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公園的湖冰沒有像其他地方一樣融化

2024年04月29日03:25:04 科學 1253

根據懷俄明大學科學家領導的最新研究,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即使在地區氣溫不斷上升的情況下,黃石湖每年被冰覆蓋的時間仍然保持不變。科學家們在發表於《環境研究快報》(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雜誌上的一篇新論文中指出,這是一個出乎意料的發現,因為全球大多數湖泊的冰蓋持續時間都在縮短。

黃石公園的湖冰沒有像其他地方一樣融化 - 天天要聞

黃石湖是北美最大的高海拔湖泊,每年 12 月底或 1 月初完全結冰,通常在 5 月底或 6 月初解凍。在上個世紀,儘管該地區的氣溫不斷升高,但冰層覆蓋的時間卻沒有改變。圖片來源:盧沙-特龍斯塔德

華盛頓大學懷俄明州自然多樣性資料庫和動物學生理學系的首席無脊椎動物學家 Lusha Tronstad 和現任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教師的前華大博士後研究員 Isabella Oleksy 領導的科學家們寫道:"我們的研究表明,與預期相反,黃石湖的冰層物候對氣候變化具有獨特的抵抗力。黃石湖一成不變的冰層物候與北半球的類似湖泊形成了鮮明對比"。

參與這項研究的其他研究人員來自猶他州立大學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和科羅拉多梅薩大學。

黃石湖位於海拔 7733 英尺的黃石國家公園中心地帶,是北美最大的高海拔湖泊,長約 20 英里,寬約 14 英里,面積達 132 平方英里。它在 12 月底或 1 月初完全結冰,通常在 5 月底或 6 月初解凍。

自 1927 年以來,湖村護林站的工作人員每年都會記錄該湖的結冰日期,而結冰日期則從 1931 年開始記錄。除了研究這些記錄,科學家們還分析了 1927-2022 年同期的氣候數據,包括氣溫和降水量。他們還將黃石湖的數據與北歐七個類似的湖泊進行了比較。

研究人員說,黃石湖冰蓋的持續時間沒有發生長期變化是出乎意料的,因為黃石地區的氣候已經變暖。自 1950 年以來,整個大黃石生態系統的年氣溫上升了 1.8華氏度。這種變化在黃石湖的高海拔地區尤為明顯,1980-2018 年間,那裡的氣溫上升了約 2.5 華氏度。

科學家們在談到黃石湖的氣溫時寫道:"利用當地的氣象數據,我們發現了夏季、秋季和春季氣溫升高的一些證據,主要是在過去的三十年里。鑒於氣溫在推動冰的形成和破裂方面的關鍵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沒有發現冰的物候發生相應變化的證據。"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明顯的差異?

科學家們說,秋季最低氣溫(對預測冰的形成很重要)的上升速度可能沒有該地區整體氣溫的上升速度快,但更有可能的解釋是,黃石湖降雪量的增加起到了緩衝變暖天氣的作用。

積雪,尤其是春季的積雪,會延遲冰層的破裂。研究顯示,黃石湖的累積春雪與冰期延遲密切相關,在上個世紀,黃石湖的累積春雪幾乎翻了一番。總體而言,黃石湖春季和秋季的降水量有所增加。這與南部的上綠河流域不同,那裡的高海拔地區降雪量有所減少或相對穩定。

研究人員寫道:"當地降水量的變化,尤其是秋季和春季降雪量的增加,似乎正在緩衝(黃石湖)冰層物候對氣溫變暖的影響。"

但是,科學家們並不確定這種現象會持續多久,因為根據預測,落基山脈高地會持續變暖,降水機制也會發生變化。"我們的研究結果與最近的氣候預測分析相結合,表明黃石湖的冰雪物候突然發生變化的'臨界點'可能即將到來。他們寫道:"這個臨界點將主要源於秋季和春季以雪為主的降水機制向以雨為主的降水機制的持續轉變。

"......春季降雨量的增加尚未造成冰層提前破裂的可察覺的長期趨勢,這可能是因為春季降雪量增加的抵消作用。隨著氣溫進一步升高,秋季和春季降雪量減少,黃石湖的冰層物候可能會迅速發生變化,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會對營養循環、湖泊生產力、漁業和娛樂業造成廣泛影響",科學家們總結道。

編譯來源:ScitechDaily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歷史上最慘的宇航員! - 天天要聞

歷史上最慘的宇航員!

