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下去了!何祚庥老院士,你們放過他吧!

2023年12月01日01:05:10 科學 1990


看不下去了!何祚庥老院士,你們放過他吧! - 天天要聞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


近幾個月以來,何祚庥老院士的情況非常不妙!


何祚庥,中國科學院院士,當今全球唯一的網紅院士。何祚庥老院士自許為當年兩彈元勛于敏氫彈研究團隊的「邊鋒」,于敏「沒有我這個參加革命多年的老黨員的建議,根本不可能調來參加什麼氫彈理論研究工作。」


何祚庥老院士還著重強調:「沒有我這樣的邊鋒的準確的傳球。單靠于敏一個中鋒帶球猛衝,那也是不可能出現於敏的迎門一腳,破門而入。」


意思很明確,沒有何祚庥院士,兩彈元勛于敏不僅參加不了氫彈的研究工作,于敏的氫彈研究也根本出不了成果。


看不下去了!何祚庥老院士,你們放過他吧! - 天天要聞


儘管何祚庥老院士把自己對兩彈一星的功勞描述得很明確,然而,網友們不僅不買賬,認為他是「搶功」不說,還給了他一個「政工院士」的頭銜。


學部委員轉的院士也好,「政工院士」也好,不管怎樣,人家可是國家認可的院士,無所謂。但何祚庥老院士接下來的騷操作卻給他自己招來了眾多網友的聲討。


隨著何祚庥老院士「中國人富起來強起來與毛澤東無關」、「作為核專家,我堅決反對擁有核武器」、「我一直認為中醫中的"陰陽五行"理論完全屬於偽科學」等等奇談怪論的發出,何祚庥老院士在網路上幾乎成了「人人喊打」的對象。


一時之間,網友們連篇累牘對何祚庥老院士進行口誅筆伐。


看不下去了!何祚庥老院士,你們放過他吧! - 天天要聞


看不下去了!何祚庥老院士,你們放過他吧! - 天天要聞


小學生都知道,萬丈高樓平地起。再高的大樓都要從平地修建而起,要把基礎打牢。難道一位堂堂的院士不知道這個理?沒有毛主席當年打下的堅實基礎,怎麼可能有今天的發展成果?何祚庥老院士說「中國人富起來強起來與毛澤東無關」,豈不可笑!?


當年,抗美援朝時期,美國曾試圖用原子彈對付中國人民志願軍,對我國進行核訛詐。抗美援朝結束後,毛主席說:「我們不但要有更多的飛機和大炮,而且還要有原子彈。在今天的世界上,我們要不受人家欺負,就不能沒有那個東西。沒有那個東西,人家就說你不算數。」


後來,即使是在蘇聯拆走專家、美蘇共同對中國卡脖子、進行方方面面封鎖的情況下,在毛主席和中共中央的有力領導下,我國原子彈、氫彈、導彈等尖端武器相繼研製成功。


原子彈、氫彈、導彈等尖端武器的研製成功,極大地提高了我國的戰爭威懾能力,極大地保障了我國的和平建設發展環境,同時,也極大地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看不下去了!何祚庥老院士,你們放過他吧! - 天天要聞


幾十年來,我國人民的和平與安寧、幾十年來的和平建設發展環境,以及今天的發展成果,原子彈、氫彈、導彈等尖端鎮國利器的研製成功,功不可沒!所以說,沒有毛主席當年打下的堅實基礎,怎麼可能有今天的發展成果?


如果當年毛主席不堅持在艱難困苦的情況下主張研製原子彈、氫彈等尖端武器,你何祚庥怎麼可能進入兩彈元勛于敏們的團隊?你何祚庥又怎麼可能成為中國科學院「政工院士」?虧你還「堅決反對擁有核武器」。


再說,在晶元都受到美國卡脖子的今天,如果當年毛主席在艱難困苦中不主導研製出原子彈、氫彈,在韜光養晦有錢的今天,美國會讓你研製嗎?


小學生都懂得,吃水不忘挖井人。難道一位堂堂的院士不知道這個理?


看不下去了!何祚庥老院士,你們放過他吧! - 天天要聞


何祚庥老院士一直認為中醫中的「陰陽五行」理論完全屬於「偽科學」。何祚庥老院士的言論不免讓人想起曾經聲勢浩大的「反中醫協會」,有很多網友認為「反中醫協會」是受外國西醫資本操縱的,因沒證據,這裡不作討論。


眾所周知,中醫有著上千年的歷史,對我國的醫學發展有著巨大的貢獻。讓人遺憾的是,中醫 無論是專利還是知名度,卻被日本韓國甩在後面,尤其是日本漢方葯,更是佔據全球80%以上的市場。


網爆,曾為「寶雞製藥廠」的陝西紫光辰濟葯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辰濟葯業」)被日本著名的津村製藥集團以2.5億元金額收購,在緊要的關頭,國資委及時出手,幾個月之後,辰濟葯業的股份從日企手中奪了回來,現在其股份被寶雞市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華融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所有。


試想,如果中醫真如何祚庥所說,日本人為什麼會大肆收購中國的中醫藥公司?


