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年後,人類的科技一定會比現在發達嗎?科學家表示懷疑

2021年01月22日19:36:04 科學 1577

人類是目前地球上唯一的智慧文明。說起人類歷史,可能要幾百萬年。幾百萬年前,人類的原始祖先南方古猿走上了智能進化的道路。經過漫長的進化,終於到了智人的階段。

智人是現代人類的直接祖先,他們的生存時間距離現在大約有7萬年。智人經過不斷地努力走遍了世界各地,在5000多年前形成了原始的人類文明。看到這裡,相信很多朋友也明白,人類的歷史雖然長達百萬年,但文明真正形成的時間現在並不長,只有五千年左右。

在這五千年的文明中,真正引領人類飛躍的時間其實很短,只有幾百年左右,也就是人類走上工業化道路的時間。幾百年前,人類文明終於踏上了科技之路,開啟了一個新時代。在此之前,人類文明的朝代雖然在5000年左右不斷變化,但文明的實力並沒有多大進步,仍然是手工業時代。

10000年後,人類的科技一定會比現在發達嗎?科學家表示懷疑 - 天天要聞


科技的力量無疑是強大的。在它的幫助下,人類文明一次又一次地取得了巨大的飛躍,這不僅使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也使人們走出地球,開始探索宇宙。一萬年前,人類的祖先絕不會想到今天的人類文明會是這樣。

如果一萬年前的原始人穿越到現代,會認為自己來到了上帝的世界。因為在古人眼裡,現代社會所有的科技文明都只能用奇蹟來表達。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科學技術對一個文明的發展有多重要。

正是因為有了科學技術的力量,我們才在短短的幾百年里取得了現在的成就,所以很多人對人類的未來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期望。以目前人類科技的發展速度,再給我們一萬年的發展時間,人類估計是無比強大的。

10000年後,人類的科技一定會比現在發達嗎?科學家表示懷疑 - 天天要聞


理論上是這樣的。我相信我的朋友們對人類過去一個世紀的科技發展有所了解。也許這種變化並沒有讓年輕人感到震驚,但是如果你問一些長壽的百歲老人,這一百年來最深的感受是什麼?相信大多數老人都會回答,就是科技發展這麼快,簡直不可思議。

我們用了一百年的時間奠定了各種基礎科學理論的基礎,比如相對論,質能方程等等。在基礎科學理論的指導下,人類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突破。我們開始探索量子微觀世界。人類登陸月球,探測器登陸火星。人類飛得最遠的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已經走出了陽光層,進入了星際空間。

這些都是人類短短百年成就的一部分,這些成就都是科技帶給我們的。所以只要人類繼續發展,一萬年後的科技實力是超乎我們想像的。可能那時候人類已經是星際文明了,生活在銀河系各處的行星上,甚至我們還能走出銀河系去探索其他星系

10000年後,人類的科技一定會比現在發達嗎?科學家表示懷疑 - 天天要聞


這一切似乎都很美好,那麼一萬年後,人類的科技會比現在更發達嗎?以上美好願景只是理論上的。但是在發展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太多的變化,所以科學家們也對人類一萬年的科技發展表示了懷疑。

為什麼科學家會有疑惑?一萬年後,人類科技還不如現在?這種可能性確實存在。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愛因斯坦的一些預言,其中有一個是關於人類未來命運的。愛因斯坦原話如下:「我不知道第三次世界大戰用的是什麼武器,但我知道第四次世界大戰用的武器是石頭。」

這個預言是什麼意思?事實上,它告訴我們,第三次世界大戰一旦爆發,最終將演變成核戰爭,而這種可怕的毀滅性武器足以徹底摧毀人類的科技文明,最終回歸原始文明。

10000年後,人類的科技一定會比現在發達嗎?科學家表示懷疑 - 天天要聞


那麼未來人類核戰爭的概率有多高呢?有些朋友可能會說,世界各國都知道這種武器不能隨便使用,即使將來發生世界大戰,大家也不會使用核武器。

這句話沒錯。核武器爆發的可怕後果大家都知道,在戰爭的早中期是不會使用的。但是,當戰爭升溫的時候,涉及到一個國家的存亡,誰會在意會不會毀滅人類?戰爭如此殘酷,人們往往是非理性的。

