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在太空中喝酒?不摻咖啡的那種

2023年09月07日20:31:08 科學 1378

如何才能在太空中喝酒?不摻咖啡的那種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pixabay


為了能把酒帶上太空,宇航員簡直絞盡腦汁。

撰文 | 黃雨佳

審校 | 二七

1969年7月20日,尼爾·阿姆斯特朗(Neil Armstrong)和巴茲·奧爾德林(Buzz Aldrin)乘坐著阿波羅11號的「鷹」號登月艙(Lunar Module )降落在月球。二人走出登月艙前,奧爾德林打開一小包塑料袋,裡面裝著葡萄酒和一些麵包。

「我把酒倒入教會給我的聖餐杯中。在月球那六分之一的重力作用下,只見酒慢慢地、優雅地沿著杯側向上盤繞。」奧爾德林接受雜誌採訪時這樣說道。就這樣,人類第一次將酒帶上了月球。

如何才能在太空中喝酒?不摻咖啡的那種 - 天天要聞

巴茲·奧爾德林(圖片來源:NASA)

更改的菜單

彼時,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還打算把酒納入宇航員的菜單,他們指派食品科學家查爾斯·伯蘭德(Charles Bourland)為天空實驗室(Skylab,NASA的首個空間站計劃)的宇航員選擇一款用於節日晚餐的佐餐葡萄酒。

伯蘭德在《宇航員的食譜》()一書中回憶道:「諮詢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幾位教授後,我認為雪利酒最為合適。送上太空的酒都需要重新包裝,而雪利酒在製造過程中會經過加熱,是一種性質非常穩定的產品,因此即便重新包裝,雪利酒也不太可能發生變化。

在測試不同口味後,NASA採購了一批珍貴奶油雪利酒(Rare Cream Sherry),並為其開發了特殊包裝:一種內置吸管的塑料袋,尺寸恰好能放在宇航員的餐盤中。只需輕輕擠壓袋子,宇航員就能小酌「一袋」了。

如何才能在太空中喝酒?不摻咖啡的那種 - 天天要聞

天空實驗室項目中用於加熱食物的餐盤(圖片來源:NASA)

然而,此消息一出,輿論嘩然。一向被視作純潔、高尚象徵的宇航員竟然要與酒精聯繫在一起,這令許多美國民眾難以接受,一封封憤怒的郵件出現在NASA的郵箱,NASA不得不將雪利酒從菜單中刪除。

在天空實驗室項目經理肯尼思·S·克萊因克內希特(Kenneth S. Kleinknecht)寫給那時約翰遜航天中心(JSC)的主任克里斯托弗·克拉夫特(Christopher Kraft)的一份備忘錄中,克萊因克內希特表示,葡萄酒非均衡膳食所必需,涉及不必要的開銷,會擠占原本就很狹小的飲品存儲空間,天空實驗室項目還會因此遭受批評。同時,研究失重對人體鈣代謝影響的科學家也認為,酒精會影響他的實驗結果。因此,重新考慮後,他認定該飲品不屬於基本需求範疇,將從菜單上撤下

於是,那些原本已經購買的雪利酒,就這樣進了天空實驗室醫學實驗高度測試(SMEAT)項目。這是一項在全重力條件下模擬太空飛行的測試,宇航員們會在模擬天空實驗室的壓力艙中生活和工作56天,而他們早在克萊因克內希特反悔前就制定好了囊括雪利酒的菜單。

自此,NASA於1972年正式禁止宇航員在太空中飲酒。2007年,NASA又進一步禁止宇航員在飛行前12小時內飲酒。


如何才能在太空中喝酒?不摻咖啡的那種 - 天天要聞

美蘇阿波羅-聯盟測試計劃地球軌道對接任務期間,美國宇航員Thomas Stafford(左)和Donald Slayton(右)拿著貼有「伏特加」標籤的羅宋湯(圖片來源:NASA)



偷偷上天的「違禁品」

然而,並非所有國家都嚴格執行了太空中的「禁酒令」。相較而言,俄羅斯宇航員似乎對這種事見怪不怪。儘管其官方政策稱禁止太空飲酒,但酒精相關的太空逸事還是時常見諸報端。


對這些宇航員而言,酒可能以藏進宇航服、血壓計腕帶、掏空的書本等方式出現在太空。由於航天飛船的座椅規定了承載的重量上限,蘇聯宇航員伊戈爾·沃爾克(Igor Volk)和同事沃洛佳·賈尼別科夫(Volodya Djanibekov)聯盟號飛船發射前一周只吃麵包,成功「減肥」2千克,只為把裝有酸黃瓜和白蘭地的玻璃紙袋塞進宇航服


美國宇航員約翰·格倫斯菲爾德(John Mace Grunsfeld)乘坐亞特蘭蒂斯號太空梭與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對接時,甚至被邀請到和平號參加「酒會」。他說,優質的干邑白蘭地裝在醫藥箱里,隨著「進步」號補給飛船來到這裡。輕輕一擠,白蘭地小球就會從小瓶子里冒出來,漂浮在空中。每個人只喝了一小球,不超過25毫升。

