比亞……日日夜夜都在吸收這些巨人的思想營養。
其人多游。她在祖國大好河山的萬里路上,觀山川日月,賞人文景觀,看歷史烽煙……
其人善思。她像一隻勤勞的小蜜蜂,晨昏夕晝,隨時把採擷和思考的點點滴滴,訴諸筆端,數百篇詩文遂汩汩流淌成一條自有風格的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