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時代還需要「工匠精神」嗎?

2025年05月11日09:52:03 科學 1281
數字經濟時代還需要「工匠精神」嗎? - 天天要聞數字經濟時代還需要「工匠精神」嗎? - 天天要聞

人工智慧訓練師、數字手工藝設計師、跨境電商運營管理師、智慧倉運維員……這些數字經濟時代催生的新職業,是時代賦予勞動者的機遇。同時,這些新職業融合了互聯網應用和數字經濟發展,融合了技術發展驅動與勞動模式創新,具有勞動關係靈活、工作內容多樣、工作方式彈性、創業機會互聯等新特點,對拓展工匠精神的時代內涵提出了新要求。

在「快」與「慢」中平衡技術進步與人文價值,鑄牢新時代工匠精神根基。面對數字技術深度融合,知識體系重新構建以及培育模式變化多樣等挑戰,若勞動者缺乏對事業的情感、意志、行動的持續投入,是很難形成紮根崗位執著奮鬥的足夠動能的,更難形成深層次的職業價值認同。為此,在「快」與「慢」中達成技術理性與厚德載物的平衡,淬鍊宏微相濟、道技相成的新時代勞動品質迫在眉睫。從「求快求新求變」的技術進步要求看,勞動者需要主動適應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自覺將傳統的工匠經驗和工藝技術納入人機協同、創新加速迭代的「快車道」;從「求慢求穩重積澱」的匠心文化傳統看,「慢工出細活」的定力、「十年磨一劍」的韌勁、「一輩子辦成一件事」的執著不能丟,「器以載道」的造物智慧、「終身一藝」的慢工哲學和生命踐行等精神內核須傳承好。

在「合」與「分」中深化產教融合,搭建培育新時代工匠人才的優質平台。《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職業教育產教融合賦能提升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年)》《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建設指南》等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既推動形成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的強大合力,又根據不同類型主體的職業特質,量身定製差異化教育策略與實施方案,形成「錯位發展、優勢互補」的育人格局。例如:職業學校聚焦「技術技能型工匠」培養,強調工藝精度與操作規範,依託「模塊化」課程體系和「雙師型」師資隊伍,實現技能熟練度與產品合格率的雙重提升。高等學校聚焦「工程創新型工匠」培育,重點塑造學生的系統思維與創新能力,依託科研平台構建「學科交叉」課程體系,提升創新成果轉化率和技術應用水平。「職普融通」的改革措施則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加快形成科學、規範、長效的大國工匠育人模式。又如,面向產業工人群體,採取崗位練兵、技能競賽和師徒結對等舉措實現能力進階;面向職業院校、應用型高校學生,通過思政課程、課程思政的有機融入,培養兼具理論素養與實踐能力的複合型人才;面向社會人員,充分利用相關職業培訓、社區技能活動等方式普及工匠精神理念,喚醒職業自覺意識與職業榮譽感。

在「破」與「立」中增強社會認同,營造弘揚新時代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圍。工匠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承載著以愛國主義為底色的民族基因,又彰顯了以改革創新為特質的時代精神,是勞動者通過個體奮鬥實現社會價值的重要內在動力。應有意識地引導個體勞動者將職業追求融入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戰略全局,形成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同頻共振、歷史傳承與時代創新相互交織的社會新風尚。要徹底破除職業學校是「托底教育」,藍領工人「沒有前途」等社會偏見,在全社會弘揚勞動精神、奮鬥精神、奉獻精神、創造精神,講好工匠故事、展示工匠形象,發揮典型人物榜樣示範帶動作用,引導廣大勞動者見賢思齊,促進技藝活態傳承;用好各類文博場館、工人文化宮、工會院校、職工學校、工匠學院等場所,藉助全媒體資源創新宣傳手段與渠道,大力營造敬業、樂業、勤業、精業的社會氛圍。

(作者單位分別為:中國浦東幹部學院上海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數字經濟時代還需要「工匠精神」嗎? - 天天要聞

原標題:《數字經濟時代還需要「工匠精神」嗎?》

欄目主編:楊逸淇 文字編輯:於穎

來源:作者:沈斐 高杉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這位活到117歲的超級老人去世後,科學家發現她的基因強得可怕 - 天天要聞

這位活到117歲的超級老人去世後,科學家發現她的基因強得可怕

圖片來源:Unsplash《環球科學》雜誌迎來了自己的播客節目歡迎訂閱《環球科學》播客,每月更新一次,聽科學家與我們編輯一同探討形形色色的科學問題。在最新一期節目中,我們有幸邀請到了《環球科學》多次合作的譯者、兩位專業的心理諮詢師,跟我們聊了聊青春期可以培養的能力和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的視角。撰文|clefable審...
我國科學家實現基於主動光學強度干涉的合成孔徑成像 - 天天要聞

我國科學家實現基於主動光學強度干涉的合成孔徑成像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張強、徐飛虎等人聯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單位,首次提出並實驗驗證了主動光學強度干涉技術合成孔徑技術,實現了對1.36公里外毫米級目標的高分辨成像。
發現罕見「幽靈之花」 貴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員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幽靈之花」 貴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員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近日,在貴州省林業局組織開展的全省野生蘭科植物監測過程中,科研人員首次發現貴州植物新紀錄屬——杜鵑花科假沙晶蘭屬,以及隸屬該屬的兩個貴州新紀錄物種——浙江假沙晶蘭和球果假沙晶蘭,它們因獨特的外觀和神秘的生長習性被稱為「
科學之美丨來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計算機」 - 天天要聞

科學之美丨來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計算機」

水、脂肪和蛋白質,三種平平無奇的物質,為何能承載人類的智慧與情感?大腦的功耗相當於一個14瓦燈泡,為何能實現強大的認知能力?人類如何用科技對抗大腦深處血管上的「微型炸彈」?在2024年「科技跨年秀」——總台「科晚」的舞台上,特別呈現了《科學之美》的演講和舞蹈。為了呈現更多維度震撼人心的科學之美,總台社教節...
流浪太空53載 蘇聯「宇宙-482」探測器墜回印度洋 - 天天要聞

流浪太空53載 蘇聯「宇宙-482」探測器墜回印度洋

據央視新聞消息,據俄新社10日消息,蘇聯於1972年3月發射的「宇宙-482」自動探測器近日已墜入雅加達以西的印度洋海域。該探測器原計劃飛往金星,由於助推器故障,未能脫離地球軌道。隨著時間推移,探測器的高度越來越低,最終墜回大氣層。該裝置直徑約一米,重量不到500公斤。(總台記者 程謨)編輯 毛天宇...
錢江海關查獲一大波螳螂 - 天天要聞

錢江海關查獲一大波螳螂

近日,錢江海關關員在對國際進境郵件進行CT機查驗時,發現一個進境郵件圖像異常,疑似存在活體生物。 現場關員開拆查驗後發現,裡面裝有一批活體螳螂和螳螂卵鞘。卵鞘是具有堅硬外殼包裹的螳螂卵塊,每一枚卵鞘中一般含有10—50個卵。經現場清點,該包裹內共裝有7隻螳螂和73枚卵鞘。 經鑒定,其中7隻活體螳螂均為魔花螳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