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最強打工人」:「我快被你們熬幹了!」

2025年03月16日08:10:17 科學 8123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楊茜

體表紅褐色,楔形,體重在1200~1600克。

大家好,我是肝臟。

雖然我外表樸實無華,行事低調,但我在人體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中華成語博大精深,而我能與多個器官結合形成成語,這足以證明我的重要性。例如,肝膽相照、忠肝義膽、肝腦塗地、肝腸寸斷、抓心撓肝……這些成語都彰顯了我的地位。

儘管許多人常把「心肝寶貝」掛在嘴邊,但實際上,他們並未真正把我當作寶貝,反而常常做出傷害我的行為,讓我備受煎熬。

我雖然寡言,但一直是強有力的執行者。然而,沉默並不代表懦弱,也不代表我沒有情緒。

每年的3月18日,是全國愛肝日。只有這一天,我才會高調地站在聚光燈下,為自己發聲。

可是遠遠不夠啊。通過這份自白書,我希望每個人都能看到並真正重視我、愛護我。

人體「最強打工人」:「我快被你們熬幹了!」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於ic photo

威武大將軍全年無休

你知道嗎?我雖然有些「社恐」,但我是人體內臟中最大的器官,佔據腹腔的c位,與膽、腎、胃、腸等器官保持著睦鄰友好的關係。它們常常稱呼我為「大將軍」。這並不是我不謙虛,而是因為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自從出生以來,我就24小時不知疲倦地工作,全年無休。我被譽為「化學加工廠」、「新陳代謝中心」、「解毒大師」。

作為人體內以代謝功能為主的器官,我利用肝細胞施展「魔法」,將人體不斷產生的代謝廢物、腸道細菌的腐敗產物、藥物產物等有毒有害的「垃圾」,轉化為無毒或毒性較小且易於溶解的物質排出體外。

我還是人體消化系統中最大的消化腺,平時輔助產生膽汁,幫助人體吸收脂質和脂溶性維生素。此外,我與「鄰居們」關係密切,尤其是與「膽」,畢竟我們是成語詞典認定的官方cp。胃腸也是我的好夥伴,它們將食物磨碎、吸收後,由我轉化成可供細胞利用的養分。我們分工協作,各司其職,其樂融融。

我具有造血功能,在胎兒時期,我是主要的造血器官。直到成人時期,這一功能才由骨髓取代。但在某些病理情況下,我會恢復造血功能。幾乎所有的凝血因子都由我製造,以調控平衡機體的凝血與抗凝血作用。

我還有免疫功能。我是忠誠的人體「守護者」,建立了強大的免疫屏障,阻止各種細菌病毒的入侵。

沒有痛感難以求救

如此強大的我,也有一個小「瑕疵」:我在痛覺方面非常「遲鈍」。

據說我是唯一沒有痛感神經的器官,在如此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下,我從不喊累,也很少抱怨。

不過,我也不是完全沒有知覺。在我的包膜上分布著一些痛感神經。人們常說:「氣得肝疼。」這並不誇張。當人情緒激動時,我的血流量明顯增加,然後慢慢「變胖」,就會牽扯到包膜上的神經,讓人產生脹呼呼的感覺。

正因為我的「遲鈍」,一旦生病,早期階段人是察覺不到的。如果出現肝區疼痛,或出現背部、右側肩部的放射性疼痛時,問題可能已經嚴重了。說不準是我哪個部位來了「不速之客」,而且大到影響包膜神經以及附近的膈神經。如果是中晚期的腫瘤,那就追悔莫及了。

正因如此,我總是小心行事,默默守護著大家的健康。如果我真的發了脾氣,生了悶氣,出現功能紊亂,許多疾病就會悄然而至,後果將是不可逆的。

酒精藥物脂肪殺傷力強

我如此任勞任怨,卻依然不被看見,甚至有很多傷害我的行為。

我最討厭酒精了。雖說「小酌怡情」,不少人卻以酗酒為樂。酒精進入人體後,很少一部分由胃裡的酶代謝,90%~95%的解毒工作都留給了我。長此以往,我不堪重負,變成了酒精肝,不加以干預,就會演變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研究表明,34%的肝硬化死亡患者和25%的肝癌患者,均與大量飲酒有關。

