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貴州科技館前充滿著歡聲笑語——一場場生動的科學實驗表演,與可愛的機器人偶、機器狗互動,動聽的現場演奏、演唱,4D影院播放動物紀錄片,沉浸式科普體驗打卡……

活動現場
5月24日,2025 年貴州省科技活動周暨貴州科技節特別板塊 「科學之夜」 ,吸引孩子和家長們利用晚間時間「打卡」科普,讓科學探索從「日間課堂」延伸至「夜間奇旅」。

活動現場
此次活動以「科技賦能文化,文化豐富科技」為核心理念,在貴州科技館設置24個主題科普打卡點,與貴州省地質博物館、貴州民族文化宮「三館聯動」,通過科學闖關、地質答題探秘、夜間觀展等多元化活動,讓青少年既能感受宇宙探索、地質演化的科技魅力,又能親手製作手工藝品,在科技與人文的交織中感受「傳統工藝 現代技術」的獨特魅力。

活動現場
活動中,遵義市科技館機器狗巡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學技術館的科學實驗《牛頓錯了嗎》、安徽省科學技術館的科學實驗《不可思議實驗室》、貴陽市第二實驗小學的「樂之聲」合唱團演出,以及夜間的激光舞、無人機表演等展示活動,收穫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和歡呼聲。

活動現場
現場,主題科普打卡點融合地質、天文、民族文化等多領域內容,幫助青少年構建綜合知識體系——構建「體驗-思考-創造」的完整鏈條,青少年在動手過程中理解科技原理,嘗試將創意轉化為實物,實現從「被動接受」到「主動探索」的轉變。

活動現場
「我們特別鼓勵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科普活動,形成『家庭共學』氛圍,通過協作闖關、文化手工製作體驗等項目,延伸科普教育場景。」貴州科技館館長滕英傑表示。

活動現場
夜間開放及寓教於樂的場景化學習體驗,讓科普活動成為一次難忘的「知識冒險」,幫助青少年建立對科學的積極情感聯結。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不僅能短期提升興趣,更能長期培養「探索、創新」的科學精神,為未來的學習與發展奠定基礎。

活動現場
此次活動以科技賦能和文化浸潤,為青少年打造了寓教於樂的科普平台,未來將繼續探索創新科普形式,助力貴州創新型人才培養和科技強省建設,讓更多孩子在科學與人文的滋養中成為未來的探索者與創造者。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凌
編輯 王雨
二審 諶貴璇
三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