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城二三事,縣長與黃老爺

2022年06月30日11:13:17 故事 1611

「恭迎縣長!」

一聲吶喊,調子拉的極長,隨後是噼里啪啦的鞭炮和敲的震天的鑼鼓,十幾個扛槍的擁簇著一個帶著墨鏡的中年男子,一個長衫男子,在百姓的夾道歡迎下進了鵝城

鵝城二三事,縣長與黃老爺 - 天天要聞

進了縣衙安頓下來,戴眼鏡的男子坐在公堂的桌子上,問道:「師爺,今兒該來的都來了嗎?」

「縣長,方家、劉家、王家都來了,唯獨黃家沒露面,您看?」

「哼,區區一個小城世家。。。。。」

話未說完,就見門外跑進來一人,見到縣長撲通一聲跪下,「縣長老爺,黃老爺給您備了接風宴,請您赴宴。」

鵝城二三事,縣長與黃老爺 - 天天要聞

「起來,皇帝都沒了,別弄下跪這一套,叫我縣長,別加上老爺。前面帶路。」縣長說著從公堂桌子上跳下來。

師爺立刻跟上,兩人走出公堂,那十幾個扛槍的跟在後面。

「縣長,這個黃四郎是鵝城產業最多的人,大半個鵝城的人都是他養活的,除了民國的國有錢莊,黃四郎幾乎在各個領域都有產業。」兩人邊走,師爺邊給縣長說著鵝城的情況。

日頭西下,秋天的涼風吹來,帶著一些寒意。

幾人正走著,突然一聲槍響,一個扛槍的應聲倒地,縣長也是嚇得一哆嗦,慌忙蹲了下來,就看見前面路口處,三十幾號人拿著長槍向這邊開槍。

「快,保護縣長。」師爺低聲喊了一句,自己一溜煙跑進了街邊的小店裡,把瑟瑟發抖的縣長扔在原地。

鵝城二三事,縣長與黃老爺 - 天天要聞

那十幾個扛槍的也開始就地還擊,可槍法出奇的差,槍響了半天沒打到一個人,自己這邊卻一個一個的倒下,沒一會功夫,這十幾個扛槍的就剩下一半了。

縣長哆哆嗦嗦的趴在地上,喊道:「趕緊的,找人去巡捕房喊人。」

這才有一個人,轉身跑走,去巡捕房喊人。

就在這時候,只見路口西側的大路上,烏泱泱湧來百八十個人,個個拿著長槍,帶頭的喊道,「保護縣長,把這些麻匪統統擊斃。」

隨即槍聲亂了起來,襲擊縣長的那伙人,眼看不敵,慌亂退去。

「哎呀,縣長大人可安好?我黃某來晚了,快,把縣長保護起來。」一個穿著一身白色西裝的人快步向縣長走來。

縣長連忙從地上爬起來,拍了拍身上的土,看著來人身後的百八十號人,迎上前去,「來人可是黃先生?」

「正是黃某,最近城裡鬧麻匪,我得到消息立刻就趕來了,總算沒來晚,還望縣長恕罪。」

「黃先生哪裡的話,今日多虧了黃先生啊。」

鵝城二三事,縣長與黃老爺 - 天天要聞

兩人正說著,剛才離去的那人,帶著二十巡捕回來了,黃四郎見到巡捕來了,遙遙喊道:「這裡沒事了,你們先回去吧。」

帶頭的一人聽到黃四郎的聲音,立刻停下腳步,說道:「既然黃老爺在,那縣長肯定沒事,兄弟們回去吧。」說罷,帶著眾人就要回去。

縣長愣在原地,大聲的咳嗽了幾聲,用力極大,險些咳出血來,但巡捕房的人也是當做沒聽見,徑自離去。

「縣長不要介懷,這幾年民國打仗,開支大,收的稅都被上面拿走了,這鵝城大大小小的衙門沒有進項,可衙門總得在不是,黃某便儘力資助些,好歹能讓兄弟們有個活路。」

縣長看著黃四郎,沉默片刻,隨即表情突變,由一臉嚴肅變得開始諂媚,「黃老爺高風亮節,資助鵝城各個衙門,還能自掏腰包組建民團抵禦麻匪,實乃鵝城第一人也,還望黃老爺多多關照啊。」

