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實把本事亮出來」,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喊話科學家加入

2024年05月17日17:50:43 科學 7313

「紮實把本事亮出來」,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喊話科學家加入 - 天天要聞

2024年是位於東莞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成立6周年的重要節點。6年時光,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在前沿科學研究、公共技術平台、創新樣板工廠、粵港澳交叉科學中心四大核心板塊取得了多項重大進展。 5月16日,南都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廣東主題採訪活動走進東莞,探訪「科技創新+先進位造」的「優才生」——松山湖材料實驗室。

「在科技成果向產業化轉移的死亡谷上架一座鐵索橋!」這是走進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展廳首先映入眼帘的標語。

坐落於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東莞的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成立近6年實踐出一套科研成果產業轉化體制機制,堅持「科技創新+先進位造」特色,推動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是廣東省第一批省實驗室。實驗室引進 25 個創新樣板工廠團隊,直接孵化35家產業化公司,其中18個項目融資超9.2億元、市場估值超50億元,認定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3家,廣東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家。

「先立地,再頂天。」地方辦實驗室和中科院辦所的區別在哪裡?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陳東敏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一頭立地意味著實驗室要快速把國家積累的科技成果推向市場,陳東敏表示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板塊;一頭頂天意味著實驗室根據我國高質量發展新市場的需求,在新材料領域的科學技術問題上,要進一步提煉新的科研課題。

「紮實把本事亮出來」,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喊話科學家加入 - 天天要聞

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陳東敏。

「所以我們既做基礎應用研究,也做轉化研究。」陳東敏提出,作為一個區域性的研究院,主要在於支撐區域的經濟社會發展,尤其是在區域經濟的創新驅動發展方面。

「中國是製造業大國,一種材料的大部分應用在於製造業。因此我們除了注重產品的概念驗證以外,還要去驗證它的可製造性。」

目前,松山湖材料實驗室與東風汽車、中鋁、中建、寶武特冶、中航發、一汽、南方電網、中石化、江蘇芯澄等大型央企、頭部企業及地方所屬「專精特新」企業深度合作,形成松山湖特色的「室企共建聯合工程中心」發展模式,共同攻克產業技術難題;與粵科母基金設立3億規模的新材料投資基金,聯合國投集團設立5.55億規模的創投基金,支持產業轉化。

「紮實把本事亮出來」,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喊話科學家加入 - 天天要聞

實驗室展出的安全型細胞凍存材料。

在展廳內部,25個科研團隊研發出來的新材料整齊陳列:高純銅、單晶銅、單晶二維材料等系列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致力於樹立我國高端銅材旗幟,目前服務客戶包括風華高科、立訊精密等頭部企業;小玻璃瓶中,無dmso的安全型細胞冷凍保存液可以將細胞、組織及器官等生物材料保存於超低溫環境中,使細胞新陳代謝大大減慢甚至停止,成為國際上生物醫學領域未來的發展趨勢;自主研發的納米振動薄膜,填補了國內高端耳機行業一項核心技術的空白……

新材料迭出,源自「優才」匯聚。近年來,東莞加強科創人才引育。初步建立「戰略科學家團隊—省科技領軍人才和科研團隊—科技人才創業—研究生聯合培養」四大科技人才引育工作體系,已成功引進戰略科學家團隊1個、省創新科研團隊40個(居全省地級市第一),吸引了68個科技人才創業項目來莞入庫培育,在莞聯合培養研究生累計達到3744名。以企業人才需求為導向,紮實推進卓越工程師培養,國家卓越工程師創新研究院正式揭牌,建立「企業出題、研究院遴選、高校揭榜」的校企對接機制,凝鍊成可與高校匹配的聯合培養課題。優化外國專家服務,向4905名外籍人才發放來華工作許可證。

對於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的人才吸納,求賢若渴的陳東敏現場「喊話」科學家:「你進來時松山湖提供三到五年全額資助的科研經費,定位非常大,5000萬;出去的時候松山湖幫你融資到5000萬,甚至8000萬。」此外,科學家通過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的影響力還可向銀行申請1:1的投融信用貸款,約為5000萬的無質押貸款。「你根本不需要再去找錢,你需要做的事就是勤勤懇懇,扎紮實實地把本事亮出來,把你的成果轉化成有用的產品工藝,然後認真地建設自己的隊伍,去彌補自己的短板。」

統籌:陳傑生 吳璇

采寫:南都記者 張婷

南都政務新聞部出品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90%稀土中國掌控!美國7000萬賣廠悔斷腸?今我們技術卡它脖子 - 天天要聞

90%稀土中國掌控!美國7000萬賣廠悔斷腸?今我們技術卡它脖子

美國這會兒估計正對著空氣拍大腿。20多年前7000萬美元就賣掉的稀土工廠,現在想花7億都買不回來。更扎心的是,全球90%的稀土話語權攥在咱們手裡,它想造點像樣的東西,還得看咱們臉色。這事兒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稀土這玩意兒,聽著像土裡的稀罕物,
清華大學韓敏芳教授團隊:從實驗室到應用轉化,高性能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理論與實踐 - 天天要聞

清華大學韓敏芳教授團隊:從實驗室到應用轉化,高性能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理論與實踐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作為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轉換技術,近年來受到了廣泛關注。其高能量轉換效率和廣泛的燃料適應性使其在能源領域具備了獨特的優勢,特別是在分散式發電、攜帶型能源裝置和大型電力系統等方面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平板式SOFC電池堆重複單元(CRU)及千瓦級電堆實物圖▲ 2011~2020 年全球SO...
顛覆醫學!AI幫助無精男喜當爹,800萬掃描找出3個生命火種 - 天天要聞

顛覆醫學!AI幫助無精男喜當爹,800萬掃描找出3個生命火種

專註AIGC領域的專業社區,關注微軟&OpenAI、百度文心一言、訊飛星火等大語言模型(LLM)的發展和應用落地,聚焦LLM的市場研究和AIGC開發者生態,歡迎關注!全球著名媒體CNN消息,一對國外夫婦飽受18年不孕不育折磨,主要原因是丈夫患有無精症,精液中無法檢測到精子,而這是導致男性不育的罕見病症之一。在傳統檢查中,即使...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 天天要聞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7月7日,小暑,迎風穿夏,尋覓清涼。「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夏天開始變得潮濕悶熱,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也快到來。在過去10年,從2015年至2024年,連續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僅30天,是近10年來最短的一次。酷熱還沒真正開始,暑意已經蔓延。此時,尋一處清涼,成了夏...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 天天要聞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7月5日一早,雨過天晴。懷柔科學城新質生產力創造中心門前,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畢業生們正帶著家人走下大巴車,準備進展廳「探秘」——這是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畢業典禮走進「一城兩都」活動的首站。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新華社記者劉禎7月的北京,驕陽似火。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的運動場座無虛席,熱烈的氛圍比驕陽更勝。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度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這裡舉行。萬餘名畢業生即將從這個被稱作「離科學最近的地方」啟程,奔赴各自的科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