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資料:有人找到了永生的方法,卻沒拿到鑰匙

2020年12月13日11:21:09 科學 1750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每個人都會經歷生老病死,但是誰能告訴你,你為什麼不能避免生老病死?」

「我們都知道,生命的單位是細胞,我們在看文章的每一位,都是由一枚小小的受精卵開始的。」

 「理論上,人的細胞在存活期間至多能分裂56次,而通過對細胞分裂周期計算,人類的極限壽命應該在120歲左右(大腦在150左右),而這個理論,就稱之為------海夫利克極限」

所以我們聽到的很多關於抗衰的原理,有些就是基於細胞的活性做文章的,但是如果他告訴你能增加細胞分裂次數,基本就是假的,不然諾貝爾不香嗎?


抗衰資料:有人找到了永生的方法,卻沒拿到鑰匙 - 天天要聞

「細胞在時間長河中會不斷分裂和死亡,就像我們走正步的號子:1 2 1,反覆衰老和凋亡,分裂的新細胞不斷代替老的細胞,這就是我們不斷成長的秘密。」

  「只是可惜,這樣的分裂過程並不是無限續杯的可樂,到了時間就結束了。」

  「1965年,斯坦福大學海夫利克教授發現,人類細胞不可能自我複製超過57次,每個細胞在複製56次後就會死亡。」

「細胞就像一台印表機,每隔一段時間列印一份文件,當列印到第56次時,墨水就被用完,並且還找不到添加墨水的方式」這個墨水就叫端粒酶。

抗衰資料:有人找到了永生的方法,卻沒拿到鑰匙 - 天天要聞

  「在DNA的兩端,在一種叫『端粒』的存在,這種事物在細胞分裂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它負責保持染色體完整,細胞每分裂一次都會讓端粒變短一些,當端粒短到無法保護基因結構時,細胞就會抑制生長、停止複製,步入衰老。」

「這,就是海夫利克極限。」

人類誕生至今,已經上天入地的科技卻也沒辦法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也是阻撓人類永生的絆腳石(雖然永生不見得是好事)。

那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

   「答案,是有的!」

  答案就是「海拉細胞系」,HeLa這個名字取於原患者海瑞塔·拉克斯的姓名前兩字母。

抗衰資料:有人找到了永生的方法,卻沒拿到鑰匙 - 天天要聞

 海拉細胞是美國黑人婦女海瑞塔‧拉克斯(Henrietta Lacks)的宮頸癌細胞的細胞系。一位外科醫生從她的腫瘤上取下組織樣本,並在實驗室中進行培養,至今仍被不間斷的培養。

不同於其他一般的人類細胞,此細胞株不會衰老致死,並可以無限分裂下去。此細胞系跟其他癌細胞系相比,增殖異常迅速。

自誕生以來到2019年已經68年了。在醫學界,海拉細胞被廣泛應用於腫瘤研究、生物實驗或者細胞培養,已經成為醫學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工具。

  「於是,才有了後世大家都知道一個常識——癌細胞系是『永生』的,只要有合適的培養環境,它就能無限分裂下去。」

抗衰資料:有人找到了永生的方法,卻沒拿到鑰匙 - 天天要聞

  「不過我們卻不能使用這種方式嘗試獲得永生,畢竟我們體內細胞的分裂周期一旦被打亂,不能按時衰老,那就會轉變為惡性腫瘤,和正常細胞搶奪營養,危脅到我們的生命!」

「人類平均壽命在不斷進步的科學技術加持下,已經在逐年提升,全球平均壽命前28名的,平均年齡都在80以上,第一的是日本的83.7(預期壽命)!」

註:中國【53名】76.1歲。

抗衰資料:有人找到了永生的方法,卻沒拿到鑰匙 - 天天要聞

「但是這樣我們滿意了嗎?並沒有!」

「而且就算人類科學進步,我們特別注意保養、養生,可以活到120歲,那麼我們會滿足嗎?不會,人的慾望是無限的,我們還會追求150歲,200歲,所以這遠遠達不到永生的程度,那該怎麼辦呢?」

