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訊)韓聯社1月14日發文稱,中國政府近日已批准向韓國主要電池行業廠商出口球形石墨材料和石墨負極材料成品。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上個月曾表示,自2023年12月1日優化調整石墨物項臨時出口管制措施正式實施以來,中方陸續收到了相關企業的出口申請,商務部依法依規對企業許可申請進行審核並作出決定。
韓聯社14日從韓國工業界獲悉,中方去年12月下旬批准向韓國鋼鐵巨頭posco(浦項制鐵)集團旗下電池材料生產子公司posco future m出口鋰電池負極材料生產所需的球形石墨材料。該公司是韓國唯一一家同時涉足正、負極材料的二次電池材料龍頭企業。
此外,報道稱,中方還批准向韓國三大動力電池企業——lg新能源(lg energy solution)、sk innovation和三星sdi出口石墨負極材料成品。
韓聯社提到,中方去年12月1日起在人造石墨的基礎上,進一步將二次電池負極材料天然石墨等納入管制清單。韓國貿易協會去年10月發布報告,渲染有關「在美設廠的韓國電池企業的出口許可恐被推遲、退回」的擔憂,宣稱因此要加強石墨供應鏈多元化,積極開發可替代石墨的硅基負極材料技術,降低供應風險。
不過,韓聯社今年1月14日援引供應鏈消息人士的說法稱,雖然中國政府已加強對石墨物項的出口管制,但批准了韓企等提交的石墨出口許可申請,「可以說,韓企自華石墨進口過程中暫時沒有出現特別的問題。」
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統計,韓國2022年進口了總價值約2.41億美元的人造和天然石墨,其中93.7%來自中國。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伴隨著電動汽車產業的崛起,車用動力電池產業一躍成為全球新能源領域的「兵家必爭之地」。在韓國政府政策扶持、產業先發競爭優勢的助推下,以lg新能源、sk innovation和三星sdi為代表的韓國電池企業在全球展現了很強的競爭力,但自2021年以來,韓企全球市場佔有率持續下滑。
石墨是生產鋰離子電池所需的重要礦物之一,韓政府多次表達對核心產業品目供應鏈風險的擔憂。去年12月11日,韓國經濟副總理兼企劃財政部長官秋慶鎬主持召開經濟安全供應鏈有關部長級會議時聲稱,近期尿素、石墨、磷酸氫二銨等與核心產業及民生息息相關的品目供應鏈風險加大。這是尹錫悅政府成立以來首次召開有關供應鏈的部長級會議。
韓國政府當時表示,已確保該國的石墨庫存可供3至5個月使用。
根據此前報道,2023年10月20日,中國商務部、海關總署共同發布了關於優化調整石墨物項臨時出口管制措施的公告,決定對商務部、國家國防科工委、海關總署公告2006年第50號(《決定對石墨類相關製品實施臨時出口管制措施》)中所列的物項範圍進行優化調整,對部分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相關措施將自2023年12月1日起正式實施。
2023年11月30日,中國商務部發言人束珏婷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回答有關問題時表示,中方已多次強調,對特定石墨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近期,中國政府依據《出口管制法》規定,經廣泛徵求有關企業和產業界意見,對石墨物項臨時管制措施進行了全面評估,並作出有進有出優化調整的決定,體現了統籌發展和安全的管制理念,不針對任何特定國家和地區,出口符合相關規定的,將予以許可。
束珏婷強調,中方將始終致力於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2023年12月14日,束珏婷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自2023年12月1日優化調整石墨物項臨時出口管制措施正式實施以來,中方陸續收到了相關企業的出口申請。經依法依規審核,已批准了若干符合規定的申請。商務部將繼續依法依規對企業許可申請進行審核並作出決定。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