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稱銀河系和仙女座的碰撞已經開始,為何我們沒感覺?

2022年10月30日23:47:03 科學 1200

科學家稱銀河系仙女座的碰撞已經開始,為何我們沒感覺?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里,天文學家們一直被宇宙的矛盾所困擾,即使在最基本的層面上,宇宙也與廣義相對論量子力學之間的矛盾相矛盾,宇宙本應減速,神秘的暗能量加速了宇宙的膨脹,十年前,科學家發現了另一個矛盾,一個即將發生的意外。

科學家稱銀河系和仙女座的碰撞已經開始,為何我們沒感覺? - 天天要聞


銀河系最初正與它的大鄰居仙女座正面碰撞。據預測,碰撞將在45億年後發生,但一些科學家擔心,碰撞可能已經開始。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即星系是否應該相互排斥?另一方面,這場碰撞可能嗎?


科學家稱銀河系和仙女座的碰撞已經開始,為何我們沒感覺? - 天天要聞


我們知道儘管宇宙幾乎是無窮無盡的,但它仍在膨脹,驅使星系彼此遠離,一個星系的居民將無法在他們的天空中找到任何鄰近的星系,他們將面臨真正的孤獨,不過人類可能不會面臨這種孤獨,因為科學家預測到仙女座可能會撞擊銀河系,我們的人馬座a星系中心黑洞和P2星系內未發現的物體仙女座核的濃度類似,通過藍移表明,仙女座和銀河系正以每秒110公里的速度,這就是為什麼如此多的科學家害怕2029年阿波菲斯飛過的原因。

科學家稱銀河系和仙女座的碰撞已經開始,為何我們沒感覺? - 天天要聞


仙女座與銀河系之間的距離是250萬光年,相當於9.5萬億公里,這意味著星系崩潰將在45億年後發生,但2022年初的最新研究表明,兩個星系的合併已經開始,因為兩者的區域實在太大了,以至於我們沒有任何感覺。所以問題是,它對我們和我們的地球會有影響嗎?

科學家稱銀河系和仙女座的碰撞已經開始,為何我們沒感覺? - 天天要聞


大仙女座星系是一個由數千億顆恆星組成的系統,這些恆星在黑暗的無月之夜圍繞著一個中心黑洞運行,如果你走出繁忙的受光污染的都市街道,前往森林中的一個觀星點,你將能夠看到一片模糊的光線,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將在天空中變得越來越明顯。不幸的是,在45億年後,因為太陽越來越大,我們的地球將失去所有的水分,將變成一個熱的氣體池。

科學家稱銀河系和仙女座的碰撞已經開始,為何我們沒感覺? - 天天要聞


根據使用哈勃太空望遠鏡觀察仙女座星系深空環境的項目表明,星系之間的碰撞已經在進行,這是個巨大的衝擊,最終將形成一個巨大的星系,星系形成後的大小都是之前的兩倍。根據天文學家的說法,銀河系周圍的光暈覆蓋區域非常大,但這個光暈可能非常微弱,探測到它的存在幾乎是不可能的,特別是在它最薄的地方,雖然我們看不到它,但並不意味著它不在那裡,就像太陽的影響遠遠超過了海王星

科學家稱銀河系和仙女座的碰撞已經開始,為何我們沒感覺? - 天天要聞


海王星是我們恆星系統中最遠的行星,太陽的磁場達到了經過柯伊伯帶到達被稱為地獄圈的區域,而星系光暈延伸得比人們想像的更遠,這就是這對星系已經開始合併的原因。事實證明,我們低估了仙女座的大小。然而,對鄰近星系的深入觀察表明,銀河系的延伸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大量的流星和宇宙塵埃使銀河系的總直徑達到了約20萬光年,這意味著仙女座的大小是我們銀河系的兩倍,但據聖母大學的天文學家稱,我們甚至還沒有發現仙女座的表面。

科學家稱銀河系和仙女座的碰撞已經開始,為何我們沒感覺? - 天天要聞


他們對即將到來的星系的研究表明,仙女座光暈距離中心200萬光年的距離是巨大的。銀河系有銀河系的大氣層,這種類似光暈的特徵也應該在每個方向上持續至少一百萬光年。如果這兩個星系的規模真的那麼大,那麼它們的尖端一定是在接觸。星系合併是暴力的,所以如果兩個星系確實發生了接觸,這意味著人類歷史上最史詩般的星系交叉已經開始。