看不下去了!何祚庥老院士,你們放過他吧! - 天天要聞

被日本企業收購的中藥公司


小年青時便加入中國共產黨,一直緊跟共產黨。今天的何祚庥怎麼了?


畢竟96歲了!!!


他的言論,大家心裡自然有數,是白是黑,不妨莞爾一笑!有時博得大家一樂,也算是他老人家為人類作出的又一貢獻。所以,你們還是放過何祚庥老院士吧!


#實話實說#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杜克大學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會質疑你的能力 - 天天要聞

杜克大學研究:若在工作中使用生成式AI,同事可能會質疑你的能力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據外媒 Neowin 今日報道,美國杜克大學的最新研究指出,儘管 AI 工具能提高工作效率,但像 ChatGPT、Claude 和 Gemini 等工具的使用可能會讓同事和經理認為你的能力不足。這項研究題為《使用 AI 工具會遭遇社交評價懲罰》,已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刊登(IT之家附鏈接:點此前往)。研究通過四...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為:研究人員如何「煉」出超強迷你基因編輯器NovaIscB? - 天天要聞

Nature Biotechnology | 小身材,大作為:研究人員如何「煉」出超強迷你基因編輯器NovaIscB?

引言如果我們可以精確地改寫生命的藍圖,糾正那些導致遺傳疾病的微小錯誤,或者巧妙地調控基因的表達,讓細胞按照我們的意願行事。這不是遙遠的幻想,而是基因編輯技術正在開啟的未來。長期以來,CRISPR-Cas9系統一直是這場革命中最閃耀的明星,它像一把精確的分子剪刀,為研究人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力量。然而,就像任何強...
寧波食品接觸材料測試怎麼辦理? - 天天要聞

寧波食品接觸材料測試怎麼辦理?

現代餐飲業和家庭生活中,食品接觸材料作為直接接觸食物的器具,其材質安全性直接影響消費者健康。根據國際食品安全標準,所有可能與食品接觸的材料都必須經過嚴格檢測,以確保不會向食品遷移有害物質。
「太空鯊魚」黑洞被發現:距地球 6 億光年,偏離星系中心 - 天天要聞

「太空鯊魚」黑洞被發現:距地球 6 億光年,偏離星系中心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美國宇航局(NASA)昨日(5 月 8 日)發布博文,報道稱天文學家藉助哈勃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個隱藏在 6 億光年之外的「太空鯊魚」,一個隱秘的超大質量黑洞,質量約為太陽的 100 萬倍。IT之家援引博文介紹,該黑洞不像典型的超大質量黑洞那樣位於星系中心,而是遊盪在星系內部,吞噬任何靠近的恆星...
推進新型研發機構發展 提升創新人才培養效能 - 天天要聞

推進新型研發機構發展 提升創新人才培養效能

研發人員在實驗室研發產品。文丨羅嘉文新質生產力代表先進生產力的演進方向,是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催生的先進生產力質態。人才既是創新的發起者,也是技術應用的實踐者,是形成新質生產力最活躍的主體。
從科幻走向現實 今年我國腦機介面市場規模將突破38億元 - 天天要聞

從科幻走向現實 今年我國腦機介面市場規模將突破38億元

腦機介面技術,作為「十四五」規劃綱要中重點發展的「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領域的關鍵技術之一,被形象地譽為大腦與外部設備之間的「信息高速公路」。今年以來,隨著人工智慧、神經生物學、感測器等技術提升,「腦機介面」這項聽起來很科幻的技術,正逐步走進我
鋰電池隔膜薄型化對塗布技術的挑戰 - 天天要聞

鋰電池隔膜薄型化對塗布技術的挑戰

當前,鋰電隔膜行業正面臨著技術同質化加劇、產能結構性過剩、價格惡性競爭及產業顛覆性變革的嚴峻複雜形勢。塗覆材料的多元化和塗布工藝的優化創新正在加速推進隔膜產品的迭代升級。為滿足更多應用場景和高能量密度要求的需要,隔膜薄型化漸成趨勢。
「每一次升空都是戰鬥啟航!」 - 天天要聞

「每一次升空都是戰鬥啟航!」

作者 | 傅金泉、常永健、傅琳、羅陳建 等近日,南部戰區海軍航空兵某部開展高強度、跨晝夜實戰化訓練,錘鍊部隊全時域作戰能力。晨光熹微,停機坪上一架架戰機整齊列陣、蓄勢待發。「準備完畢,請示起飛!」隨著塔台指揮員發出指令,數架戰機接續起飛,奔赴目標空域。槳葉飛旋,戰機轟鳴,道道航跡劃破天幕。任務艙內,戰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