「哎呀,縣長客氣了,我黃某人還是要多依仗縣長。」

兩人邊說邊向酒樓走去,師爺也從街邊小店裡鑽出來跟在後面。

很快到了酒樓,眾人都留在外面,師爺、縣長、黃四郎進了酒樓,迎頭撞見一小廝模樣的人走出去,師爺慌忙叫了起來,「這人。。。。這人。。。。」

「這是我的管家,胡八萬。」黃四郎說道。

鵝城二三事,縣長與黃老爺 - 天天要聞

縣長瞪了一眼師爺,跟縣長有說有笑的走上樓去,師爺愣在原地,心裡說道:『這人不是剛才在街口打我們的那個嗎?』

隨即酒樓里的人,見黃四郎來了,紛紛跪下行禮:「黃老爺好。」

「嗯」,黃四郎隨口回應著,帶著縣長走了過去。

縣長暗暗嘆道:「黃四郎果然是養活了大半個鵝城啊,這些人的一家老小,糊口之事全掌握在黃四郎手裡。」

樓上眾人落座。

「我先提一杯,一來是給縣長接風,二來是為縣長壓驚。」黃四郎說道。

「黃老爺客氣了。」縣長積極響應著。

眾人推杯換盞,這飯局可謂是主盡賓歡,其樂融融。

酒過三巡,黃四郎說道:「縣長年紀輕輕能做到這個位置,想必定然是前途無量啊,正巧我在市裡省里有幾個朋友,有空可以幫你們引薦一下。」

「那就先謝過黃老爺了,不知道黃老爺對鵝城和周邊的民國錢莊有沒有興趣?」

鵝城二三事,縣長與黃老爺 - 天天要聞

黃四郎看了看縣長,說道:「縣長果真是聰明人啊。」

「只要黃老爺有興趣,我自然鼎力相助,可此事不太好辦,錢莊嘛,規定製度太多。」

「縣長放心,我已經準備好了,我名下的產業極多,我已經吩咐下面,跟各個錢莊打了招呼,要參股,要積極支持國民政府金融建設嘛,只要這幾個錢莊都有我的股,這些錢不都是我的,眼下只差縣長擔保了。」

「黃老爺睿智,在下佩服。」

幾天後,一眾鵝城百姓紛紛圍住了縣衙,眾人情緒激動,有的喊著號子,有的坐地嚎啕大哭,擠在縣衙里喊著,「請縣長老爺為我們做主啊。」

縣長見狀,忙走出來,大義凌然到,「諸位有事裡面說,本縣定會為你們做主。」

隨即眾人湧入公堂,娓娓道來,原來是今日有人去鵝城錢莊取錢,錢莊卻說不能取,莊裡沒錢了,這還了得,這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很快整個鵝城都知道了,眾人紛紛湧進錢莊想把畢生積蓄取出來,卻被告知就是不能取,雙方激烈爭吵,最後動起了手,錢莊負責人找來了巡捕,巡捕將幾個帶頭的抓了起來。

鵝城二三事,縣長與黃老爺 - 天天要聞

聽到這裡,縣長大致弄明白了,一邊應付著百姓,一邊讓師爺去找黃四郎問問到底怎麼了。

很快師爺回來,說道:「縣長,情況不妙,黃老爺把附近這個幾個民國錢莊的錢都弄走了,一份沒剩,說是投資到美國建鐵路賺美元了。不過好在,黃老爺做的滴水不漏,都是合法的手段,合法的抵押貸錢,上面查不出什麼來,黃老爺的幾個空殼商行都抵押在錢莊呢。」