科學家稱銀河系和仙女座的碰撞已經開始,為何我們沒感覺? - 天天要聞


我們的星系是被稱為局部星系團的星系團的一部分,有一天,這個由近100個星系組成的星系群可能已經全部合併,甚至有證據表明,這個星系群本身可能會與最近的最大星系群室女座星系團合併,但即使合併已經開始,兩個星系的星盤仍將在45億年後相遇,所以我們不必驚慌太陽成為一顆紅巨星並消耗地球,隨著到達地球的太陽輻射增加,地球的亮度將大大提高。地球表面溫度將升高。地球將很快經歷失控的溫室效應,我們的地球將失去所有水分,因為它將蒸發,二氧化碳熔化的地球將出現地獄般的樣子。屆時,地球上的生命將消失,可悲的是,沒有人能目睹這一奇觀。

科學家稱銀河系和仙女座的碰撞已經開始,為何我們沒感覺? - 天天要聞


至於太陽與另一個星體碰撞的可能性幾乎為零,但這並不意味著恆星將不會受到這一巨大事件的影響,仙女座有大約1萬億顆恆星,而銀河系只有3000億顆黑洞將相互融合,來自兩個星系的恆星將被拋入圍繞新合併的星系中心的新軌道,合併產生的衝擊波很有可能會將我們的恆星系統與太陽及其行星一起踢出銀河系,使其能夠獨立生存。你認為呢?歡迎留下你的看法!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 天天要聞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

新華社合肥7月1日電 題:「上新」!合肥繪製「未來產業圖譜」新華社記者郭晨、班娟娟、姚遠在安徽省合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有一條孕育了數十家量子科技企業的「量子大街」。過去的10多年裡,方圓幾公里內,一個擁有中電信量子、本源量子、國儀量子等代表性企業的量子產業集群在此崛起,成為全國乃至全球領先的量子科...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 天天要聞

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成立

7月1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中國人民大學獲悉,中國人民大學與西湖大學攜手成立「中國人民大學-西湖大學未來人類聯合研究院」,並面向全球發布「未來人類十大議題」,聚焦人類文明演進的重大挑戰與突破方向,以中....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 天天要聞

巨子生物承認檢測方法有局限,華熙生物發文暗指其「偽科學」

6月30日,華熙生物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文章《推動行業進入以檢測結果為宣傳依據的時代》,意有所指地表示,主張免受科學檢驗的必定屬於偽科學。文章直指,在重組膠原蛋白的測量問題中,聲稱沒有統一的檢測方法就無法準確測量,就是一種典型的「免受檢驗策略」,試圖讓自己的主張免受科學檢驗和公共監管。巧合的是,在此之前...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 天天要聞

CMJ | 上海六院周健教授團隊:通過機器學習鑒定糖代謝紊亂的新型生物標誌物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型糖尿病是我國主要慢性代謝性疾病之一,其主要臨床特徵包括高血糖、胰島素抵抗和肝糖輸出增加等。因此,迫切需要進一步鑒定與糖代謝穩態調節密切相關的新型生物標誌物,從而為建立疾病預警體系和個體化診療方案提供新的理論依據。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周健團隊、代...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介面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 天天要聞

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海榮:腦機介面突破性進展將在醫療康復領域

6月30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副校長鄭海榮,在深圳創新發展研究院等主辦的科技創新院士報告廳上,圍繞AI時代的生物智能前沿——「腦機介面與生物智能」做了分享,他認為腦機介面將引領醫療新變革,是解決未來重大醫療需求的關鍵路徑,腦機介面的突破性進展將出現在醫療康復領域。鄭海榮以科幻電影《阿凡達》中通過意...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 天天要聞

機場的大敵,可能不是飛鳥,國家該管管了!

如今,無人機的身影隨處可見,不管是用於拍攝壯麗風景,還是助力農業噴洒農藥,它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 可誰能想到,這小小的無人機,一旦不受控制地亂飛,就會成為機場安全的巨大威脅。 ....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 天天要聞

【職引未來】青春無悔 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職引未來】 當前,不少高校畢業生選擇到基層去、到西部去,到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到這些地方就業,青年學子將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又將收穫怎樣的人生體驗? 日前,北京師範大學黨委學生工作部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新穎在接受光明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奮鬥,青年學子收穫的不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聞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於野,今年24歲,陝西寶雞人。 父母望子成龍,希望我考上大學,可我卻貪玩無心讀書,16歲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機,如今已是一個8年塔吊經驗的老司機了。 開塔吊被稱為高危中的高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