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世衛組織首次明確「空氣傳播」定義,飛沫與氣溶膠無需區分

2024年04月29日05:11:59 科學 6158

世界衛生組織(who)與500名跨學科領域的專家首次就傳染性疾病「通過空氣傳播」的定義達成一致,新冠病毒就屬於此類傳播方式。

世衛組織4月18日發布一份技術文件得出結論:當傳染病的主要傳播類型涉及病原體通過空氣或空氣懸浮物傳播時,可以被描述為「通過空氣」傳播,「空氣傳播」是指傳染性呼吸道顆粒(例如咳嗽或打噴嚏時產生的顆粒物)排入空氣中,並進入吸入這些顆粒的另一個人的呼吸道。

值得注意的是,新的定義摒棄了過去用傳播物顆粒的大小定義傳染病是通過「飛沫」傳播還是「氣溶膠」傳播的方式,並將「飛沫」和「氣溶膠」統一歸於「通過空氣傳播」。

科普|世衛組織首次明確「空氣傳播」定義,飛沫與氣溶膠無需區分 - 天天要聞

世衛組織首席科學家傑里米·法勒(jeremy farrar)周四在一份視頻聲明中表示,當人們說「氣溶膠」或者說「通過空氣」時,無論是工程師、臨床醫生、護士還是公共衛生人員,都能明白意思是一樣的,這實際上涵蓋了許多通過空氣傳播的呼吸道感染。他認為,這一定義是「歷史性的」。

在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初期,數百名氣溶膠科學家曾公開抱怨該機構未能警告人們病毒可能「通過空氣」傳播的風險。

2020年7月,世衛組織首次表示,有證據表明新冠病毒可以「通過空氣」傳播,但針對「空氣傳播」的定義仍存在長期分歧。因此,達成這種共識的必要性顯而易見。

近500名專家為新的定義做出貢獻,其中包括物理學家、公共衛生專業人士和工程師。

歷來,公共衛生機構在宣布傳染病是否通過空氣傳播之前都需要非常謹慎,並提供高水平的證據,因為這意味著非常嚴格的遏制措施;根據新的定義標準,還應考慮傳染病的暴露風險和疾病嚴重程度。

世衛組織表示,定義傳染病的傳播方式,是研究如何更好地預防傳染病的第一步,無論是針對新冠、麻疹等現有傳染病還是針對未來的大流行威脅。

「這份報告很重要,因為它將能夠與公眾就病原體傳播以及如何降低傳播風險進行更好、更清晰的溝通。」世衛組織諮詢小組成員、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氣溶膠科學家兼教授林賽·馬爾(linsey marr)在一份郵件聲明中稱。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梅爾曼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教授斯蒂芬·莫爾斯 (stephen morse) 表示,新的定義「是一個進步」,人們曾在新冠病毒是通過「飛沫」還是「氣溶膠」傳播的爭論上浪費了太多時間。

一位中國公共衛生專家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飛沫」和「氣溶膠」兩者無需加以嚴格區分,因為通常情況下兩種顆粒物的傳播是共存的。他同時指出,該定義的明確主要幫助澄清了長期認知上的困惑,對於疾病的防控而言,不會產生較大影響。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廣東啟動2024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系列活動 - 天天要聞

廣東啟動2024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系列活動

5月19日,以「生物多樣性,你我共參與」為主題的「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在廣州舉辦,本次活動由廣東省林業局、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廣州市生態環境局聯合主辦。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目前廣東在全省同步啟動2024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系列活動,各地通過開展生態徒步行、野生動植物標本展、生物多樣性科學畫...
人工智慧如何運用於數學、腦科學、生物醫藥?三位院士這樣說 - 天天要聞

人工智慧如何運用於數學、腦科學、生物醫藥?三位院士這樣說

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各學科與AI技術的合作為其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18日舉行的上海復旦大學校友會成立四十周年大會暨首屆科技文化節開幕式上,三位中國科學院院士與人工智慧專家圍繞AI與數學、腦科學、生物醫藥的融合運用展開對話。 左一到左五分別為: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數字經濟研究執行負責人楊燕青,中國...
日本東京地方法院駁回AI「發明」專利申請:發明人僅限於人類 - 天天要聞

日本東京地方法院駁回AI「發明」專利申請:發明人僅限於人類

IT之家 5 月 19 日消息,據 NHK 報道,當地時間周五,日本東京地方法院就 AI「發明」的設備是否能獲得專利一事作出裁決 —— 以「發明人必須是人類」為由,裁定不為其授予專利。據報道,居住在美國的原告為人工智慧自主發明的設備申請專利,發明人的名字卻是「自主發明本產品的人工智慧 DABUS」。早在三年前,專利局就已經...
追江豚|銅陵張明浩:將綠水青山留給下一代 - 天天要聞

追江豚|銅陵張明浩:將綠水青山留給下一代

「我曾經親眼看著白鱀豚的離去,現在絕對不能讓江豚離開我們了。」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張明浩就開始從事長江野生動物保護。三十年來,張明浩經歷了過度捕撈、水質污染,最嚴重的時候銅陵江面幾乎無魚可釣。如今,隨著長江十年禁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江面上魚群嬉戲,代表長江生態的物種江豚再度歸來。「目前在銅陵...
全球首例古潛山裸眼側鑽分支井技術在中國氣田應用 - 天天要聞

全球首例古潛山裸眼側鑽分支井技術在中國氣田應用

中新社天津5月19日電 (王在御 王君妍)記者19日從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獲悉,全球首例古潛山裸眼側鑽分支井技術在中國首個千億方大氣田——渤中19-6凝析氣田成功應用,標誌著中國在深層潛山油氣藏開發方面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抗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召開 - 天天要聞

抗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召開

「面向AI爆髮帶來的極大算力需求,對RISC-V的需求也將快速增加。」在5月18日舉行的「2024年抗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學術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CPU架構對晶元設計全產業鏈都具有重要影響,入選《MIT科技評論》十大突破性技術的RISC-V,因其模塊化、可定製化、靈活開源等特點,正進入高速發展階段。2024年抗量...
馬斯克最新動作:正式開始招募第二個接受腦機植入的受試者 - 天天要聞

馬斯克最新動作:正式開始招募第二個接受腦機植入的受試者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當地時間17日,腦機介面公司「神經連接」創始人馬斯克宣布,繼年初首個參與該公司腦機設備植入實驗的患者手術成功100天後,正式開始招募第二個接受腦機植入的受試者。今年1月,公司完成首例腦機介面設備的人體植入手術。
聘科學家擔任中小學科學副校長,此外,上海青少年科創教育還能做些啥? - 天天要聞

聘科學家擔任中小學科學副校長,此外,上海青少年科創教育還能做些啥?

圖說:科學大咖接過聘書,採訪對象供圖(下同)上海市第十九屆青少年科技節今天下午在張江科學會堂啟動。啟動儀式上,10位院士、教授、科學家等收到了特別的聘書——他們將為10所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範校擔任「科學副校長」。他們中,既有來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薛永祺、上海航天局副局長李昕、復旦大學希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