縣長聽罷,抹了把汗,做的周密便好,隨即轉身對百姓說道:「鄉親們不要怕,我們民國是將法律的,我已經命令巡捕房,將此事查個清楚,相信一定會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覆的,大家回去再等等。」

眾人聽罷,才安穩了一些,但此時一個漢子站起來說道:「縣長老爺,我老母親重病,在醫院等著救命呢,還望縣長能跟錢莊說一聲,讓我取錢救命。」
「這恐怕是為難本縣了,我理解你的難處,但我們也是按法律辦事,為了查清真相,誰都不能取錢,若是大家都取了錢,丟失了重要證據,大家的錢都沒了,這個責任你能付的起嗎?」

眾人一聽會關係到自己的錢取不出來,紛紛贊成,勸說到:「先想想別的辦法,這個錢不能取,萬一因為你取錢,我們大家的錢都沒了可如何是好。。。。。。」

漢子瞬間被眾人圍攻,就像是自己把大家的錢捲走了似的。

就這樣眾人,被縣長勸了回去,紛紛回家等消息。

鵝城二三事,縣長與黃老爺 - 天天要聞

就這樣時間過去了半個多月,百姓們開始坐不住了,紛紛又來到縣衙門口,喊著口號,讓縣長給他們做主,縣長一臉無奈的從後堂出來,將眾人讓到公堂上來,這次來的人極多,幾乎整個縣衙都被百姓站滿了,人們七嘴八舌的說著自己的難處,有做生意需要周轉的,有孩子上學需要錢的,有家人生病要治病的,也有老婆生孩子等著用錢,縣長聽得不耐煩,但仍然克制的解釋到:「鄉親們再等等,這個案子很複雜,裡面的事情很多,但是我保證,我們一定會儘快查清,還請鄉親們相信我們。」

師爺也補充到:「鄉親們,縣長說的對,我們都知道你們很難,手裡沒錢,但是這個案子確實複雜,短時間內沒法查清楚,這都是為了你們的存款著想啊,你們若是急需用錢的,再想想別的辦法,把自家閑置的宅子租出去,拿自家的車馬去拉拉貨,不也是個來錢的路子嗎?」

眾人停了都震驚不已,這幾年連年打仗,自家的田地和宅子,早都已經賣給了黃四郎以求溫飽,哪還有什麼閑置的宅子,宅子都沒了,更何況什麼車馬??

