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臨安城外!
驛道上一匹快馬疾馳而來,揚起陣陣塵土,正在路上的行人紛紛讓道,驛卒沿途喊道,「八百里加急!速速閃開」,但見人影一晃,騎者已然離去。
行人紛紛駐足議論,從這架勢來看必是朝廷有十萬分火急之事。
此時正值岳飛率領的岳家軍在朱仙鎮大敗金兀朮,取得朱仙鎮大捷,況且目前全軍士氣高昂,一路勢如破竹,假以時日收復失土,解放中原也也未可知。
但此時朝廷卻發出八百里加急文書,不知是什麼十萬火急之事,難道前方戰事有變,各種猜測眾說紛紜。
這時路上又掀起一陣更大的塵土,五匹駿馬疾馳而來,馬背上的人絲毫沒注意路上的行人。路上的行人紛紛躲避,但一些老弱病殘沒來得及躲開險些被馬衝撞,一時間罵聲四起。
只聽「嘶」的一聲,只見馬背上身穿緊身黑衣,腰挎烏金寶刀的漢子緊急勒馬,掃視了一下,向路人問道,「朋友,不久前可有看到驛卒從此路經過?」
眾人義憤填膺,剛才這幫人騎著馬直衝沖地往前趕,絲毫沒有在意路上行人的死活,此時眾人都不想搭理這個漢子,只顧著往前走。
「啪」的一聲,一條鞭子抽來,落在一個老婦人身上,老婦人吃痛,躺在地上不能動彈,身子蜷縮在一起。
「一群不知好歹的賤民,大爺問你們話呢,都啞巴了」,一個手拿鞭子,滿臉橫肉的漢子惡狠狠地向眾人呵斥道。
看著這五個人的裝束,絕非普通的百姓,倒像是武林人士,這對於手無寸鐵,手無縛雞之力的眾人來說,也只敢怒而不敢言,惹怒他們可能會招來殺身之禍。
「回大爺們的話,不久前剛從這經過」,一個怯生生的聲音回答道。
拿鞭子的漢子聽罷,向腰挎烏金寶刀的漢子詢問道,「大哥,聽秦相話中之意,此次派我等兄弟去朱仙鎮監視岳飛和岳家軍動向是上面的旨意,聽說上面對岳飛甚是不滿,不知大哥怎麼看待這件事」?
「秦相之意我們不可隨意猜測,我等只需奉命行事即可,以免惹來殺身之禍。老三,此次前去,千萬不可魯莽行動,岳飛畢竟是一軍之帥,絕非等閑之輩」,腰挎烏金寶刀的漢子對拿鞭子的漢子的詢問有些許不滿。
說罷,五匹駿馬疾馳而去,掀起滾滾塵土,遮天蔽日
臨安城,朝堂之中!
皇帝趙構在朝堂之上聽信秦檜的讒言,命兵部緊急發出八百里加急文書並賜金牌,急令岳飛及岳家軍即刻停止進攻金人,並立刻班師回朝。
自從前幾日趙構看到岳飛的奏摺以來,他總是寢食難安,岳飛在奏摺中寫的大意是儘快率軍誓師北伐,解放中原,收復祖國的大好河山,迎二聖還以京師,取故地再上版籍。
這無疑是觸動了趙構心中那塊敏感地帶,趙構一直記得秦檜南歸後曾對他說過的話:「要是恢復大功告成,元聖必將南返,陛下將何以自處?」。
所以此次秦檜進諫讓岳飛及岳家軍停止追擊,立刻收兵並班師回朝正合趙構之意,自古以來天下只能是一個人的天下,天無二日國無二主,趙構又怎麼會輕易放棄這無上的權利呢。
「丞相,你認為岳將軍會聽朕的旨意班師回朝嗎」,趙構對此深深懷疑,以他對岳飛的了解,功名和利祿對岳飛而言如糞土,在如此攻金大好局勢之下,難保岳飛不會抗旨不遵。
「岳飛這廝,平日里就擁兵自重,現又統帥我大宋大半兵力,若是他想圖謀造反,則我大宋江山不保,官家不可不防」,秦檜向趙構進讒言,說道。
「官家可下旨意,每隔一刻鐘下發一道金牌並八百里加急文書,同時可切斷岳飛糧草供給,涼那岳飛不敢不從,我已派人去監視岳飛的一舉一動,若有異動臣即可稟報。」,這不可謂是一道歹毒之計。
岳飛,我知你意,但你可知朕意,你若一意孤行,那你我君臣之間也將恩斷義絕,再無回頭之路,趙構心裡默默地念叨。
朱仙鎮,岳家軍帳營!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站在高處,岳飛望著祖國的大好江山,如今卻偏安一隅,國土盡失,不禁悲從中來,心痛不已,眾將士看到如此情景也不禁黯然淚下。
忽聽營中傳來呼叫,「八百里加急文書,請速速傳岳將軍過來接旨」。
這個時候朝中傳來八百里加急文書,不知所為何事,不知道是否與外界傳言有關,岳飛心中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岳飛接旨,命令岳家軍即刻收兵,班師回朝,不得有誤,違令軍法處置」,傳令兵宣讀道。
一直以來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外界早有傳言說官家為了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利只想與金人議和,不想迎回二聖,不圖收復河山,想我岳飛一生的願望就是收復失土,驅逐外族,還我河山。
不能,絕不能收兵,絕不能班師回朝,一定是朝中那幫奸臣向官家進的讒言,官家聽信了這些讒言故而命令我班師回朝,官家可能不知道我岳飛只想收復中原,別無他想。
「傳令兵,請允我修書一封請八百里加急呈送朝廷,表明我意」,岳飛對傳令兵說道。
說著,岳飛走入營帳,提筆寫起奏摺。
正在這時,突聽帳外傳來呼叫,「八百里加急文書,請速速傳岳將軍過來接旨」。
岳飛一臉的懵逼,這是什麼情況?
「岳飛接旨,命令岳家軍即刻收兵,班師回朝,不得有誤,違令軍法處置」,另外一個傳令兵宣讀道。
一樣的旨意,為何朝廷會連發兩道金牌,岳飛不由得搖搖頭,看來是朝廷不相信我岳飛,那我又何必再給朝廷上奏摺,說明我意呢,如今我軍勢如破竹,直指汴京,收復河山指日可待,我岳飛又何必理會朝堂上那些奸佞之臣的誣陷呢,至於金牌,有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岳飛心中主意已定,召眾將士入大帳商討對策。
「眾將士,如今朝堂之上奸臣當道,誣陷我岳家軍意圖謀反,朝廷連發兩道金牌,命我等立刻收兵,班師回朝,但是如今我軍面對如此大好局勢,天賜良機,可一舉攻破汴京,驅逐金人,收復中原,眾將士,我意已決,不撤兵,不班師,眾將士有何不同意見,盡可提出來」。
帳下岳雲、牛皋、張憲、王貴等眾將士紛紛附和道,「一切聽主帥吩咐,我等誓死追隨主帥」。
正在眾將議論之時,帳外忽又傳來呼叫,「八百里加急文書,請速速傳岳將軍過來接旨」。
就這樣,為了催促岳飛收兵,班師回朝,朝廷連發了十二道金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