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要保護老虎?從新疆虎滅絕的後果中,就能知道答案

2022年12月29日22:24:04 科學 1508

老虎是亞洲特有的大型貓科動物,從歷史上看,他們在亞洲的分布範圍很廣泛,數量也非常多,從寒冷的西伯利亞到熱帶的印度尼西亞,亞洲曾經有九個老虎亞種。但現如今,已經有三個亞種的老虎滅絕,就連剩下的六個老虎亞種也處於瀕臨滅絕狀態。

我們為什麼要保護老虎?從新疆虎滅絕的後果中,就能知道答案 - 天天要聞

對於老虎我們都很熟悉,他們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動物,甚至有時候會襲擊家畜和人類,但即使是這樣,我們仍然要保護他們,那麼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新疆虎的滅絕已經給了我們答案


我們為什麼要保護老虎?從新疆虎滅絕的後果中,就能知道答案 - 天天要聞

新疆虎又名裏海虎,是體型第三大的老虎,略小於孟加拉虎,也是老虎種群中最能適應乾旱環境的亞種。在19世紀初,塔里木河地區的河流湖泊眾多,綠洲也眾多,這為新疆虎提供了棲息地,他們可以在茂密的灌木叢中捕食野豬和羚羊,食物也非常充足,因此即使他們的棲息地很分散,但他們的數量依然很多

我們為什麼要保護老虎?從新疆虎滅絕的後果中,就能知道答案 - 天天要聞

但在接下來的幾十年里,新疆虎的數量就開始迅速減少,最終導致了滅絕。雖然有很多關於新疆虎存在的歷史記載,但到目前為止,新疆虎沒有任何圖像資料和標本,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大的遺憾。

而導致他們滅絕的最主要原因無非就兩個:一是我們都熟知的偷獵行為,由於虎皮和虎骨都是非常有價值的藥材,可以賣到高價。在利益的驅使下,人類過度捕殺老虎,正所謂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是新疆老虎滅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第二個重要的原因是人類活動的影響。由於人類對自然資源的過度破壞,森林的大量砍伐,濕地也遭到了破壞。最後,人類為了爭奪土地,破壞了原有的生態系統。導致新疆的大量河流乾涸,曾經鬱鬱蔥蔥的綠洲現在變成了沙漠。新疆虎的生存環境已經沒有了,這直接導致了新疆虎的滅絕,因為已經沒有足夠的獵物供老虎捕捉了

我們為什麼要保護老虎?從新疆虎滅絕的後果中,就能知道答案 - 天天要聞

因此,直到1916年,新疆虎被正式宣布滅絕。新疆虎消失之後,新疆的生態系統就遭到失衡,這裡的羚羊和野牛沒有了天敵,因此它們大量繁殖,由於它們是食草動物,它們侵佔了本已脆弱的戈壁草原,不久之後,許多草地直接荒蕪,所以這些地方都變成了沙漠,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自然現象。此外,就連原本的牧場也變成了沙漠,這使得那些以放牧為生的牧民沒有了生計來源,因為已經沒有足夠的牧場供他們放牧了,這就導致了一些很嚴重的經濟問題。由此可見,如果在一個生態鏈中,食物鏈頂端的物種滅絕後,其他食草動物將沒有天敵,他們就會大量繁殖,而如果食草動物過多就會給植被帶來很大破壞,從而給生態系統帶來不可挽回的後果

我們為什麼要保護老虎?從新疆虎滅絕的後果中,就能知道答案 - 天天要聞

相信看到這裡,很多朋友會想到中學時候生物課本上的一個故事。在一個森林裡生活著狼和很多的食草動物,有一天,人類把森林裡的狼全都趕走了,只留下了溫順的食草動物。但就在幾年後,食草動物的繁殖數量就增加了幾倍,他們甚至把森林都吃光了,而且全都體重膘肥,見到此景的人們心情很沉重,最終只能決定送幾隻狼回森林,從此,森林又恢復到了以前那樣生機勃勃