鵝城二三事,縣長與黃老爺 - 天天要聞

說到這,縣長和師爺便回到內堂,只留下幾個巡捕在現場安撫眾人,縣長和師爺邊走邊說到:「聽說鵝城新開了一家胡玉樓,那是高仿的大唐盛世,一會去看看?」

「去,當然得去,不過這天還沒黑呢,現在去有些早吧。」

「無妨,你今天這話說的很到位,那幾條建議也是落到了實處,我們這便去胡玉樓考察一番。」

說罷,二人從後門走出縣衙,往城中走去,沿途的百姓還沒怎麼散去,縣長二人壓低帽檐擋住臉,快步走去,只聽到百姓們再相互攀談。

「老李你病好點了嗎?」

「還是那樣,能撐幾年算幾年吧」

「還是得去醫院看一看才好。」

「咋去啊,這錢莊的錢拿不出來,這幾年黃老爺給的薪水越來越低,孩子還要上學,父母還得養,前幾年黃老爺和前任縣長弄的那個什麼房子,那個還得還錢,哪還有錢看病啊。」

「哎,也不知道黃老爺什麼時候能把城北的那個房子蓋起來。」

「。。。。。。。。。」

鵝城二三事,縣長與黃老爺 - 天天要聞

當天晚上,鵝城民國錢莊后街。

一人鬼鬼祟祟的四處張望,確認周邊沒人,才慢慢敲了門口三下,隨即門打開,露出一個腦袋,四下張望了一下,趕緊把人拉近屋裡。

「老劉,這次要不是看在咱倆的關係上,我是真的不能幫你,都知道現在國民錢莊被查封了,我再私下給你取錢,是要擔很大風險的。」

「我明白,王主任,你放心,該有的一份錢都少不了,一會咱們胡玉樓,我安排。」

「。。。。」

片刻後,一個男人抱著一大箱子的銀元從後門出去了。

鵝城二三事,縣長與黃老爺 - 天天要聞

就這樣又過去半個多月,百姓們不知道從哪裡得到的消息,說錢莊的事跟黃老爺有關,便紛紛來到黃家宅院外圍,嚷著讓黃老爺出來做主。

這一次幾乎半個鵝城的百姓都去了,聲勢極為浩大,看眾人的架勢彷彿要將黃宅推倒一般。

縣衙閣樓上,縣長和師爺看著滿街的人圍著黃宅。

師爺說道:「縣長,這事咱們不管嗎?黃老爺那邊不好交代啊。」

「你以為,這些人是怎麼知道這事跟黃四郎有關的?」

師爺大驚失色,「難道是您?」

「不錯,咱們一進城,黃四郎就給了重重的下馬威,咱們來鵝城不過幾年也就走了,鵝城百姓與我何干,我是怕死,我把好處給了黃四郎,可黃四郎答應我的事還沒辦呢,我就是塊泥巴,那也是國民政府的泥巴,跟鵝城的爛泥不一樣。」

鵝城二三事,縣長與黃老爺 - 天天要聞

眼見,圍著黃宅的百姓越發激動,甚至跟黃家下人起了衝突,黃四郎從閣樓上冒了出來,拿著大喇叭,對著眾人喊道:「你們要造反嗎?你們有一個算一個,哪個不是靠我養著的?那個不是我發薪水養你們?現在翅膀硬了,想造我的反?十分鐘,誰要是還不回去,往後的薪水別想拿了,也別想找到糊口的生意,孩子也別在我的學校上學了!就給你們十分鐘,還反了天了!」

眾人聽到黃四郎的話,心裡都開始打起了鼓,一家老小都指望黃四郎活著呢,心裡都有了退意,可就這麼退了,自己的積蓄怎麼辦,就在這時,縣長帶著巡捕來了,開始驅趕眾人,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勸導大家先回去,要相信國民政府,相信縣長,不能這麼鬧笑話讓外人看,畢竟鵝城也是民國的優甲縣城,黃老爺更是民國的優秀企業家,不能給縣城臉上抹黑。

縣長的到來給了眾人也給台階,眾人也就順著台階下去了。

鵝城二三事,縣長與黃老爺 - 天天要聞

晚上,黃宅之內,黃四郎宴請縣長。
「今日,多虧了縣長為我解圍啊。」黃四郎說道。

「哪裡哪裡,黃老爺的事就是我的事,義不容辭啊。」

「這幾日忙,怠慢了縣長,不過縣長放心,我省城的朋友已經給回信了,基本沒問題,縣長一個月內必定高升!我先提前祝賀縣長了。」

「哎呀,黃老爺對某家實屬再造之恩啊。」縣長說著就要跪下去。

黃四郎連忙扶住,說道:「不必如此,我們是朋友嘛,朋友就是要互相幫助的。」

縣長連忙稱是。

就這樣又過了幾日,百姓終究是等不了了,甚至有人打了旗號,寫著: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縣長見狀不禁大怒,口中喊著,「刁民,一群刁民,這是要造反嗎?」

隨即吩咐巡捕,把帶頭的統統抓起來,強行驅散人群。

師爺在一旁說道::「縣長,黃老爺那邊辦妥了,萬不可在升遷的節骨眼上出事啊,不如這樣,找人在城外放幾槍,就說麻匪來了,然後我們就以保護百姓的名義,禁止這些錢莊的儲戶外出,都軟禁在家裡,這樣他們就鬧不起來,一來我們也有時間想想對策,二來若是這期間縣長調令下來了,咱們就不管了,留給下任縣長解決嘛。」

