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知名期刊在線報道!湖北高校再獲新成果,可應用於熒光防偽

2022年10月07日19:04:21 科學 1204

近日,材料領域知名期刊Nano Research在線報道了武漢紡織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樺/王羅新教授團隊(聶坤博士)研究的一種全無機鈣鈦礦溶液與高性能纖維材料結合應用於熒光防偽領域的重要進展。

國際知名期刊在線報道!湖北高校再獲新成果,可應用於熒光防偽 - 天天要聞

全無機鹵化銫鉛CsPbX3(X=Cl,Br,I)鈣鈦礦納米晶(NCs)作為一種新型的集光、發光材料,目前在光伏、光電子以及熒光防偽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由於目前對於CsPbX3(X=Cl,Br,I)鈣鈦礦納米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sPbX3(X=Cl,Br,I)鈣鈦礦量子點、納米片等形貌的性能以及應用拓展方面,因此對於CsPbX3(X=Cl,Br,I)鈣鈦礦其它形貌的研究十分有限。文章基於鈣鈦礦領域的研究進展重點對CsPbX3(X=Cl,Br,I)納米線和CsPbX3(X=Cl,Br,I)納米棒進行了探討和研究,對它們進行了性能提升,這進一步完善了CsPbX3(X=Cl,Br,I)鈣鈦礦體系,為後續的研究提供了參考依據。

國際知名期刊在線報道!湖北高校再獲新成果,可應用於熒光防偽 - 天天要聞

高性能纖維工作原理圖

CsPbX3鈣鈦礦是一種光致發光材料,在紫外燈下具有一定的顯色反應,文章利用它的這種特性與團隊特色芳綸/聚苯硫醚(ACFs/PPS)高性能柔性纖維進行了材料複合,製備了鈣鈦礦基複合纖維材料,這種柔性纖維複合材料拓展了鈣鈦礦領域以及高性能纖維領域的應用範圍,這對於兩個領域的應用都將是一個新的突破,為熒光防偽、納米光電器件和熒光複合材料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國際知名期刊在線報道!湖北高校再獲新成果,可應用於熒光防偽 - 天天要聞

該論文以武漢紡織大學為第一完成單位和唯一通訊作者單位,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聶坤博士為第一通訊作者,武漢紡織大學王羅新教授和馬曉雪博士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2020級碩士研究生周冉冉為第一作者。

國際知名期刊在線報道!湖北高校再獲新成果,可應用於熒光防偽 - 天天要聞

王樺教授

國際知名期刊在線報道!湖北高校再獲新成果,可應用於熒光防偽 - 天天要聞

王羅新教授

王樺/王羅新教授團隊是省部共建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重要支撐團隊之一,現有專職教師14人,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高級工程師)7名,博士講師4名,在讀碩士研究生60餘人。近五年來,團隊先後承擔了十餘項國家級、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其中大部分科研成果得到推廣應用,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多項成果獲得國家、省部級科技獎勵,獲得國家專利50餘項,累計發表論文150餘篇。

國際知名期刊在線報道!湖北高校再獲新成果,可應用於熒光防偽 - 天天要聞

聶坤博士

聶坤,工學博士,武漢紡織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講師,碩士生導師。主持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多項,目前在Nano Research,Nano scale等知名期刊發表SCI論文10餘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高性能纖維、鈣鈦礦納米發光材料、稀土發光材料及有機無機納米複合材料等。

國際知名期刊在線報道!湖北高校再獲新成果,可應用於熒光防偽 - 天天要聞

優秀科研成果的產出得益於優良科研平台的支撐、優秀科研團隊的付出。武漢紡織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科研實力雄厚,以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科研平台為依託,近年來承擔了包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863計劃項目等國家級縱向科研項目100餘項,累計科研經費超8000萬元;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10餘項;在國內外重要的學術期刊上發表高水平SCI收錄論文500餘篇;國家發明專利授權200餘項。(數據截至2022年7月)

著眼於創新型人才培養,學院以「科教融合、學術育人」理念為指導,以「天生我材」工作室為引擎,牽引科研團隊擔負育人職責,堅持實施本科新生「一對一」導師制,設立「科研小助手」「科研創新團隊」等項目,從大一大二學生中選取優秀學生,在校期間選派優秀本科生科研導師全面指導參與科研項目、撰寫學術論文、申請發明專利、參加科創競賽等。