所以第三次世界大戰一旦爆發,最終演變成核戰爭的概率很大,那麼會不會爆發新的世界大戰?很難說,但是從人類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來看,人類其實是一個非常具有侵略性的文明。自古以來,各種規模的戰爭從未停止過。即使在和平的現代,也沒有大的戰爭,但有一些小的衝突和小的戰爭從未停止過。

10000年後,人類的科技一定會比現在發達嗎?科學家表示懷疑 - 天天要聞


人類文明本身並不是完全統一的文明,地球上有200多個大大小小的國家。為了資源和地盤發生戰爭是很正常的,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武器的威力會越來越大,甚至在未來還會出現一槍毀滅一個星球這樣強大的武器。

可見,人類文明的未來發展充滿坎坷,不會一帆風順。除了人類內部可能發生的毀滅性危機,地球之外的各種災難也威脅著我們,比如小行星撞擊、超強的太陽爆發等等。

當然,只要人類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這些來自外太空的威脅是可以輕易解決的。如果人類科技一直順利走過一萬年,地球就不會受到太空各種自然災害的威脅,科技可以解決所有這些問題。但即使人類的科技力量強大,一旦我們內部沒有了和平,對人類文明也是沉重的打擊,可能會直接把我們帶回原始社會,更重要的是,可能會讓整個人類文明從宇宙中消失。

10000年後,人類的科技一定會比現在發達嗎?科學家表示懷疑 - 天天要聞


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探索史前文明的痕迹,在探索的路上,也發現了一些疑似史前文明留下的東西。比如1932年12月29日,一位英國冒險家穿越利比亞沙漠。當他走到一個沙丘的陰涼處時,他意外地發現前面的沙地上散落著許多奇怪的玻璃。

這些玻璃至少有一萬年的歷史了,科學家們對它們的形成做了各種各樣的推測,得出了最有可能的結論,那就是核爆炸。如果這些玻璃是核爆炸形成的,那麼一萬多年前是誰觸發了核爆炸,是史前文明還是外星文明?

摩亨佐-達洛遺址是古代印度文明留下的遺迹,距今約4000年。這個網站上還有許多困擾科學家的謎團。據史書記載,該城一夜之間被毀,是什麼樣的力量造成的?

10000年後,人類的科技一定會比現在發達嗎?科學家表示懷疑 - 天天要聞


考古學家在廢墟中發現了46具相對完整的遺骸。經過對這些遺骸的進一步研究,科學家們發現,這些遺骸大多有燒焦的痕迹,即死於瞬間高溫。與此同時,科學家也在廢墟中心發現了疑似爆炸的痕迹。實驗證明,在1400-1500℃下烘烤過。

它能讓一座城市瞬間高溫燃燒。科學家想到核爆炸。如果是核爆炸,誰在幾千年前或者幾萬年前用過核武器?史前文明還是外星文明?這一切恐怕永遠是個謎。

如果說幾千年前的核爆炸是史前文明造成的,那麼它們的消失可能與核戰爭有關,也許有些人後來倖存了下來。整個文明也從科技時代回到了原始時代,經過幾萬年的發展才有了現在的科技文明。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著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 天天要聞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頂端新聞記者 楊逍 文 時碩 圖如果你嚮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過在其他星球上跳躍?在本次國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動體驗機前,你每次的縱身一躍,都會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員服的小人,來到月球、金星、火星、火衛二、土衛一等星體上,屏幕的上方記錄著你的跳躍高度。在月球,你輕輕一躍就能達到3米高度,輕鬆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 天天要聞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是多重氣象條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氣象監測和專家分析,此次強風具有以下關鍵成因:一、極端天氣系統的疊加效應1.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將進入倒計時。上周,神十九乘組穩步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開展站內環境監測、設備檢查維護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健康維護。神十九乘組利用腦電設備開展了多項實驗的測試工作,地面科研人員將利用獲取的數據探究重力對視覺運動信息...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 天天要聞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模仿人類奔跑、跳躍、空翻,像人一樣說話、思考甚至察言觀色。這不是科幻電影對未來的虛構,而是2025中國機器人產業闊步向前的現實。小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暢想過:家裡有一個機器人,能買菜、做飯、鋪床、掃地,幫你干農活,還可以照顧家裡老人……時至今日,這些「天馬行空」的想像,正在變成現實。「12點了,您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