縣長聽罷,眼前一亮,說道:「按師爺說的辦。」

果然,往後的半個月里,都沒有再上街鬧事的,可調令卻遲遲沒下來,這是遲早要有個說法。

「縣長,不如這樣,我們就說這些錢莊的錢,都被花光了,追不回來了,但是我們作為民國政府,體恤百姓,便將這些錢充當以後的稅賦,兩兩抵消。」

縣長神色萎靡敷衍的說道,「行,按你說的辦,賬目要做好。」似乎還沒從胡玉樓中緩過來。

鵝城二三事,縣長與黃老爺 - 天天要聞

沒幾天調令下來了,縣長帶著師爺連夜離開了鵝城,都沒顧得上與黃老爺道別。

此時,一輛馬拉的火車上,新來的縣長帶著夫人和師爺正在吃著火鍋唱著歌。

後邊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張麻子,打倒了黃四郎,卻沒打倒黃老爺。

故事分類資訊推薦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聞

民間故事(瞎子摸骨)

陳乾看著手裡的玉佩嘆了口氣,這是他當初送給未婚妻林可兒的定親信物,陳家敗落後,林家嫌棄他窮,退了婚事,這玉佩也送還了回來,他一直沒捨得典當,如今家裡就剩這麼一個值錢的物件,他打算典賣了作為趕考的路費。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聞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

母親走後,我摘下給她買的耳環,大嫂面露譏諷,三天後她更不淡定1.母親走的那天,天空灰濛濛的,像是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紗布,壓抑得人喘不過氣。我跪在靈堂前,淚水模糊了視線,耳邊回蕩著親戚們斷斷續續的哭聲,心裡卻空蕩蕩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親走得很突然,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 天天要聞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車,說道,我們去賓館。

張鴻蓄著一頭烏黑的短髮,眼神中帶著些許鬱鬱寡歡,他站在這座繁華都市的邊緣,獨自望著遠方林立的高樓。每一天,他就像無數城市裡的普通職員一樣,重複著簡單枯燥的工作內容。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時走進了那間已經有些陳舊的寫字樓,坐進自己格子間的角落。「張鴻,這份文件你檢查過了嗎?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 天天要聞

父親去世,大伯帶全家要錢,我拗不過去廚房拿錢,大伯慌忙離開

原創文章,全網首發,嚴禁搬運,搬運必維權。故事來源於生活,進行潤色、編輯處理,請理性閱讀。父親去世的消息像一顆重磅炸彈,震得我們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廳的窗前,看著窗外的雨絲,心裡一片凄涼。突然,門鈴響起,我打開門,只見大伯一家站在門外,臉上帶著勉強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 天天要聞

公公住院,妻子請假醫院陪床,提前回家,卻看到丈夫慌張去倒垃圾

醫院外的疑云:當陪伴與疑惑交織在一個普通的周末,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客廳的地板上,本應是溫馨寧靜的午後,但對於小芸來說,卻是一場情感的風暴即將來臨的預兆。小芸的公公因為一場突發的疾病住進了醫院,作為孝順的兒媳,她毫不猶豫地請了長假,每日在醫院裡悉心照料。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 天天要聞

78年我去當兵,給女同桌寫信兩年沒回信,退伍後去找她才發現真相

頭條改版後新增廣告解鎖,廣告開始5秒後用您發財的小手點擊右上角關閉,即可繼續閱讀【本內容為虛構小故事,請理性閱讀,切勿對號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剛進入高中就讀,一入校門映入眼帘的是滿園漂亮的秋海棠,青紅相間,煞是好看,正當我四處張望時,一個清秀的女孩從我身邊走過,微風吹拂著她的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 天天要聞

剛做完流產手術,婆婆做了辣子雞和水煮魚,父母連夜趕來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計程車的后座上,臉色蒼白,疲憊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滿心歡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兩個人憧憬著未來的美好生活。誰知這一年,幸福的生活卻出現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關的併發症,醫生告訴她必須儘快手術,以免對生命造成威脅。術後,她需要好好休養,心和身體都需要時間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