國際知名期刊在線報道!湖北高校再獲新成果,可應用於熒光防偽 - 天天要聞

近年來,學院學生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競賽獎勵30餘項,本科生以第一完成人授權發明專利10餘項、以第一作者公開發表高水平論文30餘篇,培養出本科期間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SCI文章3篇的廖曉鳳,碩士期間發表多篇SCI、EI文章的趙亮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新生科研力量。(數據截至2022年7月)

未來,武漢紡織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仍將牢記初心使命,為國家科研事業發展、科研人才培養不斷做出新的貢獻!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武漢紡織大學招生辦」頭條號!

本文素材來源:武漢紡織大學官網、武漢紡織大學新聞文化網、武漢紡織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官網、武漢紡織大學招辦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數學家發現了一種解決代數最古老的難題的新方法 - 天天要聞

數學家發現了一種解決代數最古老的難題的新方法

新南威爾士大學悉尼分校的一位數學家發現了一種解決代數最古老的挑戰的新方法——求解高等多項式方程。多項式是涉及一個變數的冪方程,例如二次多項式:1+ 4x -- 3x2= 0 的這些方程式是數學和科學的基礎,它們在數學和科學中具有廣泛的應用,
科學家也有辦公室政治,本想攜手創業,沒想到屢屢被騙……丨葉檀回信 - 天天要聞

科學家也有辦公室政治,本想攜手創業,沒想到屢屢被騙……丨葉檀回信

長期徵集日子很難,生活不容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說不出的感覺,受苦的人最懂。和吃苦相比,有苦難言,無人問津,可能比苦本身還難受。重生之後,葉檀老師變了很多,變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別人的苦。她說,有苦我們一起分擔。每周六,葉檀老師都會親自回復,並在公眾號上發出,有苦難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葉...
空氣炸鍋里的紙,真的勸你別亂買! - 天天要聞

空氣炸鍋里的紙,真的勸你別亂買!

硅油紙是空氣炸鍋的「神仙搭子」,更是懶人的超級福音,用完直接一扔,刷碗都省了。那麼,硅油紙到底是什麼紙?我們買的硅油紙,真的安全嗎?硅油紙到底是什麼紙?硅油紙是一種由原生紙漿、淋膜層和食品級硅油層構成的食品接觸用紙。
洪緯讀《製造三文魚》 | 毒素纏身的水生雞 - 天天要聞

洪緯讀《製造三文魚》 | 毒素纏身的水生雞

《製造三文魚:海洋生態危機與經濟不平等》,[挪]西蒙·塞特爾 、[挪]謝蒂爾·厄斯特利著,梁友平、李菁菁譯,中國工人出版社2025年2月出版,420頁,88.00元三文魚因鮮嫩的紅色肉質和富含優質的Omega-3脂肪酸,備受食客喜愛,被譽為高顏值的健康食材。不過,我不確信的是,讀完《製造三文魚》之後,還有多少讀者能毫無顧慮...
美國人抽血做成的救命葯,中國現在靠大米就能生產? - 天天要聞

美國人抽血做成的救命葯,中國現在靠大米就能生產?

繼去年的空氣造澱粉之後,這段時間我在網上就看見個更逆天的:武漢有一家公司實現了從稻米里生產人血......「稻米」,「生產」,「人血」,每個字都能看懂,連起來一讀差評君我是真納悶了,這還是中文嗎?再一看,好好好,這居然還是人民日報發布的......由於這些關鍵詞太過魔幻,差評君我這不得不連夜查資料調查一番,看看...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 天天要聞

中國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磁體饋線採購包項目迎來關鍵節點,其最後一套校正場線圈內饋線部件在合肥竣工,並交付起運位於法國的ITER現場。這標誌著ITER磁體饋線系統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製順利完成。ITER磁體饋線系統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研製,被稱為ITER磁體系...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 天天要聞

張振豐調研溫州學研究聯合會 構建中國學視野下的溫州學研究體系

4月13日,副省長、市委書記張振豐在溫州學研究聯合會調研時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浙江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立足溫州、研究溫州、服務溫州」,深化時間維度、放大空間維度,貫通歷史研究溫州、跳出溫州研究溫州,努力打造溫州建設高水平文化強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方學術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