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國逼走的天才科學家來到中國,入職小米時說:我不要高薪!

2022年12月23日21:16:05 科學 1692

2019年11月,語音識別開源工具Kaldi之父丹尼爾·波維入駐小米語音識別團隊,一時間,國際一片嘩然,更多的人是無法理解,好好的美國不呆,為何要投入中國的懷抱?


他是誰?很厲害嗎?


被美國逼走的天才科學家來到中國,入職小米時說:我不要高薪! - 天天要聞


他的名字你可能不太熟悉,但你知道蘋果的Siri、阿里的天貓精靈、小米的小愛同學嗎?


這幾款語音應用都是用了丹尼爾開發的工具!他不僅是公認的專家,更是各個品牌爭搶的大佬。


有著如此技術的丹尼爾為何會鍾情於中國呢?


丹尼爾出生於英國倫敦,從本科到博士畢業都是在劍橋大學完成的,2003年時拿到了語音識別博士學位。


對知識的渴望讓他越發確定了自己的人生夢想,那就是開發人工智慧,與機器對話。


畢業後,他入職IBM研究院,主要的工作方向就是主攻語音識別。


由於和他的夢想很吻合,他工作很有激情,短短一年的時間就成為了IBM高級研究組成員。


2008年時,微軟公司向他拋出了橄欖枝,為了追求更高的目標,他順勢入職了微軟,開發出了著名的Kaldi語音識別系統。


被美國逼走的天才科學家來到中國,入職小米時說:我不要高薪! - 天天要聞


這款系統的開發可以說是為微軟賺足了鈔票和目光,他本人也拿到了不少的薪水,名氣更是蹭蹭上漲。


但公司內部有著各種利益糾纏,讓他沒辦法安心的搞研究。


於是,他毅然決然的辭去了微軟的工作。去了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書,因為他想著大學裡的氛圍適合搞研究。


他就一邊教書,一邊搞研究,到2019年時,他的論文就被引用過2萬多次,實力可見一斑。


但現實總不是那麼讓人滿意。


2019年,弗洛伊德事件引爆了美國黑人運動,遊行示威,肆意打砸店鋪,燒搶事件也是頻繁,很快這場運動也波及到了校園。


被美國逼走的天才科學家來到中國,入職小米時說:我不要高薪! - 天天要聞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多次發生惡性傷人事件。


