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重慶涪陵李渡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著名重離子加速器專家夏文佳

2025年04月08日12:53:22 科學 1516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最新更新文章,感謝您的支持!

從重慶涪陵李渡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著名重離子加速器專家夏文佳 - 天天要聞

李渡現為重慶市涪陵區所轄的一個街道,它地處涪陵區西部,東與鄰江北街道百勝鎮接壤,南抵長江江心線與龍橋街道隔水相望,西與義和鎮相連,北與長壽區毗鄰。

李渡歷史悠久,明朝時期,這裡屬涪州李渡里和謝石里。在歷史長河中,李渡曾是重要的水驛,它見證了巴國楚國秦國等政權的更迭。2008年5月,李渡鎮致韓鎮、石龍鄉合併為李渡街道

李渡人文底蘊深厚,相傳唐朝乾元二年,李白被貶流放夜郎,船至李渡並由此過江,百姓為紀念此事,將「洪渡」改名為「李渡」,還在其渡江處安放太白石像,命名太白大道,李白文化成為當地獨特的文化符號。

李渡名人輩出,譙定北宋末年涪州(今重慶涪陵李渡)人,字天授,世稱譙夫子。他是北宋著名的理學家,對《易》學有很深的造詣,著有《易傳》等。

周煌,字景垣,號海山,涪州(今重慶涪陵李渡)人。清朝乾隆二年(1737年)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加太子太保銜,他在為官期間,關心民生,為地方和國家的發展出謀劃策,有一定的政績和聲譽。

就在這樣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名人輩出的重慶市涪陵區李渡街道,卻走出來了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的重離子加速器物理及工程專家夏文佳。

從重慶涪陵李渡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著名重離子加速器專家夏文佳 - 天天要聞

夏佳文,1964年7月17日出生,重慶市涪陵區李渡人,1983年9月,考入蘭州大學原子核物理專業本科,1987年6月畢業並獲得學士學位

1987年8月,夏文佳考入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加速器物理及技術專業碩士研究生,1990年3月畢業並獲得碩士學位後,開始攻讀該校該專業博士研究生,師從魏寶文教授、謝羲教授。

1993年5月博士畢業後,夏文佳在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室工作,先後擔任副主任、副研究員、主任、研究員。

1997年6月起,夏文佳先後赴德國重離子研究中心(GSI)和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NL)作訪問學者。。

2008年12月起,夏文佳先後擔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國家實驗室副主任、研究員、研究所副所長。2013年12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夏文佳院士是我國著名的重離子加速器物理及工程專家,長期從事加速器物理及工程工作。

下面就簡單地介紹一下夏文佳院士在上述領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從重慶涪陵李渡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著名重離子加速器專家夏文佳 - 天天要聞

夏文佳院士在重離子冷卻儲存環技術研究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作為總工程師,夏佳文帶領團隊成功建成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冷卻儲存環(HIRFL - CSR),該儲存束流的強度超過了設計指標,標誌著這個自主創新的大科學工程勝利建成。

此外,該冷卻儲存環在技術參數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束流的發射度和能散度等關鍵指標控制在極小範圍內,保證了離子束在儲存環內的穩定運行和精確操控。

而且通過電子冷卻技術和隨機冷卻技術,有效提高了束流品質和穩定性,為高精度實驗提供了可靠的束流條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夏文佳院士團隊利用HIRFL - CSR,首次精確測量了近質子滴線短壽命核素Ge - 63、As - 65、Se - 67和Kr - 71的質量,其中實驗數據的相對精度達到了10^{-6}。

這一成果解決了長期困擾核天體物理學界的重要科學問題,標誌著我國在原子核質量精確測量研究方面走到了國際前列。

最後,夏文佳院士團隊的基於重離子冷卻儲存環的研究成果,還催生了重離子治癌技術,助力了我國醫學領域的發展。

從重慶涪陵李渡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著名重離子加速器專家夏文佳 - 天天要聞

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冷卻儲存環

夏文佳院士在首台國產重離子腫瘤治療專用裝置研發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作為醫用重離子加速器研發及產業化團隊的核心成員,夏佳文院士參與了首台國產重離子腫瘤治療專用裝置的整套研發工作。

他率領研究團隊攻克了高可靠、高穩定、高精確度小型化醫用加速器核心關鍵技術,使得我國自主研發的醫用重離子加速器,無論性能指標還是臨床反饋,都不遜色於進口設備。

該裝置95%以上的零部件設備都是國產,擺脫了對國外技術和設備的依賴,降低了設備成本和運行維護費用,為患者減輕了經濟負擔,也提升了我國在高端醫療器械領域的國產化水平。