海夫利克極限告訴我們,人的細胞只可以分裂56次,但是人類的細胞如果可以一直分裂下去呢,那我們是不是就可以一直活著。

抗衰資料:有人找到了永生的方法,卻沒拿到鑰匙 - 天天要聞

只要找到那個不讓細胞停止分裂的機會。

「所以就在2002年,這個『機會』終於被人找到,2002諾貝爾:悉尼·布雷內、羅伯特·霍維茨和約翰·蘇爾斯頓用線蟲作生物研究對象,發現細胞的死亡是有基因進行控制,有著固定規律的程序行為。」

  「這項發現,震驚了整個醫學界,因為它認定細胞死亡是一種生理性、主動性的『自殺』,像是一種被冥冥中編好的程序!」

抗衰資料:有人找到了永生的方法,卻沒拿到鑰匙 - 天天要聞


 「也就是說,我們以為衰老是自然進程,但實際上卻有可能是基因的缺陷!如果我們能修復這種缺陷,就有望戰勝衰老,獲得永生!」

當然,雖然有了目標,但是多少年能達成,甚至能不能達成,誰也沒個底,科研有時候就是賭B,也許明天,也許永遠。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月球內部「異常貧瘠」?嫦娥六號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謎底 - 天天要聞

月球內部「異常貧瘠」?嫦娥六號月球背面岩石有望揭示謎底

月球正反面為何大不同?月球演化都有哪些關鍵謎題?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日前正式發表了中國嫦娥六號月球背面採樣任務的又一重大科學成果。該成果為全面了解月球早期的殼-幔演化歷史提供了關鍵信息。該成果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和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共同完成。科研團隊對嫦娥六號從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帶...
嫦娥七號明年前後將發射,還會帶這個儀器上月球 - 天天要聞

嫦娥七號明年前後將發射,還會帶這個儀器上月球

月球背面樣品返回一年來,我國科學家圍繞這些樣品已經取得豐碩的科學研究成果,彰顯了我國行星科學研究的綜合實力,也為下一階段開展月球的形成和演化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一年來我國科學家對嫦娥六號返回樣品的研究取得了多個首創性的關鍵進展,在國際學術界產生了重要影響。中國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
光子器件,接連獲突破 - 天天要聞

光子器件,接連獲突破

新型光子設備已可以兼顧靈敏與耐用。長期以來,先進光子器件因製造困難而發展受限。近日,多所大學在光學設備製造領域取得了關鍵突破,解決了包括設備的可擴展製造、靈敏與耐久度兼顧等問題。
影響電子元器件使用的壽命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天天要聞

影響電子元器件使用的壽命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電子元器件在現代電子設備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其壽命直接關係到設備的可靠性和使用期限。然而,許多因素會影響電子元器件的實際使用壽命。那麼哪些因素會容易影響到其壽命呢?一 過載與過壓當電子元器件所承受的電壓或電流超過其額定範圍時,容易造成內
我國成功開展「無人集群」科考試驗 - 天天要聞

我國成功開展「無人集群」科考試驗

據新華社客戶端消息 連日來,在蔚藍色的南海北部,我國科研人員在「向陽紅10」號科考船上,成功開展了多種類型無人機、無人艇、無人潛器科考試驗。由南方科技大學海洋高等研究院牽頭,聯合多家科研院所、高新企業及科普機構開展的「深藍智能i3航次」,在南海的風吹浪打中,實況檢測了各種無人科考設備的「i3」性能——創新...
駐青高校研發,這一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 - 天天要聞

駐青高校研發,這一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

「東方紅3」船完成本年度第三個科考航次實現南海深水油氣勘探大功率可控源電磁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7月10日訊 日前,中國海洋大學新型深遠海綜合科考實習船「東方紅3」船結束「南海深水油氣勘探大功率可控源電磁新技術首次示範應用」
肅北鹽池灣大天鵝繁殖記 - 天天要聞

肅北鹽池灣大天鵝繁殖記

圖為在鹽池灣濕地生態監測中,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在湖心島築巢產卵孵化。(資料圖)肅北縣委宣傳部供圖  中新網甘肅新聞7月10日電(呼和巴爾斯 朱倩)近日,鹽池灣保護站工作人員在濕地生態監測中,再次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天鵝在湖心島築巢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