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四川新聞7月11日電(吳平華 楊錦 )智匯長江首城,共享成長價值,10日,由宜賓市科學技術局、宜賓市數據局、宜賓市高鐵南片區開發建設指揮部辦公室聯合主辦,北京中關村信息穀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長江首城宜創匯」協同創新大賽人工智慧專項賽總決賽在四川宜賓舉行。

總決賽現場。楊錦 攝
24個項目宜賓爭霸 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大賽於今年6月正式啟動,設北京、深圳、杭州、成都四個賽區,分成長組和初創組兩大賽道,241個項目報名參賽,60個聚焦智能製造、智慧交通、智慧醫療等領域的項目脫穎而出,開啟路演征程。經過四個城市晉級賽激烈角逐,24個項目強勢晉級總決賽(初創組8個、成長組16個)。這些項目來源廣泛,既有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等知名科研院校的優秀校友創業項目,也有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內部孵化的項目,最終會師宜賓,展開巔峰對決。

路演現場。楊錦 攝
決賽現場,成長組和初創組的參賽項目紛紛亮出「絕技」,充分展現了AI技術在不同產業場景的深度應用,為大眾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技盛宴。其中,一批項目與宜賓產業適配性強,落地發展前景廣闊。
北京賽區初創組參賽企業北京深涌科技有限公司帶來了「全局釋放企業AI生產力」項目。其打造的Enova平台,實現從算力管理、模型加速到數據增值的全鏈條技術覆蓋,形成智算管理、應用加速、企業數智引擎三大核心模塊。深涌智能的算力調度與AI技術,與宜賓「4+4+4」現代工業體系中的數字經濟、智能製造規劃高度契合。
杭州賽區初創組參賽企業無錫錫簡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智能製造裝備『數智化』設計工廠」平台,通過構建工廠各環節智能體,提升運營管理效率,使生產製造綜合成本降低35%。
深圳賽區成長組參賽企業深圳市科普瑞感測儀器有限公司研發的新能源電池膨脹力測試系統,由高精度膨脹力感測器、位移感測器、工裝夾具、信號數據處理模塊、PC端數據管理系統等組成,可精確監控電池充放電過程中的位移和壓力變化,進而推導電池內部反應機理,為改善電池性能提供數據基礎。
成都賽區成長組成都越凡創新科技有限公司參賽的「末端物流配送全場景、全鏈路解決方案」,以室內配送機器人、室內外一體配送機器人、空地一體智能配送接駁站、配送無人機、具身智能分揀機器人及AIoT物聯繫統,構建起空地一體跨樓層、樓棟、園區的全鏈路末端物流配送解決方案,可以滿足各種場景末端配送的全鏈路智能化需求。
最終,初創組北京深涌科技有限公司獲一等獎;上海氦川科技有限公司獲二等獎;武侯區至點創意大狗工作室獲三等獎;珊瑚星鏈(揚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無錫錫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鑫研微末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等5家公司獲優勝獎。
成長組杭州水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獲一等獎;成都越凡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實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獲二等獎;華院計算技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科普瑞感測儀器有限公司、北京愷望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獲三等獎;北京清醒異構科技有限公司、整數智能信息技術(杭州)有限責任公司、中能智曠(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公司獲優勝獎。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大賽通過「獎金激勵+股權投資+釋放場景+政策支撐+創業孵化」五維賦能模式,為獲獎團隊提供從技術研發到市場落地的全周期支持。
獲得本次大賽成長組冠軍的杭州水母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苗奘表示,本次大賽為科技企業提供了很好的契機和平台。在賽事期間,來自不同城市的科技企業圍繞各自的研發成果展開深入交流、切磋、學習,有力推動了企業技術的迭代升級與創新發展。同時,主辦方提供的全周期支持,加速了這些優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順利轉化為推動產業發展的先進生產力。
比賽期間,大賽組委會還精心組織參賽團隊前往宜賓大學城、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深勢科技、四川時代、高新之窗、英發德耀、智能網聯汽車宜賓創新中心、天象產城等地進行實地考察,讓參賽團隊深入了解宜賓的產業生態、創新環境與發展潛力,為後續合作與落地奠定基礎。
10億科技資金支持 以「大投入」帶動「大產出」
作為賽事東道主、「科技創新體集群」首提地和產業承載地,宜賓市始終將科技創新作為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推動人工智慧賦能百行千業,加速人工智慧產業落地,促進宜賓發展,實現從「點上突破」到「系統集成」轉變。宜賓市科技創新綜合能力評價居全省前列,為城市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近年來,宜賓市委、市政府堅定以科技創新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一方面,加快推動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倍增發展,尤其是在全省率先實施以企業為主體的「揭榜挂帥」科技攻關項目,總金額超3億元,規模全省領先,積極推動科研成果固化為企業創新能力,入選2024年度省政府綜合督查典型經驗做法。
另一方面,創新實施新型研發機構「江源行動」和高質量孵化器培育行動,引進國內知名高校院所、科研機構和科技型企業來宜,共建新研機構、產業科研平台及科技型企業孵化器。全力建設高覆蓋共性平台,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將自己唯一一個院士工作站落戶宜賓三江新區,已組建院士領銜的創新人才團隊230餘人,累計在宜孵化與引進科技型企業21家。著力打造高水平孵化器集群,通過招募孵化器合伙人的方式,簽約北京中關村信息穀、上海麥騰、清智等項目8個,預計培育科技企業1200家,為區縣精準導入優質資源,打造孵化集群。
據了解,宜賓三年安排財政科技資金30億元,優化組建10億元創新創業股權投資基金,出台6個方面22條科創支持政策、單項獎補高達1億元,以「大投入」帶動「大產出」,為科技創新提供堅實的保障。宜賓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宜賓市委市政府部署,未來宜賓將系統打造創新生態,持續打造創賽品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擴大「朋友圈」,造大聲勢,招引更多人工智慧企業在宜賓深度發展,為我市經濟社會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