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來襲,每天在每平方米地面撒下超過10萬顆微塑料

2024年03月22日10:05:04 科學 1409

颶風來襲,每天在每平方米地面撒下超過10萬顆微塑料 - 天天要聞

颶風拉里(圖片來源:MEGAN MCARTHUR)

2021年8月30日,一個起源於非洲西海岸沿海地區的熱帶低壓,逐漸發展成了一場颶風——颶風拉里(Hurricane Larry)。9月4日,拉里在大西洋中部達到了4級(風速達到178~208千米/小時)。隨後它穿過百慕大東部,於9月11日凌晨在加拿大紐芬蘭島(Newfoundland)的大博納灣登陸

就在紐芬蘭居民忙著應對和躲避颶風的時候,位於登陸地點130千米外的一群科學家卻興奮了起來,他們正充滿期待地迎接著颶風拉里的到來

紐芬蘭島人口密度極低(1.4人/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區人煙稀少且工業發展十分有限,因此很少有人類活動導致的環境污染。而颶風拉里在登陸紐芬蘭之前的路徑都在海上,沒有到達過主要的陸地區域。對這群科學家來說,這是研究一個重要問題的極佳機會:從海洋來的颶風,能給陸地帶來多少微塑料?

颶風來襲,每天在每平方米地面撒下超過10萬顆微塑料 - 天天要聞

紐芬蘭之景(圖片來源:Tango7174 - CC BY-SA 4.0)

從海洋到大氣,又回到陸地

微塑料是指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顆粒,在有人類活動的地方几乎隨處可見。任何塑料製品的使用、生產、丟棄過程都可能產生微塑料。陸地上產生的微塑料顆粒可能進入河流,最終又流入海洋。此外,航運和捕魚等人類海上產業也可能為海洋帶來微塑料。

颶風來襲,每天在每平方米地面撒下超過10萬顆微塑料 - 天天要聞

海洋中的微塑料(圖片來源:unsplash)

此前,很多科學家都認為,當塑料進入了海洋,會一直隨著洋流流動。在此過程中,微塑料可能會被海洋生物吸收,或是沉入海底。除非是在偶然之間又被洋流衝上海灘,否則它們會長期留在海洋。

但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比起被洋流沖回海岸,海洋微塑料還有更高效的方式回到陸地。比如,一些塑料顆粒可以通過海洋中氣泡的破裂或海浪的作用進入海洋上空的大氣,這些微塑料的尺寸和密度較小,可以被大氣帶到很遠的地方,其中一部分就可能被帶回陸地

颶風來襲,每天在每平方米地面撒下超過10萬顆微塑料 - 天天要聞

海洋中的微塑料可能通過氣泡和海浪進入空氣(圖片來源:Allen et al,2020)

而像拉里這樣的強颶風,可能會加劇上述過程,讓更多的微塑料從海洋進入空氣。而這些含有微塑料的空氣會隨颶風一起移動,在颶風遇到陸地或較冷的水域開始減弱時,其中懸浮的微塑料就可能通過強降雨等方式回到陸地。

那麼,颶風拉里給紐芬蘭帶去了多少微塑料呢?

每天每平方米撒下數萬微塑料

這些在紐芬蘭等待颶風的研究者,在開闊地面上放置了一個直徑200毫米、高1米的玻璃收集裝置,並用木樁將它緊緊地固定在地面上。裝置內有一些超純水,可以捕獲從空氣到達地面的物質,包括微塑料。在颶風達到這個裝置所在區域之前、之中和之後的幾天里,研究者每隔六個小時,就會收集一次裝置內的樣本,並換上新的超純水為下一次收集做準備。

颶風來襲,每天在每平方米地面撒下超過10萬顆微塑料 - 天天要聞

研究所使用的樣本收集裝置(圖片來源:Dalhousie University)

在9月9日到9月12日的時間裡,他們一共收集到了11份樣本。結果發現,在颶風路過採樣點區域之前或之後,每天每平方米的微塑料顆粒數量在700到3000粒之間,而在颶風拉里經過採樣區域時,每天每平方米落下的微塑料顆粒數量最多達到了113 569(±29 215)粒。而實際數量可能比這個測量的數據還要高,因為這項研究沒辦法統計直徑小於1.2微米的微塑料顆粒。

