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漲停!深海科技火了,上市公司密集回應

2025年03月18日15:43:05 科學 1903

中新經緯3月18日電(熊思怡)深海科技概念股嗨了!

深海科技是啥?

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提「深海科技」,明確「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深海科技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

據浙商證券研報,深海科技一般指用於探索、開發和利用深海資源以及研究深海環境的一系列先進技術和相關學科的總稱。它涵蓋了多個領域,包括深海探測技術、深海資源開發技術、深海通信與導航技術及深海工程技術。

受上述消息影響,深海科技站上「風口」,多隻概念股相繼漲停。截至18日午盤,東方海洋、巨力索具、神開股份「四連板」,中遠海特漲超6%,海蘭信、亞星錨鏈、好當家、海默科技等多股跟漲。

連續漲停!深海科技火了,上市公司密集回應 - 天天要聞

Wind截圖

針對股價波動及深海科技業務布局,「V觀財報」(微信號ID:VG-View)18日上午致電巨力索具,證券辦工作人員答覆稱,「你看我們的公告吧」。隨後,「V觀財報」致電東方海洋,證券部工作人員表示,「如果有(增減持計劃),您關注公告就行。」

「V觀財報」注意到,17日晚間,巨力索具、神開股份、東方海洋均曾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目前沒有應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項。

多家上市公司回應

隨著深海科技概念爆火,眾多投資者湧向互動平台,多家上市公司作出回應。

海默科技18日通過深交所互動易平台回答投資者提問稱,公司「設計水深3000米,壓力10000Psi」的水下多相流量計,可覆蓋主要深水油氣田的應用需求。目前,公司水下業務的收入佔比較小。敬請投資者理性判斷投資風險。

神開股份17日稱,公司的部分儀器和設備已用於深海油氣勘探和開發。

天海防務17日稱,公司現有的船海工程業務板塊,有產品涉及深遠海海工裝備的設計建造。公司將密切關注市場,持續研發。

必創科技17日稱,在海洋科技方面,公司可以進行海洋環境模擬試驗相關的動力設備、檢測系統的設計和實施,還有部分感測器和光電儀器可用於水下物質與成份的測試或識別,但尚未取得規模化應用。

萬馬股份17日稱,萬馬高分子海底電纜用絕緣層、海纜用超光滑半導電屏蔽料以及海底電纜護套產品等多品類產品在海風電纜有應用。

廣信材料17日稱,針對面臨強腐蝕、維護難度高的海洋環境,公司針對客戶場景開發的環保型石墨烯水性塗料、石墨烯無溶劑高固含塗料等系列產品可為船舶、海洋工程、海上風電等海上設施提供系統運維解決方案。

天和防務17日稱,公司數字海洋業務以海洋無人技術、海洋感測器技術、組網探測技術等產業化為支撐,全力推進「海洋智能感知大數據服務」。

中國海防17日通過上證e互動平台回答投資者提問稱,公司涉及深海養殖智能系統裝備、海洋智能裝備等業務領域。

產業政策有望陸續出台

2月24日,自然資源部發布《2024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顯示,2024年,我國海洋經濟呈現強勁發展勢頭,經濟總量再上新台階,首次突破10萬億,達105438億元,比上年增長5.9%,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8%。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主任石綏祥對媒體表示,面對國際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國內需求仍有不足的複雜嚴峻形勢,應大力培育海洋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統籌推進海洋開發與保護,助力海洋強國建設取得新成效。

華源證券分析,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深海科技,與低空經濟並列,可見其在新興產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後續相關產業政策有望陸續出台。

民生證券指出,「深海」在2021年、2023年、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分別被提到,具體表述分別是「深海工程」「深海深地探測」「深海科技」。三個表述包含內容不同,「深海科技」更加突出科技屬性,內涵豐富凸顯重視程度。

東吳證券分析,未來深海科技的技術突破將圍繞智能化、國產化與生態化展開。智能化方面,AI技術深度融入深海數據處理與裝備升級;國產化則聚焦核心裝備與材料;生態化強調開發與保護的平衡。

此外,東吳證券預計,深海通信技術向光纖和聲學融合方向發展,光纖環水聽器應用比例提升,解決傳統高壓電系統的能耗與暴露風險。未來,深海工程裝備(如深海採礦車)、深海信息技術(聲吶通信)和特種材料加工(鈦合金鍛造)將成為技術攻堅的重點方向。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光博會將於5月15日在光谷啟幕,全球近百項最前沿技術創新成果集中亮相 - 天天要聞

光博會將於5月15日在光谷啟幕,全球近百項最前沿技術創新成果集中亮相

5月9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召開「第二十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新聞發布會。會上宣布,第二十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以下簡稱光博會)將於5月15日至17日在中國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這是國內光電子信息產業領域專業化程度高、行業地位高、國際化水平高、觀展人數多的頂級盛會之一。大會首次規模化引入境...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點燃學生科學熱情​ - 天天要聞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點燃學生科學熱情​

科普大篷車進校園 點燃學生科學熱情通訊員:羅曉萍、徐玲玲 審核:大慶、彥平為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與創新能力,5月8日,武漢市江夏區科學技術協會、江夏區教育局、武漢科技館聯合開展的科普大篷車進校園活動,來到了江夏區金
杜克大學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會質疑你的能力 - 天天要聞

杜克大學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會質疑你的能力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據外媒 Neowin 今日報道,美國杜克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儘管 AI 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像 ChatGPT、Claude 和 Gemini 等工具的使用可能會讓同事和經理認為你的能力不足。這項研究題為《使用 AI 工具會遭遇社交評價懲罰》,已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刊登(IT之家附鏈接:點此前往)。研究通過四...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為:研究人員如何「煉」出超強迷你基因編輯器NovaIscB? - 天天要聞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為:研究人員如何「煉」出超強迷你基因編輯器NovaIscB?

引言如果我們可以精確地改寫生命的藍圖,糾正那些導致遺傳疾病的微小錯誤,或者巧妙地調控基因的表達,讓細胞按照我們的意願行事。這不是遙遠的幻想,而是基因編輯技術正在開啟的未來。長期以來,CRISPR-Cas9系統一直是這場革命中最閃耀的明星,它像一把精確的分子剪刀,為研究人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就像任何強...
寧波食品接觸材料測試怎麼辦理? - 天天要聞

寧波食品接觸材料測試怎麼辦理?

現代餐飲業和家庭生活中,食品接觸材料作為直接接觸食物的器具,其材質安全性直接影響消費者健康。根據國際食品安全標準,所有可能與食品接觸的材料都必須經過嚴格檢測,以確保不會向食品遷移有害物質。
「太空鯊魚」黑洞被發現:距地球 6 億光年,偏離星系中心 - 天天要聞

「太空鯊魚」黑洞被發現:距地球 6 億光年,偏離星系中心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美國宇航局(NASA)昨日(5 月 8 日)發布博文,報道稱天文學家藉助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個隱藏在 6 億光年之外的「太空鯊魚」,一個隱秘的超大質量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 100 萬倍。IT之家援引博文介紹,該黑洞不像典型的超大質量黑洞那樣位於星系中心,而是遊盪在星系內部,吞噬任何靠近的恆星...
推進新型研發機構發展 提升創新人才培養效能 - 天天要聞

推進新型研發機構發展 提升創新人才培養效能

研發人員在實驗室研發產品。文丨羅嘉文新質生產力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演進方向,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產力質態。人才既是創新的發起者,也是技術應用的實踐者,是形成新質生產力最活躍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