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月球車為什麼一天就能走8米,中國玉兔號972天才走118.9米?

2024年04月17日12:45:23 科學 1110

壞了,真給印度人裝到了,早在2023年8月份的時候,印度的「月船3號」執行探月任務,曾創下了一天走8米的記錄。

印度月球車為什麼一天就能走8米,中國玉兔號972天才走118.9米? - 天天要聞

中國在2013年成功登陸月球的玉兔號,花費了972天才走了118.9米。

這不?就有外媒大做文章,聲稱中國技不如人,事實真是如此嗎?

月船3號情況如何

咱們雖然平時喜歡調侃三哥,但他們航天領域真不是開玩笑的,月船3號成功登陸月球,標誌著他們已經成為世界上第四個實現月球著陸的國家。

印度月球車為什麼一天就能走8米,中國玉兔號972天才走118.9米? - 天天要聞

在印度的前邊還有美國蘇聯、中國,在這一方面,甚至要比歐洲都得更好。

在2023年8月23日的時候,月船3號成功在月球南極附近著陸,而且還是首個在該地區著陸的國家。

這一個成就沒啥好說的,畢竟現在人類對於月球的探索太少了,隨便選個地方著陸,都能夠成為「首個」。

而且月球南極著陸沒啥太大的含金量,畢竟月船3號著陸地點是在南緯69.373°、東經32.319°,嚴格來說算是月球正面,真正有含金量的是月球背面著陸。

印度月球車為什麼一天就能走8米,中國玉兔號972天才走118.9米? - 天天要聞

【月船3號飛行和著落情況】

在短短的幾個小時內,月船3號就和印度指揮中心建立了聯繫,並從著陸器駛向月球表面。

月船3號一直往前走,期間斷斷續續搜集表面的物質,到9月2日的時候,月船3號已經走出了100米以上,算下來每天走的距離就有8米。

此後因為缺乏電力,月船3號不得不陷入休眠狀態。

整體來看,印度此次的登月在人類歷史上確實是一個壯舉,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人類對於月球的認知,這一點不可否認。

印度月球車為什麼一天就能走8米,中國玉兔號972天才走118.9米? - 天天要聞

【月船3號結構】

另外一邊,中國的玉兔號,也就是我國首個月球車,在月球上工作了972天,卻僅僅走了100多米,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玉兔號啥情況

玉兔號的登陸時間要比印度這邊早了大約10年,在2013年的時候,嫦娥三號探測器就帶著玉兔號順利抵達月球表面。

玉兔號的著陸地點選在了月球的「虹灣區」,這裡也被人們稱為月海,因早期人們觀測的月坑,認為是海得名。

印度月球車為什麼一天就能走8米,中國玉兔號972天才走118.9米? - 天天要聞

同樣的,虹灣區屬於月球正面,它是一個直徑約為160公里的巨型隕石撞擊坑,相對來說地勢平坦,有利於著陸器著陸。

而且,該地區沒有被其他國家探測過,擁有較大的科研價值。

為了進一步增加人類對於月球的認知,在玉兔號上搭載了專用的月球雷達,其發射的雷達波可以探測10米到30米的月球土壤結構,甚至可以直接對月球地表下100米的地方進行探測