1997年2月23日,和平號上的宇航員用高氯酸鋰制氧時,固態氧氣發生器突然出現故障,大火像噴燈一樣燃燒了約14分鐘。六名宇航員身陷濃濃的有毒煙霧,差點葬生火海。艱難地撲滅火災後,從混亂中逐漸回過神的宇航員決定來點東西緩解壓力。於是,他們留下了一張著名的「干邑白蘭地派對」照片。


如何才能在太空中喝酒?不摻咖啡的那種 - 天天要聞

和平號上的干邑白蘭地派對(圖片來源:NASA)


此後短短的一年多時間內,和平號又經歷了數次故障,包括「進步」號飛船與和平號相撞、電腦死機導致空間站突然傾斜、有毒的防凍劑從腐蝕的管道中泄漏、艙內局部溫度過高等。1998年6月,和平號上的最後一名宇航員離開了空間站。曾有報道認為這些事故與空間站上的宇航員飲酒有關,但沒人知道真相究竟是什麼。



酒精,良藥還是毒藥?

失重狀態下飲酒具體會對宇航員產生何種影響,不同人的看法不盡相同。一些宇航員認為,酒精能緩解情緒壓力,還能幫助他們快速入睡,以在第二天工作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有人甚至認為酒精能刺激免疫系統、讓他們更健康。偶爾,一些宇航員還會喝一種泡了人蔘的利口酒來提神。

另一些人則擔心,失重狀態下飲酒可能更容易喝醉。1985年,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進行了一項研究,測試不同海拔下飲酒對人執行複雜任務的影響。17名男子分別在地面和模擬海拔3810米的房間內,根據體重喝下不同量的伏特加,然後完成心算、操縱示波器等一系列測試。結果顯示,海拔並不會影響飲酒後呼氣分析儀的讀數,不同海拔下飲酒後的工作表現也沒有顯著區別

不過,在失重狀態下飲用啤酒、可樂等氣體含量較高的飲品,可能會讓宇航員胃部不適或持續打嗝。因為在沒有重力的情況下,這些液體和氣體會在宇航員的胃裡持續翻騰。

如何才能在太空中喝酒?不摻咖啡的那種 - 天天要聞

1985年,宇航員卡爾·海因茲(Karl Henize)在挑戰者號太空梭上喝百事可樂(圖片來源:NASA)


此外,JSC的發言人丹尼爾·霍特(Daniel Huot)還表示,灑出的酒精可能會損壞精密設備,而且酒精等揮發性較強的物質還可能影響空間站的水回收系統。因此,除了酒之外,連漱口水、香水、須後水這種含有酒精的產品都不允許帶上國際空間站

令人困惑的一點是,雖然太空中禁止飲酒已是(至少官方是)國際慣例,但方便宇航員們在太空中飲酒的產品卻層出不窮。蘇格蘭威士忌品牌百齡壇(Ballantine's)就曾推出一款適合於零重力飲酒的3D列印酒杯,威士忌從杯底注入,通過螺旋細管送到宇航員口中。瑪姆香檳(Maison Mumm)酒庄更是製造了一種太空中的香檳酒瓶。瓶口的閥門每次噴出一小口泡沫狀的香檳,入口即會變回液體。

如何才能在太空中喝酒?不摻咖啡的那種 - 天天要聞

瑪姆香檳的太空香檳酒瓶(圖片來源:YouTube)

太空中的「合法」酒精

除了這些「幻想」在太空中飲酒的裝備開發者外,科學家和酒廠還想方設法地真的把酒送上了太空。

2011年10月,蘇格蘭的雅柏酒廠(Ardbeg Distillery)將一小瓶未熟化的麥芽連同燒焦的橡木顆粒一起送到了國際空間站(麥芽威士忌一般需要在輕微燒焦的橡木桶內熟化至少三年)。在太空中度過了近1000天後,研究人員發現,相比於地面上經歷同樣熟化過程的威士忌,太空中的橡木產生了更高濃度的木質素分解產物,使威士忌獲得了更濃郁的風味

此後,三得利Suntory)、百威(Budweiser)等酒廠紛紛加入這一行列。太空貨運無限公司(Space Cargo Unlimited)一項名為「太空中的葡萄酒實驗」(Mission WISE)的任務中,12瓶在國際空間站停留了439天的柏圖斯(Petrus)葡萄酒顯示出了獨特的「淺磚色」,據專業品酒師說,它的味道也比地球上葡萄酒的陳化程度長了至少2~3倍

如何才能在太空中喝酒?不摻咖啡的那種 - 天天要聞

送上太空的柏圖斯葡萄酒(圖片來源:Space Cargo Unlimited)