從樣本里收集到的微塑料中,含量最多的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這種塑料成分常被用于海洋工業活動,因為它能抵抗來自藻類或海洋細菌的生物污損(biofouling,生物附著在材料上使其性能下降或損壞)。其次是丙烯酸(acrylic)和聚酯(PES),主要來源是服裝中的合成纖維,這意味著這些微粒很可能是從陸地廢水到達海洋中的。

對颶風路線的分析表明,颶風拉里在抵達樣本收集點的48小時內,很可能經過了北大西洋馬尾藻海(Sargasso Sea)的垃圾帶,該區域海面微塑料濃度達到了每平方千米580 000粒。這種巨大海洋垃圾帶是由於洋流將海洋微塑料帶到世界各地,並集中在流渦(gyre,大尺度海水閉合環流)中形成的。

颶風拉里也掠過了拉布拉多洋流(Labrador Current),而拉布拉多洋流帶來了來自北冰洋的海水。而即便是北冰洋下7米深的水域中,大於50微米微塑料的濃度也達到了每平方米282粒

微塑料循環

紐芬蘭是個人煙罕至的地方,本該保持著原始自然的美麗,遠離人類的污染,但颶風拉里卻能在這個地方每天每平方米撒下數萬粒微塑料。紐芬蘭有著許多湖泊,許多微塑料可能落入了這些湖泊中。而由於湖泊的流入流出有限,這些微塑料可能會在其中停留很長時間,影響湖泊中的生態系統

但紐芬蘭並不是唯一被微塑料入侵的自然之境,此前也有研究在偏遠山區中檢測到來自大城市的微塑料。甚至在遠離人類活動的國家公園和自然保護地內,都出現了微塑料的痕迹。在2020年發表於《科學》(Science)的一項報告顯示,每年有超過122噸微塑料沉積在美國西部的保護地里。更為離譜的是,科學家甚至在北極的雪中也檢測到了微塑料的存在

颶風來襲,每天在每平方米地面撒下超過10萬顆微塑料 - 天天要聞

美國國家公園和其它野外保護地中的微塑料(圖片來源:Brahney et al,2020)

越來越多的科學家認為,環境中微塑料顆粒的流動,就和氮循環、碳循環和水循環一樣,已經形成了一種新的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微塑料循環

地面上的微塑料可能進入大氣中,也可能滲入地層,遷移到地下水和地表水中。水中的微塑料也可能轉移到空氣中,或者成為沉積物,或流向海洋等其它下游生態系統。存在於各種環境中的微塑料,又可能會被該生態環境中的生物攝入,從而影響生態系統。微塑料還可能沿食物鏈和食物網向更高營養級傳遞,不過目前還缺乏相關的系統研究。

颶風來襲,每天在每平方米地面撒下超過10萬顆微塑料 - 天天要聞

微塑料循環(圖片來源:Rochman & Hoellein,2020/Science)

但至少有一點比較明確:我們人類活動頻繁的區域,微塑料已經無處不在了。就算完全不使用塑料製品(雖然這是個很不現實的假設),空氣和水源中的微塑料也可能隨著呼吸和飲食進入我們的身體。

雖然目前相關研究還比較初步,但已經有許多證據表明,微塑料會對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健康造成潛在危害。在更大尺度上,微塑料還可能對氣候產生大規模影響。比如被分解後產生溫室氣體,加速全球變暖;影響大氣對輻射的吸收和散射,從而影響大氣層熱量傳遞;影響雲的形成,從而影響降水模式……

所以,微塑料大概已經是這個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吧。

中國工程科技知識中心是經國家批准建設的國家工程科技領域信息匯聚中心、數據挖掘中心和知識服務中心。

知識中心網址:
https://www.ckcest.cn/entry/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上海光源開放15年 「鸚鵡螺」持續服務科研團隊產出重大成果 - 天天要聞