從這裡來看,玉兔號之所以要比月船三號跑得更慢的第一個原因,就是它那更加繁雜的任務。

印度月球車為什麼一天就能走8米,中國玉兔號972天才走118.9米? - 天天要聞

因為雷達系統對於電力的要求很高,如果我們想要探測月球土壤深層,就需要玉兔號的雷達系統全開。

這就要求玉兔號犧牲一部分推力的電力,來換取探索工作的持續進行。

而且,這個任務是斷斷續續進行的,因為玉兔號的電力來源主要是太陽能板,只有在攝取足夠多的電能之後,才能持續為雷達供能。

相對來說,月船三號沒有執行大範圍的探索任務,而是更多地集中在小範圍的攝影、物質採集等方面的工作。

印度月球車為什麼一天就能走8米,中國玉兔號972天才走118.9米? - 天天要聞

因此,在動力系統方面,會有更多的電力支持,跑起來自然也就更快。

大家要知道,月球的自轉和周轉周期相同,月球上的一個晝夜,相當於地球上的27個晝夜。

換句話說,當月球的虹灣區陷入夜間的時候,玉兔號就得陷入到「冬眠」,等27天陽光重新照射之後,才能重啟。

而且在這個重啟的過程當中,也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喚醒,沉睡之前也需要準備。

印度月球車為什麼一天就能走8米,中國玉兔號972天才走118.9米? - 天天要聞

這樣斷斷續續下來,所花費的時間實在是不少,於是我們乾脆將其作為一項長期的月球探索工作

月船三號這邊講究的是一個一氣呵成,利用月球南極的晝間,其飛船不斷崛起能源,供給探索工作。

此後夜間來臨,月船三號陷入沉睡,結束之後,印度曾試圖將其喚醒,但沒有結果。

比印度更優秀

再有一點就是,在2014年的時候,玉兔號受到月球表面複雜環境的影響,在沉眠結束之後內部出現異常。

印度月球車為什麼一天就能走8米,中國玉兔號972天才走118.9米? - 天天要聞

【玉兔號模型】

對此,專家展開了排查工作,在此期間耽擱了很長一段時間,半年之後,玉兔號才重新被喚醒,但好在部分功能沒有出現問題,能夠正常工作。

這倒不是說我們技術不行,而是在寒冷的夜間,月球表面溫度低至零下180攝氏度,就算美俄的登陸器,也有可能會出現問題。

就這樣磕磕絆絆,玉兔號在2016年7月31日的晚上停止工作,從登陸到最終停工,一共工作了972天,已經算是超額完成任務。

作為玉兔號的後繼型號,我國玉兔二號已經實現了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背面的壯舉

印度月球車為什麼一天就能走8米,中國玉兔號972天才走118.9米? - 天天要聞

月球背面不僅有著更加複雜的環境,不利於登陸器登陸,而且還阻礙實時通訊系統,難度之大難以想像。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玉兔二號在艾肯盆地的馮卡門撞擊坑登陸,截至2022年的時候累積行走距離約1239.88米,如今已成為人類在月面工作時間最長的月球車。

未來中國可能還會有玉兔三號登陸器,它究竟會帶給我們怎樣的驚喜呢?讓我們一同期待!


參考資料:

【1】中國新聞網《玉兔號設計壽命已滿:距離著陸器20米 無法動彈》

【2】新華社《印度「月船3號」探測器在月球南極附近表面發現硫等多種物質》

【3】中國政府網《嫦娥三號的新使命、新挑戰、新看點》

【4】中國新聞網《「玉兔號」月球車:耐極溫 可避障 能爬坡》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戴瓊海院士:三大「奇點」或決定人工智慧未來突破 - 天天要聞

戴瓊海院士:三大「奇點」或決定人工智慧未來突破

7月6日,中國人工智慧學會理事長、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戴瓊海在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協年會主論壇演講中指出,人工智慧確定的趨勢是走向通用智能,不確定的三大奇點將帶來未來人工智慧的變革。人工智慧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加快發展新一代...
科學家警告數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會爆發,爆發威力更大 - 天天要聞

科學家警告數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會爆發,爆發威力更大

近年來,義大利和印度尼西亞等地發生了多次引人注目的火山噴發。近日,專家警告,隨著氣候變化的影響,全球數百座休眠火山可能變得更加活躍,甚至發生噴發。來自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人員表示,融化的冰川可能正在悄悄為未來更具爆炸性和更頻繁的火山噴發埋下伏筆。「冰川通常會抑制下方火山的噴發量,」 研究...
【公共資料庫挖掘】牙線竟含「永久化學物」?6千人大數據揭秘真相!更揭示科研新捷徑 - 天天要聞

【公共資料庫挖掘】牙線竟含「永久化學物」?6千人大數據揭秘真相!更揭示科研新捷徑

利用公共資料庫發現牙線使用與全氟烷基和多氟烷基物質(PFAS)的複雜關係,看懂「挖數據」發文的黃金機會!關心健康的你,可能聽說過PFAS,一類被稱為「永久化學物」的有害物質,因其在環境和人體中極難降解而備受關注。它們存在於不粘鍋、防水服、食品包裝等眾多產品中。那麼,我們每天使用的牙線,是否也可能成為PFAS的暴...
【野聊聊氣象】「燒烤」or 蒸煮」 - 天天要聞

【野聊聊氣象】「燒烤」or 蒸煮」

【來源:黃山交通旅遊廣播】各位好,我是小野。昨天,我們進入了夏季的第五個節氣——小暑。此時,暑氣正濃、高溫頻發,南北方有的「蒸煮」有的「燒烤」,咱們黃山就好了,二者皆有。繼昨天「燒烤」之後, 受「丹娜絲」影響,周四之前我市將有一次風雨過程,
其實,《流浪地球》根本不需要「韓子昂」 - 天天要聞

其實,《流浪地球》根本不需要「韓子昂」

在電影《流浪地球》里,韓子昂作為重型卡車的高級駕駛員,執行著運送發動機推動燃料火石的任務。然而,《流浪地球》還是落後現實了。在內蒙古伊敏露天煤礦,重型卡車根本不需要韓子昂。幾百輛由中國華能、徐工集團、國家電網、華為聯合出品的全國首型取消駕駛室的純電無人礦卡——「華能睿馳」礦卡正在伊敏煤礦同時「打工」...
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孫大業逝世,享年88歲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孫大業逝世,享年88歲

訃告 | 沉痛悼念中國科學院院士孫大業先生中國科學院院士、細胞生物學家、無黨派代表人士、河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孫大業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18時14分在石家莊逝世,享年88歲。孫大業先生,1937年7月生於浙江杭州,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長,不負驕陽 - 天天要聞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長,不負驕陽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今天我們迎來夏天的第五個節氣小暑標誌著盛夏的登場俗話說:「小暑過,每日熱三分」小暑節氣期間正好趕上入伏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啟「蒸煮模式」這一時節,暑氣蒸騰全國從南到北,正是荷花競相盛放之時偶有清風拂過,滿塘荷香給炎熱的夏季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