另一些科學家則嘗試直接在太空中釀酒。美國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的一項研究發現,太空啤酒中的酵母數量低於在地球上釀造的啤酒,活酵母也更少。可是,由於酵母在太空中會均勻地分散在麥芽汁中,理論上會獲得更豐富的營養、生長更快才對。從太空啤酒中一種大量存在的酵母蛋白推斷,這些酵母可能處於類似應激的狀態。另一些在太空中用酵母生產藥物的研究也顯示,酵母在太空中合成發酵產物的效率會顯著提升


如何才能在太空中喝酒?不摻咖啡的那種 - 天天要聞

科羅拉多大學研究團隊用於在太空中釀酒的裝置(圖片來源:NASA)

在太空中待過的酵母甚至是葡萄植株也參與到了這項事業當中。美國的寧卡西(Ninkasi)啤酒廠在2014年10月將6瓶啤酒酵母送出大氣層後,如今已用這些酵母釀造出了三個不同版本的太空啤酒——Ground Control。太空貨運無限公司的太空葡萄藤也於2021年1月返回地球,即將收穫第一批太空葡萄。

你也許認為,這些「太空產品」不過是用於炒作的噱頭。不過,如果科學家們能弄清楚酵母、葡萄、酒在微重力環境下發生的具體過程,就有可能在地球上通過生物工程復刻出這些變化,繼而推動地球上的釀造工業發展。

參考鏈接:

https://www.theguardian.com/commentisfree/belief/2012/sep/13/buzz-aldrin-communion-moon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space-astronauts-booze-alcohol-drank-ban-examples-2023-8

https://www.bbc.com/future/article/20170217-why-astronauts-are-banned-from-getting-drunk-in-space

https://gizmodo.com/why-astronauts-were-banned-from-drinking-wine-in-outer-1513304233

https://www.rbth.com/science_and_tech/2017/04/12/space-smugglers-how-russian-cosmonauts-sneak-booze-into-outer-space_740566

https://www.smithsonianmag.com/air-space-magazine/how-drink-cognac-space-180973876/

https://www.latimes.com/archives/la-xpm-1998-feb-22-mn-21724-story.html

https://science.howstuffworks.com/alcohol-space.htm

https://www.supercluster.com/editorial/we-were-promised-cosmic-cocktails

https://www.bbc.com/news/uk-scotland-glasgow-west-29174389

https://space-cu.com/2021/03/24/space-cargo-unlimited-reveals-the-first-results-of-the-scientific-research-carried-out-on-wine-that-aged-more-than-one-year-on-board-the-iss-as-part-of-mission-wise/

https://science.nasa.gov/science-news/science-at-nasa/2001/ast21sep_1/

https://www.brewbound.com/news/ninkasi-brewing-launches-3rd-edition-ground-control/

https://www.universetoday.com/162586/could-aging-wine-become-the-first-major-space-manufacturing-business/


轉載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

不代表中科院物理所立場

如需轉載請聯繫原公眾號


來源:環球科學

如何才能在太空中喝酒?不摻咖啡的那種 - 天天要聞

編輯:瀟洒的犀牛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著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 天天要聞

土撥鼠等動植物不得攜帶入境!關於國門生物安全,你要知道這些

極目新聞記者 張秀娟通訊員 趙夢潔 黃曉彧 林敏「小朋友們,外來入侵物種包括哪些呢?」「在咱們出國旅遊前,需注意哪些問題呢?」4月12日,在第十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來臨之際,武漢海關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海關開放日」活動。15名小學生化身「國門小衛士」,零距離體驗、參與海關全民國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 天天要聞

月球上跳一跳,輕鬆打破跳高世界紀錄!這個展會,解密引力奧秘

頂端新聞記者 楊逍 文 時碩 圖如果你嚮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過在其他星球上跳躍?在本次國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動體驗機前,你每次的縱身一躍,都會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員服的小人,來到月球、金星、火星、火衛二、土衛一等星體上,屏幕的上方記錄著你的跳躍高度。在月球,你輕輕一躍就能達到3米高度,輕鬆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 天天要聞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莊強風顯著增強的原因,是多重氣象條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根據氣象監測和專家分析,此次強風具有以下關鍵成因:一、極端天氣系統的疊加效應1.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 天天要聞

神十九乘組「太空出差」倒計時: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穩步推進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據央視網報道,神舟十九號航天員乘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將進入倒計時。上周,神十九乘組穩步推進各項空間科學實(試)驗,在開展站內環境監測、設備檢查維護等工作同時,積極開展健康維護。神十九乘組利用腦電設備開展了多項實驗的測試工作,地面科研人員將利用獲取的數據探究重力對視覺運動信息...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 天天要聞

感受活力丨機器人正在進化中……這樣的「生活搭子」,你喜歡嗎?

模仿人類奔跑、跳躍、空翻,像人一樣說話、思考甚至察言觀色。這不是科幻電影對未來的虛構,而是2025中國機器人產業闊步向前的現實。小時候的你,是不是也曾暢想過:家裡有一個機器人,能買菜、做飯、鋪床、掃地,幫你干農活,還可以照顧家裡老人……時至今日,這些「天馬行空」的想像,正在變成現實。「12點了,您該吃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