謝爾蓋·克里卡廖夫,這位前蘇聯宇航員的傳奇經歷,無疑是人類航天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的太空生涯跨越了蘇聯和俄羅斯兩個時代,見證了航天科技的飛速發展和國際合作的新篇章。克里卡廖夫不僅以其卓越的航天技術贏得了世界的尊重,更以其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成為了宇航員們心中的楷模。
廣東啟動2024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系列活動 - 天天要聞

廣東啟動2024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系列活動

5月19日,以「生物多樣性,你我共參與」為主題的「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在廣州舉辦,本次活動由廣東省林業局、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廣州市生態環境局聯合主辦。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目前廣東在全省同步啟動2024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系列活動,各地通過開展生態徒步行、野生動植物標本展、生物多樣性科學畫...
人工智慧如何運用於數學、腦科學、生物醫藥?三位院士這樣說 - 天天要聞

人工智慧如何運用於數學、腦科學、生物醫藥?三位院士這樣說

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各學科與AI技術的合作為其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18日舉行的上海復旦大學校友會成立四十周年大會暨首屆科技文化節開幕式上,三位中國科學院院士與人工智慧專家圍繞AI與數學、腦科學、生物醫藥的融合運用展開對話。 左一到左五分別為: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數字經濟研究執行負責人楊燕青,中國...
日本東京地方法院駁回AI「發明」專利申請:發明人僅限於人類 - 天天要聞

日本東京地方法院駁回AI「發明」專利申請:發明人僅限於人類

IT之家 5 月 19 日消息,據 NHK 報道,當地時間周五,日本東京地方法院就 AI「發明」的設備是否能獲得專利一事作出裁決 —— 以「發明人必須是人類」為由,裁定不為其授予專利。據報道,居住在美國的原告為人工智慧自主發明的設備申請專利,發明人的名字卻是「自主發明本產品的人工智慧 DABUS」。早在三年前,專利局就已經...
追江豚|銅陵張明浩:將綠水青山留給下一代 - 天天要聞

追江豚|銅陵張明浩:將綠水青山留給下一代

「我曾經親眼看著白鱀豚的離去,現在絕對不能讓江豚離開我們了。」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張明浩就開始從事長江野生動物保護。三十年來,張明浩經歷了過度捕撈、水質污染,最嚴重的時候銅陵江面幾乎無魚可釣。如今,隨著長江十年禁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江面上魚群嬉戲,代表長江生態的物種江豚再度歸來。「目前在銅陵...
全球首例古潛山裸眼側鑽分支井技術在中國氣田應用 - 天天要聞

全球首例古潛山裸眼側鑽分支井技術在中國氣田應用

中新社天津5月19日電 (王在御 王君妍)記者19日從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獲悉,全球首例古潛山裸眼側鑽分支井技術在中國首個千億方大氣田——渤中19-6凝析氣田成功應用,標誌著中國在深層潛山油氣藏開發方面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抗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召開 - 天天要聞

抗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召開

「面向AI爆髮帶來的極大算力需求,對RISC-V的需求也將快速增加。」在5月18日舉行的「2024年抗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學術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CPU架構對晶元設計全產業鏈都具有重要影響,入選《MIT科技評論》十大突破性技術的RISC-V,因其模塊化、可定製化、靈活開源等特點,正進入高速發展階段。2024年抗量...
馬斯克最新動作:正式開始招募第二個接受腦機植入的受試者 - 天天要聞

馬斯克最新動作:正式開始招募第二個接受腦機植入的受試者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當地時間17日,腦機介面公司「神經連接」創始人馬斯克宣布,繼年初首個參與該公司腦機設備植入實驗的患者手術成功100天後,正式開始招募第二個接受腦機植入的受試者。今年1月,公司完成首例腦機介面設備的人體植入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