上海光源開放15年 「鸚鵡螺」持續服務科研團隊產出重大成果

圖說:空中俯瞰位於上海張江科學城的上海光源 新民晚報記者 陶磊 攝上海光源,服務用戶15年了!它可以加上很多很多形容詞:外形酷似鸚鵡螺、出現在上海初三化學教材封面、中國大陸第一台第三代同步輻射光源……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光源科學中心主任趙振堂自豪地說,上海光源目前有34條束線和46個實驗站服務用戶實驗,已進...
揭秘三隻羊參與電音節主辦方 三隻羊參與電音節主辦方僅7人蔘保 - 天天要聞

揭秘三隻羊參與電音節主辦方 三隻羊參與電音節主辦方僅7人蔘保

據媒體報道,近日,網紅瘋狂小楊哥參與舉辦的合肥電音節被指宰客,一瓶純凈水賣20元,場外不足十元的紅牛進場後漲到28元一瓶。公開信息顯示,此次電音節由三隻羊集團聯合武漢鐵樹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辦,安徽博文娛樂有限公司承辦。天眼查App顯示,電音節主辦方武漢鐵樹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成立於2019年12月,法定代表人為劉秀...
學術創新中的問題意識與價值立場——評董天策教授《提要探微:新聞傳播理論縱橫》 - 天天要聞

學術創新中的問題意識與價值立場——評董天策教授《提要探微:新聞傳播理論縱橫》

□劉丹凌摘要董天策教授的論文集《提要探微:新聞傳播理論縱橫》,既有對新聞傳播學科體系、知識生產與邊界工作的廣邃思考,亦有對新聞策劃、媒介事件、演算法倫理、網路公共事件等微觀問題的深刻洞見;既有對新聞傳播學術脈絡的耙梳與承繼,亦有對研究方法創新、研究範式融合與中層理論深化的自覺與追求;既有在全球視野中審...
最大級別!太陽耀斑爆發,6天接連4次!密切跟蹤! - 天天要聞

最大級別!太陽耀斑爆發,6天接連4次!密切跟蹤!

今年5月,能量強度達到最大級別的「X級」太陽耀斑已經爆發4次。作為太陽表面的強烈能量噴發,近期頻繁爆發的太陽耀斑對生活有哪些影響?我們需要擔心嗎?  強太陽耀斑6天內4次爆發  記者梳理髮現,本月已爆發了4次X級太陽耀斑。  北京時間5月3日10時22分,太陽爆發了5月第一次強耀斑(X1.6級)。  5月5日又爆發了兩...
有望成為首款!突破性雙特異性抗體獲FDA優先審評資格 - 天天要聞

有望成為首款!突破性雙特異性抗體獲FDA優先審評資格

▎葯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Merus公司今日宣布,美國FDA已接受為雙特異性抗體zenocutuzumab(Zeno)遞交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並授予其優先審評資格,用於治療神經調節蛋白1融合陽性(NRG1+)非小細胞肺癌(NSCLC)和胰腺癌(PDAC)患者。新聞稿指出,如果獲得批准,Zeno有望成為首款治療NRG1陽性癌症的靶向療法。這一BL...
廣電網路躲不掉「灰犀牛」? - 天天要聞

廣電網路躲不掉「灰犀牛」?

每經記者:夏子博    每經編輯:賀娟娟「黑天鵝」和「灰犀牛」是一對財經領域常見辭彙,「黑天鵝」常比喻難以預見性的突發事件,灰犀牛事件則是在早有警示信號和跡象後出現的大概率事件。而將灰犀牛危機用在廣電運營領域,恰當又不恰當,因為一眾廣電運營商們不僅已經看見了「灰犀牛」,甚至已經被衝撞的「七葷八素」。...
我國發布太陽耀斑預警,會影響正常生活嗎? - 天天要聞

我國發布太陽耀斑預警,會影響正常生活嗎?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發布耀斑黃色預警,北京時間2024年5月5日14時01分,太陽爆發了一個強耀斑(X1.3級),該事件發生時我國處於白天,耀斑對我國上空電離層產生了影響。預計未來三天,仍有可能爆發M級甚至X級以上耀斑。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將密切跟蹤事件發展,及時發布預報預警信息。5月5日下午,相關話題登上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