無奈之下,學校設立了臨時警局,但這非但沒有制止惡性事件,更激起了部分學生的激烈反對,他們認為這是種族歧視。


更是和學校杠上了,抗議學生佔領了學校的行政樓,而巧就巧在,丹尼爾負責維護的CLSP(語音語言處理中心)機房也在這幢樓里。


丹尼爾擔心他的伺服器受到損害,就向校方反映情況,但校方很冷淡。


無法,他只好舉牌呼籲學生冷靜,但瘋狂的學生們哪管這些,依然我行我素。


丹尼爾實在不忍自己的伺服器遭到破壞,就帶領自己的學生硬闖機房,企圖奪回伺服器。


當這就與抗議學生不可避免的發生了肢體衝突,而且還遭到學生辱罵和控告,說他是種族主義者。


被控告的丹尼爾就這樣被學校解聘了,理由就是「危害學生安全」。


對於校方的做法,丹尼爾是徹底寒了心,在政治面前,一切都是瞎扯。


各大企業聽到丹尼爾被解僱,都紛紛動了心思,想要聘請丹尼爾。


當時,在眾多的企業當中,就包括了大名鼎鼎的Facebook。


但當他們了解了丹尼爾被解僱的原因後,頓時對丹尼爾沒了熱情。


回復的郵件充滿輕視不說,還表示要先試用6個星期,才決定是否錄用。


如此傲慢的態度徹底激怒了丹尼爾,他公開表示,我不稀罕Facebook。


多次的求職經歷讓他徹底對美國公司沒了指望。


當小米的雷軍到美國邀請他入駐小米,並表示要什麼條件都答應時,丹尼爾毫不猶豫的答應了,並說,我不需要很高的年薪。


2021年8月31日,丹尼爾以小米集團首席語音科學家的身份正式推出新一代Kaldi時,更是給小米贏得了市場競爭的先機。


被美國逼走的天才科學家來到中國,入職小米時說:我不要高薪! - 天天要聞

有人問丹尼爾為何選擇小米時,他說:「我認同中國的工作環境,欣賞小米對自主研發的重視」。


不單是丹尼爾,中國越來越開放的環境和越來越完善的人才制度,更是吸引更多的外國人才來到中國。


比如日本科學家「光催化之父」藤島昭帶著自己整個團隊入駐上海理工大學


2018年,理論計算機最高獎哥德爾獎得主、美國計算機專家馬里奧·塞格德加入中國阿里巴巴達摩院。


我們相信,隨著中國越來越快的發展,不僅出國人才紛紛回歸,他國頂級科學家,也開始不斷湧入中國,包容開放的中國會是人才越來越好的選擇。


你說對嗎?


歡迎評論區留言!#頭條創作挑戰賽#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長,不負驕陽 - 天天要聞

今日小暑丨向夏生長,不負驕陽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今天我們迎來夏天的第五個節氣小暑標誌著盛夏的登場俗話說:「小暑過,每日熱三分」小暑節氣期間正好趕上入伏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啟「蒸煮模式」這一時節,暑氣蒸騰全國從南到北,正是荷花競相盛放之時偶有清風拂過,滿塘荷香給炎熱的夏季添
享年94歲!哈工大教授嚴家騄逝世,訃告:是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重大損失 - 天天要聞

享年94歲!哈工大教授嚴家騄逝世,訃告:是我國工程熱物理學科的重大損失

訃告中國共產黨黨員、哈爾濱工業大學熱工專業創始人之一、哈爾濱工業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嚴家騄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5年7月7日在哈爾濱逝世,享年94歲。嚴家騄同志1931年1月出生於江蘇南通,1953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同年進入哈工大讀研,1985年任教授。歷任哈工大熱工教研室主任、工程熱物理研究室主任。曾...
「丹娜絲」逐漸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寧德一帶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將出現 2.5 到 3.5 米的大浪 - 天天要聞

「丹娜絲」逐漸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寧德一帶沿海靠近 福建北部、浙江南部近岸海域將出現 2.5 到 3.5 米的大浪

今年第 4 號颱風 「丹娜絲」備受關注。最新消息顯示,截至 7 月 7 日 17時,「丹娜絲」 為熱帶風暴級,颱風中心位於距離浙江省溫嶺市偏南方向約 190公里的東海西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 9 級(23 米 / 秒,約 83 公里 / 小時)。「丹娜絲」將先以每小時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東北方向移動,8日早晨起逐漸轉向偏西方向...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 天天要聞

相比AI,我們更期待人類的回復;生活方式工業化與炎症性衰老相關?埃及祖先的新線索 | 一周論文新鮮讀

關注+星標,好搭檔不錯過7.7本周值得讀來自《自然》旗下期刊的新近發表,我們為您精選呈現。1.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2. 並非所有人群的衰老都與慢性炎症相關3. 古DNA揭示埃及祖先4. 擬態是否成功取決於觀察者的視角心理學 | 將AI回復標記為人類回復能增強同理心Comparing the value of perceived human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 天天要聞

全新影響因子!科研人必備《期刊手冊》

開放科學(Open Science)是透明、值得信賴、且可供所有人使用、重複使用並借鑒的科學,它能帶來更快、更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以及更為廣泛的益處,而開放獲取(Open Access)是這一切的基礎。以OA形式發表研究,也能為研究人員和作者帶來影響力和可見度等諸多益處: 金色OA具有更大程度的引用優勢,更多的使用量和更廣的影響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