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多年前,西伯利亞的一片森林發生了一場震驚世界的大爆炸,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通古斯大爆炸」。這次爆炸的威力超過了任何一次人造的核爆炸,它摧毀了數千平方公里的樹木,產生了巨大的衝擊波和火球,甚至還影響了全球的氣候。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了這樣一場災難呢?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答案,直到最近,他們才提出了一個令人信服的假說。
1908年,當地的居民和游牧民族都目睹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一個明亮的物體從天而降,划過了西伯利亞的上空,然後在貝加爾湖西北方向約800公里的通古斯河流域附近,發生了一聲巨響,隨之而來的是一股強大的氣浪,將周圍的樹木連根拔起,將動物和人類都吹得倒飛。如果排除人類製造的核爆炸,這絕對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爆炸事件,最為可怕的是,迄今都沒有找到爆炸發生的確切原因。
由於當時的交通和通訊條件有限,這次事件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直到1920年代,一些科學家才開始對這個地區進行實地考察,他們發現了一個驚人的事實:在爆炸中心,有一個巨大的蝴蝶形的區域,覆蓋了2150平方公里,裡面的樹木都被夷為平地,而周圍的樹木則呈放射狀倒向外圍,就像一朵巨大的花。
科學家們最初的推測是,這次爆炸是由一顆小行星或彗星撞擊地球造成的,但是他們在現場並沒有發現任何的撞擊坑或隕石碎片,這讓他們感到非常困惑。隨後,他們提出了各種各樣的理論,比如說這是一顆火山爆發,或者是一次核裂變,甚至是外星人的攻擊,但是這些理論都無法解釋所有的現象,而且都缺乏確鑿的證據,因此,這個謎團一直懸而未決。
2020年,俄羅斯大學的科學家經過了大量的探測和模擬,公布了「通古斯大爆炸」最有可能的成因,是一顆鐵質的小行星,它並沒有真正撞上地球,而是從地球表面掠過,然後又飛回了太空。這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是他們的理論卻有很強的說服力。
從宇宙的視角來看,地球是一個橢圓形,如果一顆小行星以一個很小的角度進入地球的大氣層,而且它的速度又足夠快,那麼它就有可能不會撞上地球,像一個在水裡打著水漂的石頭一樣,一沾即走,成為地球的過客。
它們不會像普通的小行星那樣,直接撞擊地球,而是在距離地球很近的時候,划過大氣層,然後再返回太空,就像一個划過天空的流星。,在人類的歷史上,就有過幾次「掠地小行星」的目擊記錄,其中最著名的一次,發生在1972年8月10日,當時,一顆直徑約10米的小行星,以每秒15公里的速度,從美國猶他州和懷俄明州之間的空域,沿著東南向西北的方向,飛越了美國的大部分地區,然後再次逃離了地球的引力,回到了太空。
科學家,就根據這一事件,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假說:也許,導致1908年發生在俄羅斯西伯利亞的「通古斯大爆炸」的,也是一顆「掠地小行星」。
當小行星以極高的速度,接近地球的時候,它會攜帶著周圍的空氣,形成一個高速的氣流,同時,它還會將其前方的空氣,壓縮和加熱,使其變成一個高溫的等離子體,
只要小行星的速度和距離達到一定的程度,那麼即使它沒有真正撞上地面,它會在地面上產生一個巨大的衝擊波,就像一個超音速的飛機,會在空中產生一個音爆一樣。
為了驗證這個假設,研究人員利用計算機進行了大量的模擬,做出了最終推算,一顆直徑超過10公里的金屬小行星,與地面的夾角只有11度接近地球,它只有10公里的高度,這相當于飛機的巡航高度,然而,就在這時,它突然改變了方向,重新升入太空,避免了與地球的碰撞。
如此確切的推斷是因為中古斯大爆炸所產生的蝴蝶形衝擊波範圍,恰好與某種物體掠過地球的痕迹相吻合。
這樣看來,人類能夠存活下來實在太過僥倖,一旦這顆小行星直接撞上地球,將會釋放出相當於1億噸TNT的能量,這會造成數百萬人的死亡,以及全球範圍內的火災、地震、海嘯等災難,甚至還可能引發一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就像6500萬年前的恐龍一樣,我們人類也很難幸免於難。
所以,如果推測屬實,那人類可真的算逃過了一劫,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地球的曲率和小行星的速度,這兩個因素讓小行星沒有撞上地球,而是從地球表面掠過,又飛回了太空。這也說明了,我們的地球是一個非常脆弱的星球,它隨時都可能遭受來自外太空的威脅,我們應該更加珍惜和保護我們的家園,同時也要加強對小行星的監測和防禦,以免發生類似的災難。
當然,這個研究團隊的理論,雖然在邏輯上是合理的,但是因為缺乏直接的證據,所以也不能說是完全確定的答案,畢竟,這次事件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很多細節已經無法還原。
無論如何,這次「通古斯大爆炸」事件,都是一個非常值得我們關注和學習的歷史事件,它不僅展示了自然界的神秘和力量,也提醒了我們人類的渺小和脆弱,也讓我們對外太空有了更多的好奇和探索,也許有一天,我們會找到那顆「掠地小行星」的真實身份,也許有一天,我們會遇到更多的「掠地小行星」,也許有一天,我們會成為「掠地小行星」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