前不久,因「青海搖」爆火的網紅博主罹患肝癌去世,年僅28歲。去世前他留給廣大網友的忠告很樸素:少熬夜喝酒。

事實上,熬夜帶來的傷害是日積月累的。熬夜會干擾我正常的代謝節律,影響酶的活性,大量有毒有害的物質就會堆積,直接損傷我的細胞。而且,熬夜會影響免疫系統的正常功能,使我的免疫監視和免疫清除能力下降。

是葯三分毒。沒有遵照醫囑的服藥行為,也一直在威脅著我的健康。畢竟藥物的毒性是通過我代謝的,藥物性肝損傷發病率有逐年升高趨勢。在已上市應用的藥物中,有1100種以上具有潛在的肝毒性,幾乎遍及各類藥物。引起肝損傷最常見的藥物包括:傳統中藥、抗結核藥物、抗腫瘤藥物和免疫調節劑等。而傳統中藥、天然葯、保健品、膳食補充劑或草藥和膳食補充劑,人群用藥不規範且較為隨意,又不遵醫囑,對我造成了傷害還不自知。另外,所謂的「護肝片」等保健品,成分複雜,是否能真正地「保護」我,還有待商榷,不要盲目跟風購買。

還有,我很害怕大量的脂肪把我包圍住。脂肪本不是我的敵人,而是我必不可缺的營養。可人體一旦攝入過多脂肪,它們便會將肝細胞圍堵起來,細胞便無法正常地從血液中獲得營養,轉化而來的養分也運不出去,最終缺血而死。脂肪肝影響著全球約30%的人口,脂肪肝並非胖子的專屬,在體檢中也發現了很多瘦子有脂肪肝,這和大量不健康的飲食和不運動有著密切關係。脂肪肝只是開始,一旦發展到肝炎階段,我的健康繼續惡化的風險就大大增加。由於持續的炎症,我會通過肝纖維化進一步進展,為肝硬化體積明顯縮小,質地變硬,表面凹凸不平,布滿結節。到了這時,傷痕纍纍的我,距離罷工就不遠了。

好好呵護小心肝

至此,很多人都會詢問,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好好呵護我呢?

首先要管住嘴、邁開腿。我希望大家減少油炸食品的攝入,也不要大魚大肉,還要禁止酒精攝入、避免誤食發霉變質的食品。要增加新鮮蔬菜水果、優質植物蛋白質以及膳食纖維的攝入。另外,還要儘力避免三餐不定時,以免額外增加我和其他鄰居們的負擔。所有的藥物在入口之前,最好諮詢專業藥師。同時,還要加強運動,控制體重。

其次,保證睡眠,不要熬夜。我排毒代謝是有時間節律的,一般在晚間11點至凌晨1點,這個時間人都在熟睡。如果熬夜,會破壞其正常代謝排毒規律,長時間如此,則會導致我功能失調。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保持情緒穩定,心情舒暢。正如中醫醫學中所講,肝氣宜條達舒暢,肝柔則血和,肝鬱則氣逆。怒則氣上,肝失條達,肝氣就會橫逆。

看到這裡,很多人面露難色。

當我變成又干又硬,沒有彈性,喪失功能時,肝硬化、肝癌這些可怕的字眼緊隨其後,你們哭都來不及了。

請好好待我。一旦我發出一些信號,也請重視,不要諱疾忌醫。

(本文由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唐翠蘭主任醫師審稿)

「轉載請註明出處」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杜克大學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會質疑你的能力 - 天天要聞

杜克大學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會質疑你的能力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據外媒 Neowin 今日報道,美國杜克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儘管 AI 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像 ChatGPT、Claude 和 Gemini 等工具的使用可能會讓同事和經理認為你的能力不足。這項研究題為《使用 AI 工具會遭遇社交評價懲罰》,已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刊登(IT之家附鏈接:點此前往)。研究通過四...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為:研究人員如何「煉」出超強迷你基因編輯器NovaIscB? - 天天要聞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為:研究人員如何「煉」出超強迷你基因編輯器NovaIscB?

