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的段子,你聽了,笑得出來嗎?掌聲在哪裡?
茅以升造的錢塘江大橋
造出最結實的橋
橋樑學家、土木工程學家茅以升從小好學上進,善於獨立思考。他 10 歲那年,過端午節,家鄉舉行龍舟比賽,看比賽的人都站在文德橋上,由於人太多把橋壓塌了,砸死、 淹死不少人。這一不幸事件沉重地壓在茅以升心裡。他暗下決心:長大了一 定要造出最結實的橋。從此,茅以升只要看到橋,不管它是石橋還是木橋, 他總是從橋面到橋柱看個夠。茅以升上學讀書後,從書本上看到有關橋的文 章、段落,就把它抄在本子上,遇到有關橋的圖畫就剪貼起來,時間長了, 足足積攢了厚厚的幾大本子。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強」先要立大志,並為之奮鬥!
生物學家秉志的「六律」「六省」
1965 年2月 20 日,80 高齡的秉志上午還在實驗室里工作,下午外出開 會,晚上,因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突然發作,送到醫院搶救無效,不幸在第二天凌晨與世長辭。秉志的遺物中,一張發了黃的卡片上右側書寫著「工作六律」:「身體強健,心境乾淨,實驗謹慎,觀察深入,參考廣博,手術精練。」 下寫「努力努力,勿懈勿懈。」左側書寫「日省六則」:「心術忠厚,度量寬 宏,思想純正,眼光遠大,性情平和,品格清高。」下寫「切記切記,勿違勿違」。
——這樣的座右銘,正是秉志一生的真實寫照。
天才和勤奮
我國重化學工業的開拓者侯德榜學識淵博,碩果累累,在國內外聲譽卓越的侯德榜直到晚年還在孜孜不 倦地學習。有一天,他的女兒和他議論天才和勤奮的問題,侯德榜說:「就 天賦而論,我不算聰明。但我深知『勤能補拙』的道理,我一生所以有些許 成就,除了許多客觀條件外,主觀上要歸功於勤奮。」確實,勤奮在侯德榜一生治學和工作中貫穿始終。
——簡單的道理落實到行動,成就了的不簡單的科學家!
比命重要的是谷種
我國稻作科學之父丁穎,被親切地叫作「谷種佬」。1938 年日軍侵入廣 州前夕,中山大學決定內遷。最後一隻船就要開了,一個農民模樣的人氣喘 吁吁地趕到碼頭,他就是丁穎,身上背了幾個大包。「丁老師,命都不要了, 收拾了些什麼寶貝啊?」幾個同事打開包裹一看,哪裡有什麼金銀細軟,除 了谷種還是谷種。面對驚愕的目光,丁穎說:「我就是『谷種佬』啊,谷種當 然比我的命還重要。」
——谷種比生命重要,科學精神就是丁穎的生命內涵!
武俠小說家金庸
「金庸迷」氣象學家
我國氣象學家黃榮輝的業餘生活也充滿了「科學味」。他是個「金庸迷」,並認定看武 俠小說跟工作有關係:「看這些,我可以鬆懈一下腦筋,但這是次要的,而 更重要的是對我工作的啟發。你看見小說里一個很好的俠士經歷了一番周 折,已經是死定了,卻會因為某種際遇一下子從困境中出來了,就是絕路逢 生。這個東西對我很有啟發。做研究工作的時候,常常想了半天,覺得不行 了,不行了,然後忽然一下子想法就出來了,這個也是絕路逢生。」
——這個故事,體現了黃榮輝的科學品質。
科學砸不爛
1963年,心理學家潘菽66歲,突發心肌梗塞病,幾瀕於危。出院後養病期間開始了「文化大革命」,心理學被誣稱為「偽科學」,要「徹底砸爛」,心理研究所和大學 的心理學專業也被取消。雖年事已高,且身患重病,他仍遭到各種迫害。在 一次批鬥會後,他對自己的夫人說:「心理學作為一門科學是砸不爛的,也 是取消不了的,前途是光明的。」他偷偷地寫下了50多萬字的《心理學簡 札》初稿。通過寫《心理學簡札》這項工作,他明確了不少心理學中的問題, 更加堅信我國心理學必須自強自立,決不能再一味仰望於任何國家。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相信科學,深入科學研究,必須有堅定的科學精神!
沒有笑聲,可有掌聲、讚歎聲?請用尊貴的雙手,給點掌聲,給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