我們為什麼要保護老虎?從新疆虎滅絕的後果中,就能知道答案 - 天天要聞

由此可見,像老虎這種食物鏈最頂端的動物,它們的存在對於我們來說最大的好處就是平衡了生態,作為頂級獵食者,它們控制了區域內食草動物的數量,這使得食草動物始終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且平衡的狀態,一旦失去了控制,食草動物的數量必然會膨脹,這會加劇資源的枯竭,最終造成草木嚴重退化。雖然老虎確實會對人類或家畜構成威脅,但他們平時喜歡棲息在密林中,很少接近人類的居住地,所以對人類和家畜構成的威脅很小,甚至還不如一些小型動物

我們為什麼要保護老虎?從新疆虎滅絕的後果中,就能知道答案 - 天天要聞

自然界中任何元素的消失都可能是不可逆轉的,這最終會導致人類自己遭到反噬。生物多樣性支撐著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也包括我們自己,每一種生物都有他存在的意義,也正因為如此,生態系統才能健康且長久的存在。所以,為了保護我們自己的家園,我們一定要保護好這隻漂亮的大貓!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我國近海將有5~7級風 - 天天要聞

我國近海將有5~7級風

一、近海海域天氣實況 5月10日14時至11日02時,東海北部海域出現了5~6級、陣風7級的西北風,東海南部海域、台灣海峽、南海北部海域、北部灣出現了5~6級、陣風7級的東北風或偏北風。 ....
這位活到117歲的超級老人去世後,科學家發現她的基因強得可怕 - 天天要聞

這位活到117歲的超級老人去世後,科學家發現她的基因強得可怕

圖片來源:Unsplash《環球科學》雜誌迎來了自己的播客節目歡迎訂閱《環球科學》播客,每月更新一次,聽科學家與我們編輯一同探討形形色色的科學問題。在最新一期節目中,我們有幸邀請到了《環球科學》多次合作的譯者、兩位專業的心理諮詢師,跟我們聊了聊青春期可以培養的能力和更好地理解青少年的視角。撰文|clefable審...
我國科學家實現基於主動光學強度干涉的合成孔徑成像 - 天天要聞

我國科學家實現基於主動光學強度干涉的合成孔徑成像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潘建偉、張強、徐飛虎等人聯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等單位,首次提出並實驗驗證了主動光學強度干涉技術合成孔徑技術,實現了對1.36公里外毫米級目標的高分辨成像。
發現罕見「幽靈之花」 貴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員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幽靈之花」 貴州植物家族再添新成員

來源:央視網央視網消息近日,在貴州省林業局組織開展的全省野生蘭科植物監測過程中,科研人員首次發現貴州植物新紀錄屬——杜鵑花科假沙晶蘭屬,以及隸屬該屬的兩個貴州新紀錄物種——浙江假沙晶蘭和球果假沙晶蘭,它們因獨特的外觀和神秘的生長習性被稱為「
科學之美丨來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計算機」 - 天天要聞

科學之美丨來看宇宙中最精密的「生物計算機」

水、脂肪和蛋白質,三種平平無奇的物質,為何能承載人類的智慧與情感?大腦的功耗相當於一個14瓦燈泡,為何能實現強大的認知能力?人類如何用科技對抗大腦深處血管上的「微型炸彈」?在2024年「科技跨年秀」——總台「科晚」的舞台上,特別呈現了《科學之美》的演講和舞蹈。為了呈現更多維度震撼人心的科學之美,總台社教節...
流浪太空53載 蘇聯「宇宙-482」探測器墜回印度洋 - 天天要聞

流浪太空53載 蘇聯「宇宙-482」探測器墜回印度洋

據央視新聞消息,據俄新社10日消息,蘇聯於1972年3月發射的「宇宙-482」自動探測器近日已墜入雅加達以西的印度洋海域。該探測器原計劃飛往金星,由於助推器故障,未能脫離地球軌道。隨著時間推移,探測器的高度越來越低,最終墜回大氣層。該裝置直徑約一米,重量不到500公斤。(總台記者 程謨)編輯 毛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