引言如果我們可以精確地改寫生命的藍圖,糾正那些導致遺傳疾病的微小錯誤,或者巧妙地調控基因的表達,讓細胞按照我們的意願行事。這不是遙遠的幻想,而是基因編輯技術正在開啟的未來。長期以來,CRISPR-Cas9系統一直是這場革命中最閃耀的明星,它像一把精確的分子剪刀,為研究人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就像任何強...
寧波食品接觸材料測試怎麼辦理? - 天天要聞

寧波食品接觸材料測試怎麼辦理?

現代餐飲業和家庭生活中,食品接觸材料作為直接接觸食物的器具,其材質安全性直接影響消費者健康。根據國際食品安全標準,所有可能與食品接觸的材料都必須經過嚴格檢測,以確保不會向食品遷移有害物質。
「太空鯊魚」黑洞被發現:距地球 6 億光年,偏離星系中心 - 天天要聞

「太空鯊魚」黑洞被發現:距地球 6 億光年,偏離星系中心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美國宇航局(NASA)昨日(5 月 8 日)發布博文,報道稱天文學家藉助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個隱藏在 6 億光年之外的「太空鯊魚」,一個隱秘的超大質量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 100 萬倍。IT之家援引博文介紹,該黑洞不像典型的超大質量黑洞那樣位於星系中心,而是遊盪在星系內部,吞噬任何靠近的恆星...
推進新型研發機構發展 提升創新人才培養效能 - 天天要聞

推進新型研發機構發展 提升創新人才培養效能

研發人員在實驗室研發產品。文丨羅嘉文新質生產力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演進方向,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產力質態。人才既是創新的發起者,也是技術應用的實踐者,是形成新質生產力最活躍的主體。
從科幻走向現實 今年我國腦機介面市場規模將突破38億元 - 天天要聞

從科幻走向現實 今年我國腦機介面市場規模將突破38億元

腦機介面技術,作為「十四五」規劃綱要中重點發展的「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領域的關鍵技術之一,被形象地譽為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的「信息高速公路」。今年以來,隨著人工智慧、神經生物學、感測器等技術提升,「腦機介面」這項聽起來很科幻的技術,正逐步走進我
鋰電池隔膜薄型化對塗布技術的挑戰 - 天天要聞

鋰電池隔膜薄型化對塗布技術的挑戰

當前,鋰電隔膜行業正面臨著技術同質化加劇、產能結構性過剩、價格惡性競爭及產業顛覆性變革的嚴峻複雜形勢。塗覆材料的多元化和塗布工藝的優化創新正在加速推進隔膜產品的迭代升級。為滿足更多應用場景和高能量密度要求的需要,隔膜薄型化漸成趨勢。
「每一次升空都是戰鬥啟航!」 - 天天要聞

「每一次升空都是戰鬥啟航!」

作者 | 傅金泉、常永健、傅琳、羅陳建 等近日,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部開展高強度、跨晝夜實戰化訓練,錘鍊部隊全時域作戰能力。晨光熹微,停機坪上一架架戰機整齊列陣、蓄勢待發。「準備完畢,請示起飛!」隨著塔台指揮員發出指令,數架戰機接續起飛,奔赴目標空域。槳葉飛旋,戰機轟鳴,道道航跡劃破天幕。任務艙內,戰勤...
全國僅剩1隻!懸賞10萬尋找 - 天天要聞

全國僅剩1隻!懸賞10萬尋找

近日「比大熊貓更瀕危的動物全國僅剩1隻」話題在微博上引發廣泛關注斑鱉這一物種進入大家的視野有網友戲稱其為「世界上最孤獨的動物」此後網路上一則「尋找最後的斑鱉,發現活體獎勵10萬元」帖子出現在多個社交平台並引發關注⬇️ ⬇️ ⬇️帖子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