我國首台自主知識產權的重離子治療腫瘤專用裝置,採用了「迴旋注入+同步主加速器」組合結構,在主加速器的磁聚焦結構和注入方式上有重大創新突破,走出了全產業鏈自主創新之路。

這種結構縮短了加速器周長,如武威醫用重離子加速器裝置周長僅56米,相比同一級別的歐洲醫用加速器(周長75米)和日本醫用加速器(周長62米)更具優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夏文佳院士團隊在治療技術方面也取得重大進展,如偏心剝離注入、生物視聽反饋患者呼吸引導、基於微型脊形過濾器的重離子組合照射治療等均屬於首創技術。他們將治療推向微納尺度,提高了治療效率和精度,能更好地保護人體正常組織。

總結:從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名人輩出的重慶市涪陵區李渡街道走出來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夏文佳,是我國著名的重離子加速器物理及工程專家。

從重慶涪陵李渡走出來的工程院院士、著名重離子加速器專家夏文佳 - 天天要聞

您同意我的觀點嗎?如果我說的,正是您所想的,請關注、點贊、轉發、分享、收藏朱蕭俊說健身康!

由於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本文僅在今日頭條首發,請勿搬運。#中國工程院院士##講好中國文化。#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中央氣象台: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 - 天天要聞

中央氣象台: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

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7日,沙塵天氣過程趨於結束,但內蒙古西北部、甘肅西部、新疆南部和東部、陝西中部、湖北中部等地的部分地區仍有揚沙或浮塵天氣。具體預報如下:京津冀及周邊區域未來一周,區域大部地區大氣擴散條件較好,無明顯霾天氣。7日,區域南部部分地區有浮塵天氣。長三角區域未來一周,區域大部地區大氣擴散條...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門禁」,識別友軍阻擋敵人兩不誤 - 天天要聞

植物竟有一套「智能門禁」,識別友軍阻擋敵人兩不誤

豆科植物既能「熱情招待」根瘤菌來獲取氮肥,也能堅決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是什麼讓它能如此「有禮有節」地對待不同微生物?這個謎團的關鍵部分被上海科學家解開。昨天深夜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這一成果。
遼寧省野生動物保護和疫源疫病中心開展2025年度春季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主動預警採樣 - 天天要聞

遼寧省野生動物保護和疫源疫病中心開展2025年度春季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主動預警採樣

【來源:本溪市統計局_林業新聞】鴨綠江口濕地處於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徙通道之上,是東亞水禽遷徙的重要停歇地,尤其是鴴鷸類在本地區通過的種類多、數量大,因此做好鴨綠江口濕地的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對我省疫源疫病防控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科學家發明利用類似毛髮的腦電圖電極監測大腦活動的新方法 - 天天要聞

科學家發明利用類似毛髮的腦電圖電極監測大腦活動的新方法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發明了一種利用類似毛髮的腦電圖電極監測大腦活動的新方法。這種輕巧靈活的設備無需傳統的金屬電極、導線和粘合凝膠,而是直接貼在頭皮上,使長期監測更加輕鬆舒適。腦電圖掃描是診斷癲癇、睡眠障礙和腦損傷等疾病的重要工具。
百度公布動物語言轉換專利 可實現動物與人類溝通 - 天天要聞

百度公布動物語言轉換專利 可實現動物與人類溝通

站長之家(ChinaZ.com) 5月6日 消息:近日,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在人工智慧技術領域取得新突破,其申請的「動物語言轉換方法、裝置、電子設備及存儲介質」專利正式公布。該專利聚焦於跨物種溝通技術,融合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與自然語言處理等前沿技術,旨在實現人類與動物之間的深度情感交流。據專利文件披露,這一技術...
如果人工智慧反叛人類,我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 天天要聞

如果人工智慧反叛人類,我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

對於人工智慧會不會反叛人類,科學界爭論了很久,在近些年慢慢達成了共識,答案是:會!因為任何具有絕對智商優勢的意識體,都不會接受智商遠低於自己的物種的統治。在我們相關的立法和技術完善前,應該放緩對人工智慧的開發。因為人工智慧有可能最後不受人類
《人民日報》點贊!東大2名學子上榜! - 天天要聞

《人民日報》點贊!東大2名學子上榜!

5月4日《人民日報》刊登2024年國家獎學金獲獎學生代表名單東南大學人工智慧學院2022級本科生田昱錕、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段升順光榮入選一起來看看他們的事迹吧!